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曹魏与黄巾之盟(1 / 1)

“报!先生!外面有个使者求见,说是,那兖州牧曹操的使节。”

一名黄巾匆匆忙忙地跑进了正厅,张子明坐在自己的桌案前把玩着手里的扇子。

“我知晓了,你且请他来,我与他面议。”张子明淡淡地答道,心里却感叹着曹老板还挺争气,愣是从小小的陈留太守吞并了整个兖州。不过张子明这次倒是对曹操派来的使者不抱什么希望,甚至有点期望那个叫张荀的使节再来一次,毕竟一回生二回熟嘛。

然而,这次进来的正厅的,是个生面孔:那人一身文士打扮,衣袍灰蓝,形貌枯槁,只有那一对眼睛比较有神。张子明抬眼看向了来人,他自然是不认识的,可旁白既然特地描述了容貌形象,那肯定是个重要角色,便主动开口问道:

“阁下就是那兖州牧派来的使节?”

“正是。”那使节拱手相拜,声音虚浮但不失条理。

“姓甚名谁?”

“姓戏,字志才,名很久不用了。”

“我听过你的名字。”

“很多人都说听过我的名字。”

两人之间的对话十分紧凑,几乎没有思考的时间。

张子明挑了挑眉,大名鼎鼎的戏志才自己肯定是认识的,曹操的第一任军师。不过此人的水平嘛,一说至少跟郭嘉一个水平,但具体如何,三国演义里基本没提到这个人。三国志嘛,张子明还真没仔细看过。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戏志才和郭嘉在一个方面是不相下的,那就是短命。

张子明轻轻扇了扇手的折扇,开口道:

“不客套了,说正事吧。”

“你手里这物件,很是新鲜。”戏志才却主动岔开话题,谈论起了张子明手里的折扇。

虽然张子明平时掏出折扇,那些个有头有脸的名士都会露出或多或少感兴趣的神色,可真要说开口来问的,戏志才倒是头一个,张子明点了点头道:

“一个小物件罢了,突发奇想下请个匠人做的。”

“想不到张先生还有那发明创造的雅兴。”

“一些奇技淫巧罢了,阁下若是想要,我可以命人给你做一件。”

“不了,在下体寒,受不得风吹,好意心领了。”戏志才不温不火地说道。

“那现在,能否说说,戏先生此次前来的目的了?”

“我家主公,想和黄巾结盟,共襄伐董大业!”

说道这话时,戏志才收起了说笑的表情,沉声严肃道。

“此事......”张子明的话还未说完,门外就传来一个激动的声音。

“先生!我寻到人才了!我跟你......咦,志才兄为何也在此处?”

荀彧正兴冲冲地踏进正厅,看到正在和张子明说话的戏志才有些疑惑。

“文若啊,你们二位,可是旧识啊?”

张子明故作惊讶地说道,他当然知道这两人认识,历史戏志才能进曹营那可全由荀彧一手引荐。

荀彧朝着张子明行了个礼,颇为开心地说:

“当然是认得的,这位志才兄才能不在我之下,先生前几日还在发愁我冀州无人可用,这不,志才兄就来为先生排忧了吗?”

戏志才尴尬地笑笑说道:

“咳咳,荀兄误会了,我是奉那兖州牧曹操之命,来和黄巾军结盟的。”

张子明也点点头,道:

“是啊文若,虽然我也很想志才兄这般人才能为我太平道所用,可志才兄已在那曹操处谋得高就,我也不好夺人所爱了。”

谁知那荀彧甩了甩手,颇为轻蔑地说道:

“跟着那个宦官之后曹阿瞒能有什么出息!志才,听兄弟我一句劝,早日辞了,来我太平道共谋大业才是正道!”

听到这话,张子明难免面色古怪,难怪曹老板会想杀荀彧,这骂得也太直白了,直接骑脸输出了属于是。

戏志才却没有发火,似乎是了解荀彧那古板的脾气,干笑了两声,道:

“还是不必了,曹太守不像你所想的那般不堪,他是个成大事者,求贤若渴,知人善用。志才还不想另谋高就。”

曹操如今虽然当了州牧,但是曹州牧不如曹太守顺口,一般别人称呼,也都是称呼他为曹太守。

荀彧也是点点头,没继续死缠烂打下去,读书人嘛,懂分寸最重要。

“好了,不谈那些有的没的。既然志才兄是文和的朋友,那便是我太平道的朋友,我自是不会为难朋友的。实不相瞒,天下苦董卓久矣,我张子明代表黄巾,愿与曹太守结盟!”

张子明这番话不仅卖了荀彧一个面子,还达成了戏志才的目标,又凸显出了黄巾的主旨,作为一锤定音的总结语是再合适不过了。

“那真是太好了,志才即刻快马加鞭回去禀告州牧,告辞了!”

戏志才没有多做停留,转身就走,只是脚步虚浮,看得人心着急。

还留在正厅内的荀彧走到了张子明旁边,也就是他自己的桌案前坐下,直到看不见戏志才背影后才一脸困惑地问张子明:

“先生,为何不再试着招揽一下此人?有我在一旁劝说,以先生之口才与抱负,拿下志才不过是举手之劳啊!”

张子明点了点头,解释道:

“我自是相信你能劝他转投我黄巾的,可我本就想和那曹操结盟,若是将他的使者挖了去,那往后谈何互信互助?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安心,董贼一日不除,我便一日不会与诸侯宣战,你暂时不用担心与好友兵戎相见。”

荀彧一听这话,才安下心来,又开始帮戏志才找补了起来:

“我那兄弟就是这么个性子,随性自在,还请先生不要见怪。”

张子明笑了笑,这意思是让自己以后有机会招揽戏志才啊。只可惜,这戏志才能不能活到那个时候还不好说,史书记载,在公元196年,戏志才就得了重病死了,享年三十多。张子明摇了摇头,先把这事放一边,然后问道:

“文若,你刚进门时如此激动,想必将要引荐的人才是那不世出之英杰。”

荀彧这才想起来,自己来找张子明是干什么的,换一副得意的表情说道:

“先生博闻强记,可曾听过郭嘉郭奉孝的名号?”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