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十二 然而,岳翻生死不明(1 / 2)

靖康雪 御炎 1463 字 2022-05-29

杀人了,皇帝杀人了,之前杀六贼是民心所向,但是这一次,杀掉的两个人中,杨维忠就算了,是个武人,但是黄潜善可是正规的进士士大夫皇帝杀士大夫了太祖皇帝明言后世子孙不可杀士大夫,但是皇帝杀人了杀士大夫了

黄潜善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哭着哀求,喊着诸位同僚救我一命,我是士大夫,我是文人,太祖皇帝明言不能杀士大夫的

可是所有文官的心里都是凉飕飕的,看着皇帝冷冷的面容,联想到皇族被出卖,差一点就要被带去金国受辱的事情,便心下了然,皇帝在发泄自己的心中的怒火,那就让他发泄吧,黄潜善反正也不是什么人物,死就死了,关键是要让皇帝顺心,皇帝顺心了,大家的好日子才能回来,要是皇帝不高兴了,不让他发泄,还指不定要闹出什么幺蛾子。

黄潜善就这样成为了张邦昌第二。

刽子手大刀落下,黄潜善和杨维忠人头落地之时,每一个文官和每一个没有在这场劫难中尽心竭力的人,全部都觉得心头掠过一丝凉意,然后是一点点轻松的感觉,然而他们并不知道,皇帝并不是在单纯的发泄自己的怒火,而是在准备一场大的变革。

被臣子出卖的皇帝和和皇族,对整个文官体系和大宋的官员组成都产生了巨大的不信任感,赵桓心中的终极目标是要血洗官场,选拔一批自己绝对可以信任的臣子来担任重要职位,然后变革大宋体制,重新建立一个新的大宋帝国

所以他要迅速把他可以信任的臣子招来,尽量可以在他大开杀戒之后,填补官场和权力的空缺,好让他安心准备北伐复仇,要让一群连打仗都不敢的软蛋执掌了权利和军队,那么北伐和自杀就没什么不同了。

兹事体大,赵桓出于一些考虑,还是决定和赵佶说一些事情,赵佶一听此事,本就苍白的面色瞬间变青,惊诧了好一会儿,才犹豫道:“兹事体大,事关祖宗颜面,皇儿,此事此事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啊毕竟,这是太祖皇帝和太宗皇帝留下的遗命,大宋代代相传不断绝,先帝们从未逾越,更兼此刻我朝风雨飘摇,此刻若大开杀戒,那么”

赵桓强忍怒气,说道:“父亲,此事非做不可,东京城里,这些文官是如何对待父亲的,父亲难道忘了吗为人臣者,居然出卖皇族,出卖皇帝把我等送给金人古往今来,可有这种事情发生这种事情被记在史书上,那是要遗臭万年,做人家的笑柄的”

赵佶一愣,随后面露凄然之色:“想必是为父不修德行,做了太多错事,为上天所弃,所以才但是,皇儿,此事万万不可啊,此事若是做了,大宋朝可就不再是大宋朝了啊那是背叛祖宗的做法啊皇儿是我朝皇帝,断断不能如此行事啊”

赵桓站起身子,大怒道:“是啊我做了此事大宋朝就不是大宋朝了可那张邦昌早就不做大宋之臣了大宋都没了若不是岳卿拼死奋战,哪还有你我父子今日在应天府饮酒”

赵佶吓了一跳,仿佛不认识赵桓一般,从开封南下以来,赵佶敏锐地察觉到了赵桓的变化,他变得太厉害了,整个人都和以前不一样了,动不动就会发怒,以前整个人都显得软弱可欺,可现在整个人都变得暴躁易怒,赵佶一句话也不敢多说了,只是听着赵桓不停的怒骂那些朝臣:“国朝待他们太优厚太好以至于他们都忘了他们是臣朕才是皇帝是皇帝一言九鼎的皇帝一国至尊好啊好啊好啊一群混帐混帐他们简直都忘了他们是谁忘了咱们是谁要是不给他们一些教训,东京之难,为时不远矣”

赵桓红着眼睛,整张脸也都红了,与之相对的是赵佶苍白的面色,好一会儿,赵佶才小声说道:“皇儿若要做,小心便是”

赵桓看了赵佶一眼,慢慢平静下来,行了一礼:“儿遵命,还请父亲多多休息,孩儿告退”

赵桓走了,临走前把阮小五留下来,暗中吩咐阮小五,调派了五十名岳家军将士把守赵佶居所,不得有误。

之后,赵桓开始慢慢的改组自己的政府,同时不断派人北上去查探关于岳翻的消息,三十日,从北方归来的那些曾经被派出去帮助岳翻的“勤王之师”陆续归来,北道部总管赵野、河东河北宣抚使范讷、知兴仁府曹楙、徽猷阁学士京西北路安抚使知颍昌府何志同、徽猷阁直学士知淮宁府赵子崧赵宋燕懿王五世孙,崇宁五年进士及第,时任淮宁知府、徽猷阁直学士江淮等路发运使兼经制使翁彦国、都水使者荣嶷

全部都说是因为路途艰难,军队良莠不齐,甚至还出现兵变,所以北上迟缓,害的忠良身殒,实在是罪该万死其中以北道部总管赵野为首,一应人等全部谢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