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短期计划(1 / 1)

南宋第一强 1998K 1948 字 2022-05-18

“什么人,敢如此猖狂!”

怎么不管古代人还是现代人,都喜欢给人三日期限呢。陈峰不禁大怒。

“少爷,这是你家表哥,吴城。”

“吴城?我怎么有这么一号表哥?”

“是您父亲的妹妹,嫁给本县吴家,吴城是您父亲妹妹的儿子。”

“那他凭什么说我这宅子是他的了?”

“这我就不知道了。”

这几天陈峰已经摸清楚这套宅子的大小了,虽然离富裕人家差的远,但是相比他在现代买的一百平米的房子,那可是好多倍的面积,他从来没有住过这么大的房子。

这么大的房子,在现代就是大别墅了,岂能轻易让于别人!

正此时,一名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这不就是那天葬礼上想把陈峰污名化的那个人吗?难怪了。

“陈峰,你倒是还坐得住。这座宅子,还有你家那一百多亩田,都已经是我的了,你赶紧收拾一下,搬出去吧!这屋里的东西你可不能乱动,我心地好,给你留个三十两银子吧,其他东西,除了你的衣物,都不能动!”

他一脸理所当然的样子,让陈峰很是不爽。

“吴城,你那里来的那么大的脸,说这种不害臊的话!”陈峰站起来顶撞道,“这宅子还有那田地,都是我们陈家的,你有什么脸说是你的?”

“哈哈哈,”吴城一脸贱笑,掏出一张纸,“来来来,我来给你看看,这白字黑纸写的,你的老爹陈安,已经立下遗嘱,将我收为继子,由我来继承他的全部家产。”

“我擦,”陈峰接过那张纸一看,上面用端端正正的行书写的遗嘱,确实是将吴城过继过来并且继承陈安所有的遗产。

陈峰虽然不会写繁体字,但认是没问题的。

“怎么样,我可没有伪造遗嘱,立遗嘱的时候,你们家管家也是在场的,他可以作证。”

吴城得意洋洋的将遗嘱叠好,塞进怀里,“今天我只是来通知你一下,三天后我就搬进这座宅子来了,以后呢我们就是兄弟了。做哥哥的不能亏待你,让你搬出去,是为了锻炼你,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

见陈峰有暴跳起来揍他一顿的趋势,吴城一溜烟先跑了。

“去把管家张叔请来。”陈峰对小泽说道。

张叔很快就过来了。

“少爷。”

管家张叔已经五十多岁了,据说一直都在陈家做事,跟陈安老爷子是一起长大的。

“张叔,我爹的遗嘱是怎么回事?”

“少爷,您前段时间病重,连医生都宣布无救了。那吴城便跑到老爷面前,说是愿意过继为老爷继子,为老爷养老送终。老爷伤心之下,被他灌了一顿迷魂汤,便同意了,立下了这遗嘱。”

“我爹这么糊涂?”

“倒也不是糊涂。这是常有的事,少爷要是没了,老爷便无后了,又没有其他家眷,那么百年之后,这家产就要收归官府了,由官府来负责殡葬。这吴城好歹也是带着点血缘,给官府倒也不如给吴城。况且吴城口口声声会床前尽孝,为老爷养老送终。”

“这吴城脸皮厚是厚了点,倒是也不傻,哭一哭做点戏,便能赚来这么大的家产。”陈峰对此倒是也有些佩服。在现代要是脸皮厚点,就能弄来一套别墅和一百多亩地,那人人都愿意拉下脸来的,空手套白狼啊。

“吴城这人,平时游手好闲,年少时读书读不进去,考科举考不上,斗鸡走狗倒是会的很。他有个弟弟,叫吴继业,此人倒是颇有才学,为人口碑也不错。所以,大家都认定,他们爹将来肯定要立遗嘱把大部分家产交给吴继业来继承,以免被吴城败光的。”张叔继续说道。

“难怪了,”陈峰点点头,“难怪他要惦记我家的产业了。等他老子一死,家产都给了他弟弟,他估计就只能每月领点月钱了。”

“正是如此,所以少爷一生病,他便走的勤快,几乎天天上门。一听说,大夫说少爷是不治之症,便去老爷面前装腔作势。我虽然也劝过老爷,但是老爷大概也是觉得事已至此,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少爷,那咱们怎么办?”小泽忧心忡忡。

“什么怎么办!该怎么办就这么办,这宅子、田地都是我陈峰的,跟他吴城有什么关系!该吃吃,该喝喝,吴城要是再敢上门,咱们就用棍子打出去!”陈峰才不管遗嘱不遗嘱,既然老子是正宗的亲生儿子,继承家业才是天经地义的。

“吩咐下去,一切照常,不用管那么多。”陈峰现在是正式的家主了,虽然他连二十岁都未到,尚未加冠,在宋代,算是未成年人。

陈峰并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接下来三天,他考虑的是自己将要采取哪条路线在这个历史里混出名堂,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

“绝大多数穿越小说里面,走的是上层路线,考科举做官,搞朝堂斗争。宋代重文轻武,只有通过科举取士的文官,才能真正掌握军权,武将在文官面前,地位不高。但是,这条路于我而言,走不通。”陈峰提着毛笔,对着空白的纸张发呆。

很简单,他不怎么会写毛笔字,他的字本来就很丑,说起来丢人,当年学校里搞过教师基本功大赛,其中有粉笔字一项,他的是全校最差的。至于毛笔字,当年读师范的时候,学校也是要求考过测试的,不过为了照顾大家脸面,只要字迹端正就能过关。陈峰算是勉强过关了。

“失策了啊!”陈峰当时在考虑无限物资的时候,只考虑了战略资源,却从没有想过要带点生活物资,比如说现代的水笔、A4纸,毕竟三个月推平宋、金、蒙夏嘛!带这些干什么?

