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旨始不敢,可见到皇帝不跪拜,与礼不合!
马五与刘老汉一样,本是地位卑贱到极点的工匠,如没新皇新政,一辈子老死在“匠户营”里都无人问津,又如何那能出人头地?哪能见到高高在上的大明皇帝?
充满感激之情的马五,摆脱王永年手臂,老泪纵横的哽咽道:“小民有福得见吾皇,应当以大礼相见;再说陛下废弃旧制、开辟新规、新制,工匠们才能活出个人样!对咱们工匠有再生之恩,马五再没读过书,再没学问,礼义廉耻四个字还是知道,王功勿劝,这礼还真不能废!”
老头是态度诚恳坚决,神情是哀伤感动,朱由检无奈对着王永年微微摇头,整理下衣服,郑重说道:“罢了,召马五上前说话。”
皇帝接受自己的谏言,还与自己“配戏”,马五擦拭完眼泪,趋前两步,伏地拜道:“小民马五,拜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君臣见礼简单常见,以这次给人印象为最。
马五神情庄重,一丝不苟缓慢礼仪,没机灵古怪的韦小宝那么乖巧,自喊不出与日月同辉的口号。
即使平淡无奇,朱由检已满意万分,忙佯装平静的回道:“平身!”
待同样满含眼泪的刘老汉将马五扶起,朱由检将两位老人召到身边,深情的说道:“老汉!张老啊!你们都是大明的佼楚,与文官、武将一样,都是大明的功臣!这些年辛苦你们的子弟奔赴全国各地,建立了大明的初步工业体系;要说感谢的话,还得朕感谢你们才是。”
哎呀!陛下怎么说呢?今早起来也没听到喜鹊在叫啊?怎么好事连连。
皇帝对臣民本没啥谢意的,朱由检这么说也是客气,更不会亲自行礼答谢,都由贴身的大太监王承恩代劳。
小书亭
既然王承恩装模做样微微鞠躬行礼致谢,给马五等一万个胆子也不敢如此接受,吓得这位胆小的工匠头两腿直打哆嗦,伏地谢奏道:“皇上!微臣乃卑贱工匠,命薄福浅,为国尽力理所当然,实在承受不起皇上如此厚爱啊!”
面对此情此景,做为皇帝的朱由检也是无奈,皇权当道的世界,皇帝过于低姿态,吓坏众人是肯定的;既然改变不了现实,只能坦然面对,改奖的奖,该罚的罚,一直做“傻事”的朱由检最终有说错了话,他挥挥手苦笑回道:“行了,不要再行礼了,再行礼,朕都变老了,王承恩,宣旨吧!”
备注:
1、
王永年,历史人物,崇祯贴身太监之一;马五,虚构人物,龙江船厂老船工,两人物出场可参阅第三卷,第四十三章、四十四章《龙江》。
2、
马五、刘老汉可以说是大明南、北两都“匠户营”的典型代表,代表了他们身后数以万计、十万计工匠的利益。
3、
大明皇家船舶研究所因为历史原因设在南京,由“孝陵卫”保护安全,所长马五到天津是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