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杨家而言,练兵是第一大事,没有之一。
杨承祖心里清楚,这次东南的场面搞这么大,表面上嘉靖是因为宁波事件感觉面上无光,而不顾一切的找面子回来。
内里的原因并没这么简单,他还是为了组建自己的班底,拥有一支完全服从于自己的武装。
锦衣卫的复建,是收拢厂卫人心,将这个内保机构完全收拢于皇权之下,使爪牙不为外人所用。
不过不管锦衣卫再怎么厉害,也是对内不对外。
想要不让壬午之事重演,最要紧的还是军队。
十营新军,就是皇帝要走的第一步,借着平倭这个名义,先练出一支完全听命于自己的军队,将来就用他们作自己的心腹嫡系。
另一个时空里,戚继光以义乌矿工编练新军的事,杨承祖略有耳闻。
但是如果他真的还是去义乌找矿工,那就成了刻舟求剑。
考虑到戚景通的乌龙,自己如果坚持去义乌,可能连兵都招募不到。
练兵主要还是在一个选卒和一个操练上,而并非只有义乌矿工才行。
他的选择目标遍及整个浙江省,人员上既有农夫矿工也有军卫子弟。
总之是平衡各方势力的同时,保证部队成员的可靠,确保战斗力。
至于编练新军的费用上,则是由朝廷下旨,于浙江征收提编,也就是预收税。
同时还开开了捐监,只要捐出一笔钱,就可以获得一个监生头衔,剩下的就是募捐。
可是现在的浙江,就算是正税都未必收的齐,提编还要预防民变,所以经费才是最大的问题。
杨承祖使用的是后世的忆苦法,找了一批人出来扮演宁波的难民,到各地去宣讲宁波当日受袭惨状。
同时杨记的戏班子也借着演出的机会,多演忠义戏码,演出结束后开始募捐。
从现在然经费还是个问题,但是已经见了一些眉目,这条路数很是有些效果。
当然,要想招募十个营肯定完不成,不过杨承祖也不想一开始就真的招募十个营,不论是器械还是人员,都跟不上,保持不了这么大的规模。
以眼下他手头的物资和军官储备,大约招募六个营就到了极限。
是以除去已有的杨记工人,又招募了三营,前后形成五营兵力。
现阶段也是先以练兵为主,并不是急着出去砍人头,而是大家搞训练,然后唱军歌。
总之就是把架子搭起来,告诉别人,我们新军已经成立了,朝廷在东南已经有了一支很强的武力。
不管是谁,敢不听朝廷的话不听皇帝的话,我就碾过去,杀无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