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曹操识破假寿宴,王允合(1 / 1)

“曹阿瞒,你食禄大汉,不思报国,反而来讥笑我们?”

王允和众老臣,个个气愤不已。

我等伤感流泪,你却在嘲讽大笑!

“我是笑你们无能!只会哭泣,无一计杀董贼!”

曹操施施然起身,口出狂言。

“你们不想想可行办法,光在这里哭哭啼啼,哭几天几夜,能把董卓老贼哭死?”

一众公卿老臣。被曹操说的羞愤难当,纷纷喝骂,“赶出去!”

“哼,满堂男子汉,尽做女儿态!”

曹操干脆一手叉腰,一手指着众人破口大骂。

“我曹操虽不才,举手投足间就能取了董贼头颅,悬于宫门以谢天下!”

王允脸跟别人一样愤怒。

内心却是欣喜不已。

“此人不空谈误国,有胆有谋……曹操或许可以共谋大事!”

曹操多喝了几杯。

看到众臣们只会哭泣,于事无补,借势耍起酒疯。

当下不吐不快,斥责众人无所作为。

一众老臣,哪受得了曹操羞辱,纷纷请王允把他赶出去!

王允见火候差不多了。

也大喝一声,“曹操如此疯言疯语,成何体统?”

“给我叉出去!撵到府外!”

众人却没注意到。

王允一面喊人撵出去。

一面却又向吴伯打眼色。

曹操被王允的几个家丁,死拉硬拽,拖出司徒府,推出大门外。

“竖子不足与谋!”

曹操悲愤不已,想要继续大骂。

却见吴伯躲在墙角处,偷偷朝他招手。

曹操当下会意。

跟着吴伯从后门,重新进了司徒府,进到内院一间密室。

不多一会儿。

王允散了宴席,进了密室。

他在朝里隐而不发,不是磨去了棱角。

相反,只不过藏起了锋芒,寻觅一个时机!他时时想着匡扶大汉。

正发愁如何铲除国贼。

曹操席间的一番言语,王允顿时觉得此人可信!

忽然有种恍然大悟感觉!

昔日,吕布从主簿一路晋升执金吾、并州刺史,曹操都是一路奔走……

可见,曹操与吕公子交集不少!

“难道?曹操主动跳出来,看来是吕公子提前安排好的?”

天爷呐!吕公子确实大才!还留了这么一招后手!

曹操以往倒也正直,之所以委身事贼,必定是暗中图谋什么。

一定是吕公子授意而为!一定是!

王允一看见曹操。

马长长作揖致歉,“刚才宴席间人多嘴杂,不便多说,还请孟德见谅!”

曹操猜想王允有要事商议,哪里还有怨言?

赶紧作揖回礼,扶住王允,“司徒言重了!”

两人也不做过多客套。

直接开门见山。

曹操抢先开口,满脸郑重色。

“我曹操绝不是董卓鹰犬!屈身侍奉董卓账下,不过是暗中图谋董卓人头!”

“食君俸禄,替君分忧;诛除国贼,曹操自觉责无旁贷!”

“孟德不必解释!我已知晓!我信孟德!”

王允颔首点头,取出吕泽书信给曹操看。

“如今有一良策,可取董卓项人头,还需孟德相助!”

曹操看见信,仅写了“荆轲”两字。

不太明白,“这是何意?这信从哪里来?”

王允不答反问:“想必,玄德与吕公子相熟吧?”

“咦?司徒大人如何得知?”

曹操大为惊讶。

不过马心想,吕公子既然能给司徒大人出谋划策,想必是提到过我曹某。

“由‘荆轲’二字,孟德想到了什么?”

王允也不过多追问曹操与吕公子关系,心知肚明即可。

“荆轲刺秦王?”

曹操想也不想,脱口而出。

他来找王允之前,心里也大致有个“以献刀之名,谋杀董卓”的想法。

只是苦于没有拿得出手的宝刀,想借王允的七星宝刀一用。

曹操忽然有点沾沾自喜。

这想法,竟然与吕公子的想法不谋而合!

看来,我曹某的智谋也不差么!

如此看来……吕公子不是一走了之,他是留了后手!

惭愧啊!还是我曹操愚钝了!是我误会了人家!

“孟德与老夫所想,不谋而合!”

王允暗想,这就没错了!看来没有意会错吕公子的计策。

“只是,老夫还有疑惑……如何行刺?找何人行事?”

“这是什么难事?”

曹操一拍胸口,正气凌然。

“曹某当仁不让,借大人家传七星刀一用即可!”

“倒也是一条出奇制胜的妙计!”

王允仔细思索一番。

那曹操历来号称机智过人,现在成了董卓宠臣,很有机会得手……

郑重点头,“此计可行!”

“不过,孟德你需冒极大风险……”

“司徒大人,请放心!”

曹操摆摆手,信心十足。

“我曲意逢迎,早已取得董卓信任。现在要进董府,不必通报就能直达内院。”

王允也不矫情。

从密室木匣内取了七星宝刀,双手捧给曹操。

“此宝刀削铁如泥,吹毛断发,即使那董卓穿了内甲也能刺透……”

五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4月30日到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