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章 大冰河(1 / 2)

readx();    炮火延伸以后,三四六团开始冲击,几千名战士高喊着杀声冲上了大冰河。

敌人的残余火力点开始复活,弹雨泼扫过来。

开阔的江面上无遮无挡,没有一点可以利用的隐蔽物,战士们只能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迎接敌人的子弹,义无返顾。

不断有人被敌人的子弹扫倒,无声无息的倒在了冰冷的临津江上,在酷寒的低温下,他们的尸骨与鲜血迅速和冰面结为了一体就再也分不开了。

异国他乡的土地上倒下了多少战士?

谁也说不清楚,可能数字永远是一个迷,几十年过去了,他们有许多人的尸骨到现在还不知道在葬在何方,不知道葬在何方!

深山、密林、冰河或者被炮火犁开无数遍的阵地上――魂兮归来,祖国的勇士们。

战斗越发激烈,先前完好的冰面上现在到处都是冰洞,有的战士卧倒在冰面上用机枪对敌人的火力进行反击,可是在几秒钟的时间内寒冷就把他们和冰面冻结在了一起,再也起不来了。

跟随部队一起冲击的李勇敏锐的发现了这个问题,他大声呼喊让战士们不要随便卧倒射击,在进行火力反击的同时先向身子底下垫上几把稻草,这样就能有效防止被冻结在冰面上起不来的现象。

到这时候大家才发现,先前谁都看不上眼的稻草还真是个好东西,没想到能起这么大的作用。

不但穿草鞋能防止滑到,还能防止被冻结在冰面上,关键时刻几把稻草就能救活一条人命。

给前线部队运送大量稻草是李勇的建议。

稻草看似不起眼,可是却能起到大作用,有过后世经验的李大副部长当然知道它的好处。

为了能最大限度的隐蔽自己的意图,志愿军的主要攻击部队都是提前好几天就进入了出发阵地。

零下几十度的低温,猫在坑道和战壕里要坚持几天几夜可不是个容易事,不能轻易动弹不说,还不能生火。

部队吃不到热饭,喝不到热水。

加上肚子里的油水不足,因低温造成的非战斗减员急剧增加。

战斗还没开始部队就出现大量减员,这还了得,志愿军没有现代化的装备。

也没有象美军那样防寒的鸭绒睡袋,就只好用土办法来抵御寒冷了,稻草就是一个很好选择。

有了大量的稻草就能让战士们在身子底下铺上厚厚的一层,钻进堆满稻草的战壕和坑道里,对保暖和抵御寒冷都很有效果,后来有的战士说怪话,说钻在坑道里跟他娘的“豆储子”

差不多(东北地区的一种鼠类动物,以能打洞和储备粮食闻名,学名应该叫搬仓鼠)但不管怎么样。

起作用就是好东西,就象后世一位伟人说过的话:不管黑猫白猫,能抓住耗子的就是好猫。

这就是李勇在战前坚持要向前线部队运送大量稻草的原因。

隐蔽的时候能防寒,战斗的时候能救命。

部队快速向前,所有的战士都明白,只要能过了这条大冰河,只要我们的脚步能踏到坚实的土地上,胜利就到手了。

可是,大冰河实在是不好过。

敌人也深深的明白这一点,这是他们最好的反击机会,也是最后的机会,所有能复活的火力都在向冲锋中的部队射击。

小分队和三四六团的战士们夹杂在一起,在大冰河上冲锋,从敌人阵地上发射过来的弹丸在身边飞过,每个人每秒钟都有无数次被击中的可能,死亡成了家常便饭,子弹和*接触迸发出来的是鲜红的血花,时隔近年的独-立旅又一次有了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