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章 晋江文学城(1 / 1)

“为何?”太子听到这话有些惊讶地看着她,“你觉得住在宫里不好?”

苏清寰闻言淡淡一笑,道:“住在宫中,对于某些人来说或许是很不错的选择但不适合我。”

太子怔了怔,低头看着她,若有所思地道:“孤一直以为,皇宫是天底下无数人向往之处。谁不喜欢锦衣玉食、荣华富贵?谁不想住进这尊贵无双的禁宫享受无上荣光?”

顿了顿,他又补充道“就连你那个姐姐一直想法设法勾搭着四弟不也是想成为皇子妃甚至更进一步吗?”

太子竟也对崔秀珑勾搭四皇子之事心知肚明?

苏清寰微怔了下,看他神色中满是自信以及惯常的高傲脑海中飞快地闪过什么,下意识蹙起眉而后直截了当地开口:“殿下这话与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何其相似?所谓的不知民生疾苦,便是如此了。”

太子闻言面色微变,紧锁眉头沉声开口:“崔二姑娘此话何意?”沉冷的语气中仿佛夹杂了鲜明的怒意连惯来收敛得不错的气质都舒展开来变得尊贵霸道且盛势凌人。

苏清寰却浑无所觉一般一如之前那般心直口快地回答:“太子殿下养尊处优太久不知民生疾苦,这对于大周的黎民百姓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顿了顿,她抬眸认真地看着对方,很是严肃地道,“臣女认为,要当一个受到黎民百姓爱戴拥护的好皇帝,殿下如今这样是远远不够的。”

她竟然公然在皇宫里说起如何当皇帝的事!还是这种说教的口吻!简直大逆不道!

太子脑海中各种念头飞快闪过,不知为何,却并未对她的大放厥词发一顿脾气,只深深地看了她一眼,嗤笑道:“孤倒是不知道,你一个尚未及笄的小姑娘,成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倒是知道如何当好皇帝!”

若是原来的崔秀瑶,自然是不懂这些的。

然而苏清寰好歹当过大琰皇后,大琰朝没什么后宫不得干政之类的规定,琰帝李景昊也比较尊重她信任她,有些关于朝政的事情偶尔也会跟她说起,甚至会讨个局外人的主意。

耳濡目染之下,她对于朝政方面还是有些敏感度的,加上管理后宫时积累的经验,虽说与治理百姓或许并不完全相同,但同样是管人,这二者之间总是有共通之处的。

对上太子似笑非笑地神情,苏清寰神色郑重地接口道:“臣女只知道,天下,是君王的天下,也是百姓的天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若是君王不知民间疾苦,那么要当一个知民意、得民心的好皇帝是很难的。”

顿了顿,她想起不知是在哪个世界听闻的一句经典名言,又补充道,“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臣女认为,太子可以多看看史书,历数王朝兴替、天下分合,究竟是谁在其中主宰。”

对了,这话好像是从崔秀珑口中说出来的?只是出现的时间比较靠后,似乎是在她被册封为太子妃后,偶然的一次感慨?好像也是她那个世界的历史上某个皇帝说出来的?

太子这时终于忍不住那些个念头,放肆地盯着她看了许久,直到她微红着脸连退了好几步,似乎被他的无礼举动吓了一跳,这才回过神来。

略微收敛了一下情绪,似乎想起了什么,微微眯起眼睛,冷哼道:“差点被你糊弄过去了。我可没问你治政之道,你只需要回答我,为何说这皇宫不适合你?”虽然她那些话说得还挺有道理,总结得很精辟,却不像是她这种未出阁的少女会说出口的,也不该在这里说。

“殿下真要追根究底?”苏清寰见他如此执着,倒也没再转移话题,直接将自己的想法说出口,“这样说吧,有句俗话说,宁为鸡头不为凤尾。臣女只愿为妻不愿为妾,更希望后宅清净、夫妻恩爱,而非与一干妾室通房争宠爱耍心机,也白白毁了夫妻情分。”

而住进宫中是何意?成为今上的妃嫔?还是太子的妃妾?即便嫁给暂时住在宫中的皇子,日后定然也会面对一干侧妃侍妾,需要争宠爱耍心机……

太子听到这话,神色莫名复杂起来。

转身不再盯着她看,太子看着眼前大片层叠的绿色莲叶,目光落在不远处那万绿丛中一点红上,粉色的莲花随着微风摇曳,亭亭玉立的姿态与身后的少女很有几分相似。

他沉默半晌,忽然问:“崔秀瑶,那日看到孤遇刺的时候,你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什么?”