“三天已经过去了,毫无进展,我三个月推平的战略目标看来是要延后延后了。”陈峰现在发觉突然被丢进一个历史环境中,想要做点事并不是那么简单的。

最简单的一条,我要组织军队,到哪里去拉人,是秘密的搞还是大张旗鼓的搞?要是大张旗鼓的搞,那岂不是公然成了反贼?按照南宋这帮大臣们的尿性,那绝对是攘外必先安内啊,集中全力来围剿陈峰的话,就算他有现代化武器,也没法长期消耗下去,万一金、蒙古都趁机来攻怎么办?

“果然嘴上说的容易,做起来就难了。看来只能猥琐发育了。”

上层路线走不通,不仅仅是他不会写毛笔字,他还不会繁体字,他也完全不懂四书五经,诗词歌赋,那科举还考个屁啊。宋代倒是还有武举,但是陈峰看了看自己瘦弱的身躯,立刻将武举这条路也掐断了。

那就只能走下层路线了。

下层路线,那就是直接走老百姓这条路。在古代要想获得民心,有两条路是最便捷的,一条是搞宗教蛊惑人心,汉末黄巾军,清代太平天国、白莲教、义和团莫不如是;另一条就是赈灾。

古代,赈灾主要是官府组织的。哪个官员赈灾搞得好,就能获得百姓拥戴,离任的时候说不定还能收获一把万民伞,南宋有个叫黄定的,担任潮州守,当地有大象为患,黄定解决了象灾,离任时便获得了万民伞。

其他参与赈灾的,一般就是家底比较厚实的士绅了,给灾民施粥、馒头,也能拉一把好感。

陈峰可是有无限粮食,自然是选择赈灾了。这年头什么灾最大?自然是兵灾了。现在正是金三道攻宋时期,秦岭——淮河一带自然有无数灾民,如何安置这些灾民,从中选取青壮年编入我的现代化军队进行训练?其余老弱妇幼又该怎么处置?只有将士兵的家人也和我捆绑在一起,他们才会忠心耿耿的为我卖命!

现在看来,这一切千头万绪,不知从何处着手啊。

陈峰迅速给自己的“三个月推平”计划彻底判了死刑,他提笔在纸上写道:

短期计划:

1、锻炼身体,强健体魄。

2、收拢兵灾灾民。

韩峰以前是个读书人,又是地主家的少爷,不怎么锻炼身体,加上大病一场,现在身体虚弱的很,这样的身体怎么可能将来统帅万军呢!

收拢兵灾灾民,问题是收拢到哪儿去,他必须得有个地方安置,总不能把他家那一百多亩地给铲了建房子吧。

所以,他又写下:

3、收集周边的情报。

既然周边都在打仗,暂时没有受到波及的桐柏县,肯定会有灾民流落过来,要先搞清楚周边的状况。

“三个月,只够完成我的短期目标了,就让宋、金、蒙、夏多存在一段时间吧!”陈峰自嘲道。

他原本的想法是,先灭金、夏,再灭蒙古,最后看看南宋的皇帝有没有觉悟,要是昏庸无能,那就一并推翻了,要是能接受思想改造,那就保留。

读历史的人,有三段历史是让人无法释怀的。第一段就是宋朝,宋朝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朝代,一方面商业发达、风气略显开明,市民阶层兴起,科技成就也高;另一方面就是自立朝开始,便饱受外族欺压,先是大辽,后是西夏、大金,再是蒙古,割地求和,对外称臣,简直是耻辱之极。

最后被蒙古灭国,南宋十万军民追随南宋末代皇帝赵昺投海自尽,甚至日本鬼子还搞出了个“崖山之后无中国”的说法,意思就是中国正统被蒙古人灭了,而日本保留了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所以比起外族的满清,他们更有资格入住中原,乃中华正统,以此来为其侵华战争背书,妄图蛊惑中国人民。

第二段历史就是满清入主中原了。嘉定三屠、留发不留人、文字狱等事迹,对于中华文化是个重大打击。所以,日本人那句“崖山之后无中国”后面还接了一句“明亡之后无华夏”,真是其心可诛。

第三段历史,自然就是近代史的百年屈辱了。

任何一个读过高中的中国人,最想改变的应该就是这三段历史了!

但热血是热血,执行是执行,真要着手开始做了,才知道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尽管他有着宋人无法想象资源以及历史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