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田出发,一路的转战当中,太平军将士所到之处,对广大的贫苦农民和其他民众不仅是公平买卖、秋毫无犯。而且还将所没收的地主豪富的财产,接济散发给贫苦的农民们。
洪秀全曾屡次颁发天王诰谕,宣布,凡太平军占领之地,“士农工商,各力其业不仅表示承认和保护一般民众,尤其是劳动者的一切财产,还提出了“江山一统,普免三年钱粮。薄赋税,均贫富均田以赈贫穷”等等的全新政治主张,由此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和支持。
有了好的主张,还必须要有人不折不扣地去加以实施。
为此,洪秀全和他的战友们一起,为太平军制定了一系列赏罚分明的军纪和律令。
太平天国的军纪、律法严明,在实践中,同样更是雷厉风行,正所谓是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为了严肃军纪,洪秀全曾亲自下诏,接连处斩了数个胆敢违反天条抽大烟的官兵。
有了最高层的领袖们重视,军规、律法执行起来,则更是百无障碍。在早期的太平军中,即便就是地位再高的天国官员,比如国宗,再比如王戚,但凡违反了军律、律法,照样也是严惩不贷,同那个满清殖民朝廷的“官以贿得,刑以钱免”的腐朽制度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写照。
所以,就连太平军的敌人 满清的那些走狗们也不得不承认,太平天国“其法至严,不敢询情,略无姑息
以财物归公的圣库制度为基础,以赏罚严明的军纪和律法为保障,在太平军内部建立一个平等互助的、温暖的军民、官兵关系,这是洪秀全的思想的根本所在。
金田团营,直到定都了天京之初的那段日子里,洪秀全与其他太平天国的领袖们,曾是“草莽结盟。”称兄道弟,平等相处。在生活上。他们是“寝食必俱,情同骨肉在工作上,他们“有事聚商于一室。”总是共同商军政大事,制定重要政策。
太平天国的领导集团内部,应该算是很和谐团结的。这也使得他们能够排除一切杂念,同心协力,领导这场驱逐教虏的伟大战争。
对于自己所立下的纪律与制度,包括洪秀全在内的所有诸王,都是认真自觉地区遵守的,以此来给官兵们做表率。
金田团营,韦昌辉、石达开、胡以晃、黄文金等人不仅能够倾尽家资,资助起义,带头遵守变卖家产归公的纪律。而且在进军金陵的途中,诸王与王戚们也都同样在严格地遵守着一切缴获归公、不得私占财物的铁的纪律。
在惨烈的战斗中,冯云山、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诸王更是每每都是身先士卒,亲临一线指挥作战,与士兵并肩战斗。
在生活作风上,金田团营初期,洪秀全等太平天国的领袖们也一度能够做到所居“革门圭窦。当然,既然是天王,洪秀全也难免会享受到某些的“特殊待遇”。但是,即便如此,总体说来,洪秀全及诸王的生活待遇与官兵们相比,还是没有太大的差距的。
即便是到了定都天京以后,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天国的诸王们,乙经学会了追求享乐。可是,在洪秀全这些人的骨子里,还是没有抛弃掉他们一直所倡导的那种平等精神。
包括洪秀全本人在内,太平天国的诸王们,依然是人无私财 但凡有了缴获,照样还是要统归圣库。而且,圣库中的财物,大都主要用于供应后方军民的安活,以及支援前线作战等等的方面,绝没有任何一介,王,会把圣库完全变为自己的私产。
另外,在生活上,他们依然还在保持过去的那种的供给制。
这巴点,可以看看他们的敌人,满清方面的记载:
“伪官虽贵为王侯,并无常俸”。
连同洪秀全在内的太平天国的诸王们每天所需的粮、油、盐等物品,都是定量供应的。除去肉食方面的供应有等级之分外,太平军的高级官员与普通士兵之间的衣食待遇,差距绝不是他人想象中的那种所谓的悬殊。 最后一点,太平天国在天京定了都,都是来自于相间,都是对土地有着一种无比的热爱的太平天国的诸王们。却没有一个人为自己弄下哪怕是一厘一毫的私有土地。
纵观人类历史的长河,仅仅就在这方面上看,任何一个王朝的封建皇帝和大贵族们,就都根本无法能与他们相提并论。,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 肌叫 ,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