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王允曹操计中计,董卓忧(1 / 1)

曹操使诈欺骗,诱使蔡邕出面游说董卓。

王允这边也没闲着。

不过,王允的策略更加简单粗暴。

他派人到醉风楼,花费百十万钱采购,拉走好几箱青花瓷瓶、玻璃瓶的醉风酒。

连带金银财宝、绸缎绫罗,备了足足十几车。

这些东西,一车车都悄悄送出,拉到了伍琼与周毖(bì)两位官僚家里。

伍琼与周毖,这两人,是董卓绝对心腹。

官职不高,在董卓跟前说话却很管用。

袁绍、韩馥、孔融、张邈等人,一个个担任地方太守等要职,都是靠了伍琼与周毖推荐。

就是这两人的极力游说,董卓才决定大肆提拔名士。

尤其,在董卓不计前嫌为袁绍封官这件事中,这两人的建议,起到了关键作用。

礼物笑纳之后。

二人欣然前往醉风楼,与王允会面畅饮。

“司徒大人,送了如此贵重礼物,实在是折煞下官了!”

伍琼、周毖虽然靠着相国心腹的名号,贪污受贿。

但他们也是世族子弟,天然亲近世族中人。

对世族领头羊的王允,更是恭敬有加。本来不想收受司徒大人的厚礼,奈何不收也是不尊敬。

“二位大人这样说就见外了,小小礼物不足挂齿。”

王允对于官场逢场作戏,游刃有余。

与二人一直把酒言欢,闲聊京中趣事,丝毫不提送礼的缘故。

伍琼、周毖反而有点按捺不住了。

司徒大人送了礼物,必然是有所求。

无功不受禄。

且问问缘由,能出力就出点力。

要是辜负了司徒大人,名声就在士人中混臭了。

“司徒大人有何所求,能否坦白告知?”

“若需要我等出力,必定竭尽全力!”

“唉……”王允却是长叹一声。

“京城危在旦夕,老夫忧心忡忡,却是受到董相国猜忌,不敢进言……”

伍琼、周毖相视而笑。

给董相国进言,他两个轻车熟路呀。

“司徒大人,但说无妨!为国为民向董相国进言,我等责无旁贷!”

王允的说辞,与曹操如出一辙。

“并州是老夫家乡,族中来信……”

“那并州吕布嚣张跋扈,狼子野心!”

“他欲霸占河内、河东二郡,直取洛阳……怕是洛阳要受刀兵之灾啊……”

伍琼、周毖二人大惊,“此言可属实?”

“哼,我并州王家,也算名门望族,连这点消息都打探不准?”

王允假意生气一番。

二人反而觉得,此司徒大人所言,可信度极高!

自然而然,三人讨论起应对之策。

王允微微一笑。

就在这儿等着他们呢!

随意提了几策之后。

王允似乎随口提到张辽、张扬。

这二将资历足够,派他们去河内、河东整备兵马,可堪大任。

提拔张辽、张扬,还有另一好处:就是利用他们并州老将的身份,分化瓦解并州军……

如此,董相国无后顾之忧矣……

“司徒大人所言甚是!”

“之前吕布就曾举兵与董相国对峙,即使不造反,派二将分化瓦解了并州军也是好的……”

伍琼、周毖二人连连点头称是。

反正吕布一个寒门将领,瞧不眼。

他们站在董卓立场,凡是不太听话的,凡是可能有威胁的,能打压就该打压。

当下商议妥当。

伍琼、周毖二人约定,隔天就去相国府进言。

分别之后。

王允还要伪造一封信,约见一趟李儒……

……

董卓最近很心烦。

他不计前嫌给袁绍封官。

袁绍不但不领情,反而在渤海郡举起“勤王”大旗。

更可恶的是,朝中公卿大臣,一个个阳奉阴违、心怀异志,还与那袁绍勾连交往。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最近,好些个亲信、宠臣,都说吕布不太安分,都建议分化打压一下。

“这是个大事!”

“袁绍再怎么折腾,那也远在冀州;而吕布并州军,过了黄河就能兵逼洛阳……”

“要是吕布再来一趟洛阳,那些个墙头草的公卿大臣,肯定会纷纷响应……”

董卓有些焦躁,冷哼一声。

询问跟前李儒,“牛辅的兵马不是在河东么?让他出兵灭了吕布,一劳永逸如何?”

“主公不可!”

李儒急忙劝阻,“牛辅大军跟白波军,正打得难分难解。”

“要是再去招惹吕布,那就是两面受敌!胜负未知啊!”

“那就采用蔡邕、伍琼他们说的离间计?”董卓略有疑虑道。

李儒点点头,沉吟一下,“下官认为可以一试!”

“那个张辽早已归顺于我,可用。”

董卓却是没听说过张扬,“他们说的张扬,这人能忠心我吗?”

“主公有所不知,前日王允收到同乡张扬的求救信……”

“张扬在信中大肆诉苦,说是吕布欺压太甚,意图兼并他募到的两千兵马……”

李儒所说的信。

说实话,他也不知真假。

不过,信是由王允给他送来的,一同送来的还有好几车礼物。

权且,这信,就当是真的吧!

五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4月30日到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