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明天阅兵哎(2 / 2)

我主葡萄牙 山河表里 1023 字 2022-06-02

时间一天天过去,教会还在跟彭巴尔捣乱,由于居民数量太过庞大,这次的事情实在太多,彭巴尔既要处理重建里斯本的事情,还要参与葡萄牙国家事务的处理上,忙得焦头烂额,暂时也没空全力对付教会。

此时的英国伦敦,国王是汉诺威王朝的第二任国王,乔治二世。这位国王不像他的父亲那样热衷于德意志领地,他更喜欢呆在英国,这主要是因为他仇恨自己的父亲乔治一世。

这种仇恨如果让中国人理解,或许会觉得应该是争夺王位中产生的,毕竟中国古代皇家无亲情,多少父子手足为了高高在上的皇位自相残杀。但是这位国王不同,他的母亲不喜欢乔治一世,然后出轨爱上了瑞典人。这让乔治一世非常不满,自己可是领主,地位如此之高,什么荣华富贵都给你了,你竟然爱上了别人,所以乔治一世跟这位女士离婚,离婚后把她囚禁了。

这个时候的乔治二世只有十岁出头,他还曾经想要去探望母亲,结果被他的父亲知道后,狠狠地揍了他一顿。因为他的母亲的缘故,乔治一世从此一直贬低、打压自己的儿子,然后仇恨就产生了。

也因为父子二人不和,乔治二世长期居住在英国,几乎很少回去汉诺威去见他的父亲。这位乔治二世是一个战争狂,他热爱战争,喜欢打仗。

就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平息后八年,他坐不住了,英国由于连续的国外、国内战争,国库已经渐渐枯竭。要想增加国库的收入,要么增税,要么扩张海外殖民地。两者都需要议会的同意才能通过,区别是前者要想让议会通过需要增加议会的权力,削弱国王的权力才可能。后者通过需要发动一场战争,可是战争已经让国库衰竭了,再发动战争,除非把国王的权力全扔了。

为此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外交!外交是一件不需要国库支出的廉价行为,而任何的外交事宜又必须让议会同意,乔治二世很反感议会,但是又不得不跟这群人打交道,最后他派遣了前任首相佩勒姆推荐上来的政治家威廉-皮特去跟议会打交道。

这位政治家天天在议会发表演说,鼓吹战争,皮特向议会说只要能把普鲁士拉到英国这方,那么就可以组成英、奥、普、俄四国联盟,从陆地上夹攻法国,只要联盟形成,法国就必须将主要精力都放回到欧洲大陆本土。实际上,这就是反法同盟的初始计划,普、奥、俄三国在后来的三次瓜分波兰中建立了友谊,缓和了矛盾,再加上法国内部革命的浪潮让各国君主人人自危,才使得后来的反法同盟得以形成。

议会被皮特的说法说服了,同意拉拢普鲁士,两国结盟,但是部分议会人士担心会导致普鲁士崛起,如果四国同盟真的形成,那么普鲁士在没有俄国和奥地利的牵制下,或者会吞并波兰,到那时,法国被打下去了,欧洲大陆又崛起一个普鲁士,那就不是英国想看到的了。

因为这个顾虑,英国派遣使者与俄国签订一项补助协议,英国每年用香料、糖、茶叶等原材料换取俄国的木材,但是相应的,俄国必须在利沃尼亚也就是后来的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必须在这里驻扎五万五千的驻军,以便震慑普鲁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