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箫和见是江梅的来信,神色一动,立即接过绢布,他打开一看,便见四个飘逸潇洒的字迹——“安好,勿念!”他嘴唇勾出一抹微笑,随后卷好布条,把它放在烛火上点燃烧毁。
“九竹,你去唤郧城的守将过来。”箫和看着即将烧尽的布条,吩咐道。
九竹应了一声便立即出了书房。
过了不久,一身戎装的宋期听闻沐世子要见他,则立即换好衣裳赶往他府上。
九竹领着宋期进了书房,“世子,宋大人来了。”说罢立在一旁。
“宋期见过世子!”宋期拱手道,他神色很是恭谨,他从来没想到在这样一个偏僻的小城还能见到朝廷的显贵。
沐箫和闻言转过身,微笑道:“这么早唤宋大人前来,望大人莫怪!”他依旧谦和有礼。
“世子切莫客气,宋期万般惶恐!”宋期再次低头说道。
“宋大人,如今许孝元带兵前来郧城,而郧城只五千兵将,希望大人听从我的调派,一同守住郧城。”箫和正色道。
“但凭世子吩咐!”宋期也神色镇定回道。要是早先自己早就吓得睡不着觉了,虽然只有五千兵士,但他一见到沐箫和的那眼开始,便觉得郧城无忧。眼前这位世子有着一种让人放心和信服的气质。因而自己只要听从他的安排即可。
“那好,那请大人按我的吩咐前去安排,先撤掉城墙和城门的所有守卫。”沐箫和还未说完,宋期便惊讶地睁大了眼睛,他实在不明白此举何意?
沐箫和先不理会他的诧异,接着说道:“大人带着五千兵士,守在郧城的南侧,等候我的旗令。”
宋期这才稍稍明白沐箫和的意思,但他还是忍不住问道:“世子,这样您不是太危险了吗?”
沐箫和笑道:“放心吧,我自有安排,你照我说的做便可。”
宋期见他神色轻松,便知他肯定有所防备,因而重重地点了点头,“遵命!”言罢向沐箫和行了一礼,便退了下去。
两个时辰后,许孝元大军经过一夜疾行抵达了郧城城下。郧城虽是一座小城,但是地理位置颇为重要,因而许孝元也打起精神来瞅着郧城,不过他看着看着神色不免诧异起来。
只见城门虽闭,但吊桥长铺,古朴的城墙在朝晖的照耀下,安谧宁静,整座小城笼罩在一片祥和的情景之中。
这时,他身边的副将也觉察出了异样,皱了皱眉道:“将军,这郧城怎么这么奇怪,城墙上一不见军旗,二不见一个侍卫,是不是有什么蹊跷啊?”
立在阵前的几名侍卫均觉得十分诡异,纷纷看向许孝元,等他定夺。
“你们可知这郧城的守将是谁?”许孝元目视前方,镇定地问道。
“回将军,凌恒带兵去了江夏,那这郧城的守将便是宋期,宋期胸无韬略,不足为惧。”他右侧一名将领回道。
许孝元嘴角一丝淡笑,那还犹豫什么!
不过正当他长剑一扬,准备下令攻城时,便见城门被人缓缓打开,许孝元定睛一看,里面似乎空空如也,看不到一个士兵,再一会,便见两名仆从拿着扫帚在城门处打扫。
这时他身边的将领们面面相觑,实在是诡异得很。不一会儿,一声琴音划破长空,似从远山中浩然迸出,众人立即一惊,纷纷抬头看向琴音的方向,便见郧城城头上方一位白衣男子正在轻抚古琴。
那白衣男子微低着头,轻闭着眼,双手时而轻弹,时而飞舞,琴音如流水般从琴弦滑出,古朴清扬,浑然天成。那出尘飘逸的气质与这肃穆萧瑟的战场丝毫不合。只见那男子似沉醉在指尖的轻舞,哪怕是仰头看着前方时,也是目空一切,全然忘了兵临城下的危局。
沐箫和并不看城下密密麻麻的几万将士,只是低头拨弄琴弦,一首《阳关曲》,曲调萧然悲切,就送给这些征战沙场多年而未归家的战士吧,他心里默默叹道。
城下战士的肃穆神色果然有丝松动,古来征战几人回……想着家里的老小,想着多年背井离乡的思恋,在古琴曲调的包裹下,大家似乎已经渐渐忘掉自己置身何处。
许孝元微眯着眼,久久地看着城上的沐箫和:他在动摇军心……不过许孝元征战多年,什么风浪没有见过,今日倒是想看看他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这人是谁啊?”
“他肯定不是宋期!”
“荆州何时有了这样的人物?我怎么没听说过?”
“些许不是荆州的人!”
许孝元身边的军将左一句有一句地讨论着,可谁也说不清城上那有着仙人之姿的男子是谁。
许孝元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昔日孔明摆了一招空城计,吓退司马懿,今日这位公子使得也是同一招,只是不知城内是否也是空城一座?”
他的副将夏侯宣明白了他的意思,接道:“将军,凌恒已经顺流而下,也许他们正是因为兵力空虚,才学了诸葛亮故弄玄虚,实则是为了吓退我们呢!”
“夏侯将军说得对,将军,咱们不管它有人没人,先去占了郧城再说!”夏侯宣身边一亲将说道。
许孝元依旧不动声色,他还在思索着城上那白衣男子是谁,越看越觉得整个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大桓有如此高华气度而又善抚琴的男子真的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