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父皇,我要去翰林院!(1 / 1)

文华殿。

朱元璋看着一份圣旨。

面的大意,是封徐妙云为燕王妃。

其间还有很多褒赞之语。

夸徐妙云天资聪颖、贞洁娴静等。

朱元璋看了看,没什么问题,随即说道。

“去徐府宣旨吧。”

“遵命!”

翰林院的人随即告退,去给圣旨盖章。

然后会有专门的太监,去徐府宣旨。

龙案后的朱元璋,随即拿起了一份奏折。

看了起来。

面写着扬州的耕地,已经完全恢复。

当地的知府杨宪,正在带领百姓开垦新的耕地。

“不错!”

朱元璋的脸,多出几分笑意。

洪武之初,百业待兴,十三府县皆是田地荒芜,百姓流散。

如今各地的耕地,都在快速恢复着。

“小殿下!当心!”

朱柏跑到了文华殿内。

放下奏章,朱元璋抬头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儿子。

身后的太监,立刻跪伏在地。

“陛下,小殿下一直吵着,要见您!”

朱元璋摆摆手。

“无妨,柏儿,过来到父皇这里!”

八岁的朱柏,随即小碎步跑到了龙案之前。

不过他并没有像其他的小皇子,坐在朱元璋的怀里。

而是站在龙案前面。

“柏儿,找父皇何事啊?”

朱柏认真地给对方行礼。

“父皇,我要出宫!”

闻言的朱元璋,有点纳闷。

“出宫,你要去哪里?”

“翰林院!听说那里有都城最全的书楼。

父皇,请允许柏儿去那里看书。”

听到这话,朱元璋了然。

翰林院也在皇城之内。

所谓的皇城,分为两个部分。

前面是中书省、六部等办公的地方。

后面才是人们印象中,朝的奉天殿、文华殿、武英殿。

还有皇帝和各嫔妃的寝宫。

朱元璋留了个心思。

“翰林院,谁告诉你这个地方的?”

“禀父皇,是宋师。

宋师在考察柏儿功课的时候,偶然提到那里。

皇宫内的书,柏儿已经看得差不多了。”

朱元璋对此,颇有兴趣。

“全都看完了?

皇宫内的藏书,可有不少?”

朱柏点点头。

“大多已经看完,所以柏儿才想去翰林院。”

想了想,朱元璋没有反对。

“好,去翰林院,让那群老学究看看。

我朱家的文气之甚!”

说着,朱元璋抬手,让人拿过来一个令牌。

并交代了下去。

皇城内,朱柏可自由出入。

……

得到了准许,朱柏就大摇大摆地。

来到了翰林院。

只让这里的一众翰林,有点摸不到头脑。

这么小的一个皇子,来翰林院干什么。

“见过小殿下。

不知小殿下来此,有什么事啊!”

说话的乃是翰林院侍读,五品官成尚。

他虽然只是五品,可六部三品的官见了他。

都要拱手喊一声成大人。

“我来看书!”

朱柏直截了当地说道。

对方恍然大悟,似是想起来。

对方是十二皇子,自小聪慧。

“小殿下,您要看哪本书。

吾等可为你抄录一份,然后送过去。”

因为这里的书,很多都是孤本。

所以成尚不敢直接让对方带走。

害怕孤本就此绝迹。

朱柏摇摇头。

“我看的书很多,你们抄录不完。

以后我每天中午都会过来看书。”

闻言的成尚,随即松了口气。

看书而已,没什么大事。

“如此,小殿下请便。

来人,带殿下到书楼!”

随后,就有一个年轻人走过来。

将朱柏和随身的太监,带到了翰林院的书楼。

少顷,朱柏吃惊了。

望着眼前浩瀚的书海。

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个数量的藏书!

“不愧是翰林院!”

带路的翰林,也骄傲地说道。

“小殿下,整个都城,不。

整个大明,都没有比这里藏书更丰富的地方了。”

朱柏随手从旁边拿过一本。

都是珍贵的孤本。

穿越之前,朱柏是文学专业的。

看到这些在后世失传的书籍,眼睛里都放光了。

“去,给我准备一壶茶!”

“遵命!”

身后的随身太监,立刻拱手离开。

那个年轻的翰林,看朱柏是真心喜欢看书。

也多说了几句。

“小殿下,我这里有一份书单。”

朱柏闻言,顿时来了兴趣。

从对方的手里,接过了那张写的密密麻麻的纸。

可以看出,对方对儒释道三学,都有研究。

“你叫什么名字?”

朱柏好奇地问道。

对方随口说道。

“小殿下,在下王艮。”

朱柏若有所思点点头,然后让对方替自己找了十本书。

找了个地方,开始看书。

此举,倒是引来了不少翰林的围观。

五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4月30日到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