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十一个宝贝(2 / 2)

许珍顿时如临大敌,猛地跳起来,问道:“你怎么进来了?!”

荀千春抬头看她。

许珍也盯着她,还没从剧情中回神。

过了会儿,荀千春抬手,举起手中宣纸道:“功课。”

她声音年轻沙哑,不像其他变声期的熊孩子一样公鸭嗓,很好听,像是蕴藏了许多坎坷的故事。

若是以往的许珍听了,肯定要笑着接过来。

但她现在没这个闲工夫!

要知道自己眼前的,可是会伤人伤己的大反派啊!

她正想让小叫花出去。

却由于起身瞬间太过用力,导致膝盖忽的一软,跪倒在床上。

胡床是木板做的,只铺了一层薄薄的被褥。

这一跪,扑通一声,无比响亮。

许珍疼的眼泪水都出来了。

她手肘撑在床上,双膝跪床,眼中含泪,模样看起来十分痛苦。

荀千春见了,上前一步想要搀扶。

许珍连忙说:“停、停手!”

荀千春动作一顿,手停在半空,脸上难得的露出了迷茫的神色。

许珍慢悠悠的爬起来。

荀千春依旧看着她,和以往一样,平淡又专注的看着她。

半晌后,她问道:“今日,为何不说话?”

许珍没想到小叫花这么敏锐。

但仔细一想,小叫花还是个孩子,能察觉到这些,并且直接说出来,也是理所当然的。

她见瞒不下去,思考片刻,语重心长的对荀千春说道:“其实,我是个坏人。”

荀千春沉默的看着她。

许珍有点紧张,清了两声嗓子,继续说:“我把你带回来,其实是为了卖给人贩子赚钱的,你也看到了,我平时特别穷,差点都吃不起饭了。”

荀千春依旧不言语的看着她。

许珍说出重点:“所以你,要走的话赶紧走,不然我等下就卖了你。”

说完心一阵乱跳,慌得不行,后退几步走到窗边,瞧见窗户开着,直接翻过窗户逃了。

许珍翻窗又翻墙,一路逃到门口的小巷口,只觉得刚刚气氛真是压抑,压得她差点喘不过气来。

她顺了口气,撑着墙回头看,隐约瞧见小叫花还在窗边站着,一动没动。

许珍想,长痛不如短痛,自己这样是对的。

反派啊。

许珍暗暗念道。

我对你好,不过是贪图功德点罢了,如今我自顾不暇,曾经对你的好,你就大发慈悲,全部忘了吧,从此就把我当个坏人,千万别对我心生好感,更别半夜拿着刀过来砍我。

她边想便转身往书院走。

刚晃荡着走了几步,走到拐角,忽然撞到了个人,抬头一看竟然是身穿深蓝衣袍的山长。

许珍看到山长就如同看到工资,心情顿时好了不少,凑上去说:“山长早上好,你这是要去哪?”

《仙木奇缘》

山长手中抱着个本子,行色匆匆,说道:“前面茶馆。”

许珍跟在后头小跑:“去茶馆干嘛?”

“自然是听人讲解题目!”山长回头看了眼许珍,见许珍跟着自己,骂道,“你跟着我干嘛?你去了你也听不懂!李三郎那儿,你请罪完了吗?”

许珍说:“请了请了。”

山长明显不信:“明日回去,我要是没瞧见李三郎,扣你工资!”

许珍笑嘻嘻道:“保证他在,而且还突然开了窍,爱学习了。”

山长差点摔了个跟头。

他暗想,这人怎么吹牛皮都不打草稿?李三郎爱念书?母猪都能上树了。

但是他没直接说出来,因为这不符合自己的形象。

他继续往茶楼走。

走到门口的时候,山长停下脚步,拦住许珍,问她:“你怎么还跟着?”

许珍看茶楼的人几乎坐不下,热闹极了,很想去见见世面,便问道:“这里头是什么?”

山长道:“都说了和你没关系!走走走。”他开始赶人。

许珍仍是一副想去凑热闹的样子。

山长急了:“这是大儒讲学!你个草包,进去给我们青龙山丢脸吗!我一个人就够,你别去,别去!”

他没见过许珍讲课,对许珍的印象仍停留在念不顺文章,特别能得罪人,或许连字都不会写的份上。

因此死也不肯让许珍进茶楼丢人现眼。

许珍十分无奈,只好放弃。

就在这时,身边传来一名女子声音:“李山长,你也来听往年科举试题讲解?”

山长回头,瞧见是国子祭酒,忙说:“是,出科考试题不是小事,有大儒愿意讲一讲,自然是要听的。”

身穿红袍的祭酒说道:“今日讲题,怕是要花费一番功夫的,不知要多久。”她说完,瞧见了许珍,问道,“这位是?”

山长忙说:“书院不成器的一个先生罢了,平日就帮赵先生干点活。”

祭酒听后,内心顿时有数。

一般书院都对自家先生无比推崇,出门在外,没有一个不是大肆夸奖的。

能让山长说出“不成器”这三个字。

看来这位先生,是当真不怎么样的。

祭酒点点头,邀请山长一块进去。

山长往里头跨了一步。

许珍也连忙跟着跨了一步。

山长立马回头:“你回去!”

许珍正想为自己争论几句。

谁知那位祭酒开口帮她说了话:“虽然是不成器的,但也是你们书院先生,反正我定了雅间,一起听听,也是不错的。”

许珍十分赞同。

山长不敢得罪祭酒,只好恨恨的看着许珍,让她进了茶楼。

但他实在放心不下,走在许珍身边,不停叮嘱道:“不准惹事,一旦惹事就扣钱。”

许珍小声问:“我哪有那么能惹事,不就一次吗……”

声音嘈杂,三人顺楼梯走上楼,背影与谈话声,逐渐融合在了众多人群之中。

觥筹交错,杯盏重叠,江中小舟上有人奏笛清歌。

江陵已有了夏日缠绵的气氛。

而许珍屋内,安静的似乎与世隔绝。

荀千春身穿一身灰绿色布衣,手中捏着功课宣纸,依旧平静的站立着,一动未动。

良久之后,她缓缓的抬起头,面容冷淡。

她已经,明白了。

或许那人,也已经明白,明白荀家是一个多么低劣的存在。

所以才会找这种蹩脚的借口,想要把自己赶走。

她闭上眼眸,觉得自己是时候离开了。

离开之前,她重新睁开眼,恋恋不舍的看了一遍自己曾经住过的屋子。

当她看到被褥上放着自己的小剑时,觉得怀念,便上前,想要摸一摸。

未料触碰到小剑时,感受到了一股温热。

她将小剑拿起来看,发现小剑光滑干净,还带了一丝体温余热,看起来是被人一直拿在手中反复摩擦的。

可既然会拿在手中,那为何不带走这把小剑?

荀千春将小剑放下,转头,又瞧见床边的桌子上,光明正大的放着屋子的契书与一个钱袋。

钱袋下,压了本《孟子》,翻开后能瞧见里面一页被折过,这页上头写道:“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荀千春盯着这几句话看了许久。

许久后,她常年平静的脸上罕见的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

原来是这样。

她眼眶渐渐泛红,闭上眼,抚摸着那页纸上的几行字,压着声音努力平静的说道:“我,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