这日太阳初升。
阳光洒在紫禁城明黄色的琉璃瓦泛起淡淡金辉。
奉天门前。
因为大雪停罢了数日的御门听政重新举行。
端坐在御座的朱元璋,锐利的目光扫了眼群臣,微微摆摆手。
一直躬身侍立在边的太监立刻屈身出列,手捧着一份圣旨高声念道。
“皇帝陛下有旨,众臣跪拜。”
“哗...”
丹陛两侧的文武百官当即俯身叩拜。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华盖殿大学士兼翰林院学士邵质驭下不严。”
“故免去其华盖殿大学士,翰林学士一职,降为都察院试监察御史。”
“监察御史任昂明经饱学,为人刚正沉稳,可堪大任,特拔擢为礼部尚书。”
“兵部尚书唐铎,清正廉明、廉洁奉公、光明磊落,迁为谏议大夫。”
“都察院都御史赵仁,审狱平允、奉公守法、熟悉军事,特拔擢为兵部尚书。”
“钦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
朱元璋挥挥手走下御座,面向群臣沉声说道:“今日咱对大臣的免、迁、拔擢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
“咱一再强调,当官的除了自己要廉洁奉公,护民爱民。”
“还要管好自己的属下,管好自己的家里人。”
说着,朱元璋把目光投向了还跪在地的邵质,叹了口气说道:“邵质邵夫子,在朝中官声不错,为官也清廉。”
“可就是疏于对自家亲家一系的管理,出了个仗势欺人、勾结官吏、草菅人命的陈八子。”
“咱啦不得不将邵质降职已做警示。”
“望诸卿引以为戒。”
“臣等谨遵陛下教诲,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朱元璋再次挥了挥手,然后看向一旁的皇太子朱标道:“太子,把你同六部商议的事情,颁布施行吧!”
说完,朱元璋坐回到了御座。
朱标向着朱元璋躬身行礼,这才出列面向众臣道:“自今日始。”
“吏部、礼部、户部、兵部、工部凡有自行逮捕、拘押的罪人,皆不许擅自处理,全部需交由刑部审讯。”
“诸位爱卿,国家刑罚当律法严明。”
“调查、审理、问罪亦当由负责之职司依律定夺,凡此方可各司其职,各尽其能。”
“臣等遵令。”
......
“老大,先别回文华殿了,跟咱去坤宁宫。”
下了朝。
朱元璋、朱标父子缓步走在奉天殿前的广场,身后跟了一众锦衣卫、勋卫和太监宫女。
只见朱元璋笑着道:“今日你娘说要亲自下厨,留在坤宁宫一起吃吧。”
“好!”
朱标听了毫不犹豫的应了下来,笑着说道:“是有好些日子没有吃到娘亲亲自烧的饭菜了。”
“老子也一样!”
朱元璋笑着道:“要不是雄英那孩子嚷着说要吃你娘做的烧鹅,你娘才不会亲自手做了。”
“雄英?”
朱标一听到居然是自家那个让人不省心的小子闹的,脸色当场就不好了,说道:“这臭小子,总是让人不省心...”
“你才让人不省心!”
“呃...”
朱标话还未说话,就看到自家老子一脸怒容的盯着自己。
他这才想起,那臭小子现在可是老头的心头肉,宝贝着了。
自己在老头子面前说他的心头肉,自己这不是找骂是啥?
想到此朱标当即露出一脸的苦笑。
果不其然,朱元璋指着朱标就是一顿骂:“咱大孙怎么啦?他哪儿让人不省心啦?”
“看看这几次,包括这一次处理元县那案子,处理得多好。”
“你知道徐达、李文忠还有朝中那些老臣们是怎么夸他的吗?”
“有那么好一个儿子,你还不知好?”
“我看你呀这段时间才真是有些鬼迷心窍了。”
“行了!”
朱元璋说着瞪了眼自己这让人‘不省心’的大儿子。
没好气的说道:“中午你也别去你娘那儿了,自己回坤宁宫陪你那太子妃吃饭去吧!”
说着,朱元璋怒气冲冲的一甩衣袖,懒得再理这个让他‘心烦’的老大。
自顾自的领着一众侍卫、太监宫女向着坤宁方向走去。
只留下一脸无奈的朱标站在寒风中哭笑不得。
他不过就是随口说了那么一句,没想到竟然引来自家老爹那么大的反应。
看来以后自己想要治一治那臭小子怕是都得偷偷摸摸的了。
不然,让自家老子知道了,自己免不了被一顿臭骂。
......
倒是朱雄英。
自打祭奠完母亲,办了元县的那件案子,好长一段时间都待在文华殿很认真的学习。
他昨日之所以请奶奶马皇后今日做一锅鹅肉,主要目的可不是为了自己一饱口腹之欲。
而是为了请魏国公徐达吃饭。
临近月底,兵部收到北平那边传来的急件,说是草原蒙元残余有蠢蠢欲动之势。
朱元璋在接到奏报后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徐达。
他准备让徐达继续挂帅,出镇北平。
算算时间,离着徐达离京北的日子不远了。
朱雄英就想着在徐达北前,跟着徐达到军营里逛逛,一睹大明威武之师的风采。
不然他才不会麻烦自己的奶奶了。
对于自己爱孙这样的请求,莫说马皇后,朱元璋也是欣然答应。
自家大孙有理想、有抱负还会来事。
这样可爱的孩子,再加这种不算请求的请求,怎么着都得支持。
五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4月30日到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