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难得清闲,科举在即(1 / 1)

朱棣的想法,还是没有实现。

因为徐妙云和马皇后打了招呼,请求一起随军。

马皇后同意了。

朱棣劝阻了多次,未果。

燕王府,随即也空了。

朱柏躲了几天后,又没处可去了。

只好回到翰林院。

清晨。

朱柏小心翼翼地来到书楼。

一路,都躲着人走。

很多翰林见了他,也是脚步匆匆。

拱手说两句就离开了。

倒让朱柏,还有点不习惯。

来到书楼坐下,王艮也是如此。

匆匆放下茶壶就要离开。

“等等,最近是不是有什么事?”

王艮随即回道。

“殿下,今年陛下要扩大科举。

原本每年只有十个进士。

如今将会扩大三倍人数,录取三十六个进士。

最近大家都在忙这事。”

闻言的朱柏,也想起了这茬。

前几年科举的规模,一直不大。

如今的三十六个,才是科举应有的规模。

“那我需要做什么吗?”

朱柏至今,还不知道自己这个五经博士,要做什么。

翰林院也没给自己安排职务。

王艮也想了想。

“殿下,宋大人倒是没有安排。

若是您要求,我可以和宋大人说一声。

让您来搜集题目,或者是之后阅卷。”

听到这话的朱柏连忙摆摆手。

“不用了,现在就挺好!”

王艮点点头,随即告退了。

他虽然不负责出题,但他和众翰林。

要搜集海量的题库,然后呈给今年的主考官宋濂。

不一定完全从里面选,主要是让他作为参考。

科举的试题,一向是重中之重。

主考官宋濂,负责出题和阅卷。

总裁刘伯温,则是负责考试的相关事宜。

两人是职责分明,但又互相监督。

“挺好。”

朱柏知道翰林院给自己安排这个五经博士,就是为了让自己来讲心学。

肯定不会给自己安排什么具体的事务。

当然,朱柏还是乐得如此。

起码这一两个月,他会很清闲。

不会有人来打扰他。

文华殿。

朱元璋和朱标坐在龙案旁,正在处理政务。

朱标看到一份折子,抬头问道。

“父皇,处死山東二贤,是不是有点。”

他显得有点犹豫。

可朱元璋听到这两人,只是鼻孔出气。

“哼,这两人宁愿饿死,都不愿意当咱大明的官。

一心效忠北元。

好,咱就让他们去地府效忠!”

朱标虽有点不忍。

但他觉得这两人,也有可恨的地方。

次朱元璋下令,直接将官服和官印,都送给山東二贤。

可对方宁愿折断了自己的食指。

表示自己不能再拿笔,以此来拒绝朝廷的招揽。

顺便展示了自己的决心。

顿了顿,朱元璋解释道。

“标儿,如今的大明不缺这么两个人当官。

可黄氏父子,当过元朝的宰相。

招揽他们,不过是给天下人看。”

朱标也明白缘由,但他担心的是杀人的后果。

“父皇,这两人该死。

可他们在当地颇有威望。

整个山東,不知道有多少桃李故旧。

儿臣担心,下月的科举会收到影响。”

山東乃是孔圣故乡,自古以来就是人才济济。

每年的科举,都少不了他们。

朱标担心的,是黄氏二贤的死。

导致山東的士子,不敢来都城科举。

朱元璋闻言,倒颇有几分道理。

可现在人已经杀了,无可挽回。

况且朝中的不少人,都对此表示支持。

如今大明立朝快十年了。

依旧有一些效忠北元,顽固不化的人。

对待这些人,朱元璋会请几次,许下高官厚禄。

但若是依旧不愿意。

那朱元璋只能举起屠刀了。

而且抄家之后,也发现黄氏二贤,依旧和北元联系的罪证。

他们死的也不怨。

……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

科举也开始了。

朱柏也难得没有在书楼看书。

在考场前看热闹。

此前他可出不了宫,看不到这些。

从各地赶到都城的学子,身的穿着都不尽相同。

有的是锦衣,一看就是江南的家族子弟。

有的是布衣,想来是寒门子弟。

可他们的今天的身份,都是一样的。

那就是同为科举的考生。

他们排成长队,等待着进考场。

此情此景,倒是让朱柏想起了前世。

颇有几分感触。

曾经的他,也经历过这一幕。

在考场门口检验的官吏,丝毫不留情。

很快就找出了几个有夹带的考生。

被抓到的人,立刻如丧考妣。

哭丧着让对方,再给他一个机会。

可旁边立刻有人,将其带走,取消他的考试资格。

“啧啧!

这手段有点老了。”

王艮站在朱柏的旁边,评价着夹带的手段。

“殿下,每年这样的人都少不了。

前几年有人甚至在所带的馒头里,放入小纸条。

之后进场的时候,官吏会将馒头都一个个掰碎了看。”

朱柏淡淡地说道。

“好歹也是秀才,连这个道理都想不明白?

带几个夹带,就可以押中考题了?

真有这功夫,直接背下不就好了。”

王艮只是笑着解释。

“殿下说的是。

可各地的考生,良莠不齐。

有的肚中有学问,寒窗苦读十多年。

有的只是花钱找关系,弄来的秀才。

所以他们有人,会来这碰碰运气。

万一中了,就是祖坟冒青烟了。”

对此,朱柏只是抖抖肩。

他知道,中举在这个世道,意味着什么。

光是当了秀才,都有着见县令不跪的特权。

更不要说举人了。

两炷香后。

所有的考生入场。

考场也被封闭了。

朱柏原本想离开了,正好太子朱标来此巡视。

就把朱柏也拉着,一起巡视了。

“十二弟,你说这些考生。

知道你九岁就成了翰林,会不会气疯了。”

今天的朱标,心情不错,还开着朱柏的玩笑。

“大哥,你也笑我!”

朱柏今天特意没穿那套官服。

穿的只是便服。

否则,他怕自己会吸引全场的目光。

朱标只是笑着摸摸他的头。

“大哥是为你高兴。

想当年,大哥九岁的时候,还在被宋师打手心呢。

你倒好,直接成翰林了。”

朱标对于朱柏,现在是越看越顺眼。

两天后,科举顺利结束。

所有考卷被糊了姓名,只留下了座次。

翰林院的一众人,也开始紧锣密鼓的阅卷。

宋濂再三叮嘱。

“诸位务必要优中选优,不可懈怠。”

五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4月30日到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