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生意】(1 / 2)

印度娱乐 听辉 1758 字 2022-06-07

    【三千三,两千字价格】

对于屋里的老一辈人来说,上大学是最好的出路。

德鲁拜的性格中既有强悍无情的一面,又有谦逊温和的另一面。

在reliance位于孟买市中心的总部,德鲁拜命令他的保镖和秘书不得阻拦任何一个来自他家乡村庄的乡亲来见他,并且不需预约。他许诺为任何一个想到城市谋生的乡亲找到工作。

据说,德鲁拜曾经亲切地拥抱一位被保镖挡在门外的家乡老汉,并和他花了一个钟头的时间回忆他们“童年时一起爬椰子树的快乐时光。”

他对待自己二女更是宠爱得不得了,提起女儿满脸幸福的笑意和不无骄傲说,“我的大儿子现在就读于斯坦福大学商业学院。小儿子安尼尔.安巴尼大学毕业于孟买大学,现在则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攻取mba学位。”

“都是国外一等一的学校啊!”大舅羡慕地说道。“我的儿子们,都只是孟买的普通大学。”

虽然是贵族,大舅家的儿子们却不那么争气,虽然聪明却没有往学业方面努力的意思,最后都仅仅考上孟买二流的大学。

谁知,德鲁拜却摇头说,“可是你的子女都能陪伴在你身边,而且看起来很和睦,你应该感到满足才对。”

“说得对。”阿米尔辉颇有深意的望了他一眼。

“家庭,和睦最重要了。”

印度社会是家长制社会。

在农村,一个家庭或家族的土地都是祖祖辈辈一代代传下来的。儿子们都要跟父母住在一起,就算结了婚,儿子的小家庭也要融入整个大家庭中来,并且一起在自家的农场干活。当然女人们也有工作要做,她们主要负责饲养牲畜和料理牧场,除此之外,她们还要操持家务。

在印度北部,当一个女孩子出嫁的时候,她就要离开自己的家,到男方所在的大家庭中开始新的生活!

一旦结婚,女方就要跟父母以及兄长断绝经济往来,但是女方必须从家里带着嫁妆去男方家。阿米尔辉家算是特例了!

关于嫁妆制度的起源,存在很多不同的理论,大多数人同意的观点是:女方与自己的父母和兄长断绝经济联系,她要带着自己的经济利益到男方家里去,这里所说的经济利益...也就是嫁妆。这一习俗数百年来变得越来越陈腐,这使得女孩子--尤其是穷苦家庭的女孩子深陷困境,印度政府最终出台了禁止嫁妆法案以遏制这一陋习。ad_250_left();

但是这一法案在印度的许多地方形同虚设,嫁妆制度仍然大范围存在着。

在印度的农村,婚礼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一场婚礼并不仅仅是两个人的婚礼,它通常被视为两个家庭的结合。在一些关系紧密的村落中,一场婚礼甚至被视为两个村子的联姻!

在过去,一场婚礼通常会持续数周,村里的所有成员都会聚在一起招待从另一个村子里来的客人,大家一起参加婚礼庆祝活动。

印度的农村生活十分平静,世世代代似乎都保持了同样的状态,血统和家族观念于是就变得越来越强。在印度,如果一个人走运发了财,那么大家相信他接下来的7代都会过得很富足,反之亦然。印度人不会因为一个人去世了而免去他生前欠下的债,大家坚持父债子还的原则。因此如果一个人不幸破产了,那么这种不幸也会困扰他之后的7代人。

在印度的价值体系中,一个家庭的姓氏和名誉极为重要。不同家族之间的世仇以及世代纠葛互相报复的情节,经常出现在印度的民间故事中。

财产所有权是印度家庭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为家产要世代相传,继承者通常得是这个家族的成员。国王或者政府想把一个家庭的财产充公吗?那可是大不敬的事情。要是真有这种事情发生,整个村子的人都会团结起来共同反抗的。

生活在农村的印度人一般都住在几世同堂的大家庭里,小辈们为了完成长辈的心愿,甚至不惜放弃自己的自由。

在这种大家庭中,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一个人怎么对待他的父母,他的孩子以后也会怎么对待他。

在这种大家庭里,长辈们会给晚辈一些忠告和建议,做他们坚强的后盾;晚辈们在长辈上了年纪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承担起照顾他们的责任!

在大家庭中,每个人的经济并不独立,因此对于大多数父亲来说,帮儿子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就相当于上了一份养老保险,能为自己的老年生活提供保障。

在印度社会的价值体系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那就是子女要赡养老人,尤其是在长辈年老或体弱多病的时候,做子女的更要悉心照料。

印度有一个尽人皆知的笑话:一个印度农民顶着太阳在田间辛勤劳作,这时候,有人告诉他,说他妻子刚刚生了个男孩。听到这个消息,这个农民丢掉手中的农具,跑到树荫下倒头就睡。一个路人看到他的举动觉得很好奇,于是便问:“你为什么不干活儿呢?”那个农民回答说:“我再也不用干活儿啦,我现在有了儿子,他会替我干这些的。”

兄弟之间互相竞争,也是印度大家庭体系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在一个大家庭中,人们会习惯性地保护弱小,而有能力的人往往承担了整个家庭的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