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机的提醒很及时,但对于丹木來说已经晚了,金雕几乎两倍于零战的速度优势不是盖的,在绝对的速度面前,他所做的一切努力其实都是垂死挣扎,如果张晓林驾驶的是白鳍豚,那么不大的速度优势让他必然跟不上丹木的节奏,极有可能就此被其摆脱,但是对于金雕來说却完全沒有问題,他不过轻轻的将方向杆朝左上略略一扳,飞行仪表盘上的机炮瞄准器便重新锁定了丹木的零战,然后他轻加油门,很快,他和丹木之间的距离就突破了两千米这个机炮的最大射程限制,
丹木的零战此时已经呈机腹与地面呈90°角向上疾掠的状态,那个时空,零战最大的优势便是其机动性能,而在经过小泉的金手指改进以后,零战不仅保持了这一优势,同时还去除了右转弯会出现短暂滞后的缺点,这也是日本人在明知速度优势不及白鳍豚但是依旧敢于挑战白鳍豚最大的凭仗,因为身体侧着与地面平行,地面引力让丹木头部和上半身受力,这让他出现一定的失重感觉,这种感觉并不好受,不过想到这样应该足以摆脱支那人的锁定了,丹木的心情反而有所放松,然而,僚机的大嗓门在他耳麦里炸开的话却让他在下一刻背上毛孔炸开,脸上瞬间泌出一层毛毛汗,
“阁下,支那人获得射程了,快,快做改变。”
丹木不是第一次采取这组联合机动摆脱敌机的锁定,按照经验,他一旦完成这一组机动,敌机便会因为來不及做出反应从他身下急冲过去,,支那人的新战机不是速度极快吗,为什么沒出现这种情况,丹木心里有些想不通,忍不住脱口骂道:“八格。”一咬牙干脆再将方向杆朝左压,准备做个侧滚翻机动摆脱,
难怪丹木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对于金雕的学兵飞行员來说,如何微调速度和方向确实是一道难題,而在这方面,张晓林显然做得极棒,在锁定丹木的零战为打击目标以后,他并沒有一下子就将速度加到最大,而在丹木的零战上爬左转时,他调整方向的动作也十分精微,有足够的速度和动力优势做保证,他轻微的调整便会让金雕做出大的改变,于是在旁观者看來,尽管丹木的驾驶技术很高超,玩出的机动很连贯漂亮,然而这一切却根本不足以改变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