看到他遇刺的人并不少,但他们要么就急着逃命、生怕被殃及池鱼要么就袖手旁观、不愿惹上是非只有她,不假思索地开口说要救人……

苏清寰愣了一下,略一思忖后低声回答:“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本是习武之人应该秉持的原则。更何况,太子可是一国储君,刺杀太子与动摇国本无异,臣女也是大周臣民,绝不能被他们得逞!”她说得很诚恳很认真,毕竟这些都是实话,也是她的心里话,只不过最重要的想法她并未说出口而已。

太子闻言颇有些失落,却又有种意料之中的恍然,略一思忖,他忽然转过身来,郑重道:

“崔秀瑶,你也算是孤的救命恩人了,孤不想勉强你,但是孤也不会轻易放手。孤决定了,给你两年时间考虑一下,反正你年纪尚幼,延迟两年说亲也并无大碍。两年之后,孤会再问你答案。”顿了顿,他又加上一句,“今日你之所言,孤记住了。”

若是按他之前的性格,直接向父皇上禀将她定为侧妃,及笄之后再纳入东宫也就是了。

但或许是她的身份毕竟不同于之前,又或许是被她今日所言触动,他却并未如以往那般霸道强势地直接决定下来,反而问过她的意见,又给了她选择的余地。

这太子怎么还不死心?

苏清寰有些无奈,但话已说到这地步,她也不可能再不留情面地拒绝,否则真让太子生出芥蒂与不满的话,这救命恩人的分量也就没有想象中那么重了。

何况她原本的打算便是保住太子、让四皇子没有即位为皇的机会,若是太子不配合,或是心中存着芥蒂、即位之后不愿护她,那她费尽心思救下太子又有何用?

“臣女多谢太子厚爱。”苏清寰福身一礼,不太轻易地谢恩一句,而后四下里扫了一眼,没发现什么可疑人士,又觉得这事可以到此为止,便直接向太子辞别,“言已至此,还望太子莫要食言。家母只怕等候已久,臣女便先行告退了。”

既然说过不愿勉强她,那么等两年就等两年吧,反正她如今年不过十二,十四岁甚至及笄后再说亲也没什么。

太子见她一副迫不及待离远些的模样,忍不住皱起眉头,忽然大步走到她面前,冲她一笑:“既然孤与你有了两年之约,不若留个信物以作证明吧。”

说话间便伸手往她腰间一扒拉,苏清寰下意识闪躲了下,却见他反应敏捷地伸出另一只手往她腰间一抓,而后连退数步、避开她想要抢回的动作,站定之后,晃了晃手中拿着的一块羊脂玉珮,道,“就这个信物吧,你可以退下了。”

他看得分明,这块羊脂玉珮并非出自宫中的赏赐,应该是崔秀瑶自身所有,作为约定的信物倒是不错。

看着他手中的羊脂玉珮,苏清寰忍不住狠狠瞪了他一眼:“你怎么这样!”

这真的是当朝太子?怎么跟那些登徒子似的,如此轻薄无礼!

若不是她如今身在宫中,不好太过放肆引人注目,真该好生教训他一顿才是!

这都是什么品性啊,高傲自负也就不提了,居然还强抢一个十二岁小姑娘的玉珮!

虽然她并不是真的年仅十二,可崔秀瑶这个身体确实才十二岁而已!

“二姑娘放心,此事定然不会有第三者知晓。两年之后,若是二姑娘改变主意,这玉珮自然是原物奉还若是二姑娘心意坚定,那么这玉珮,就留作纪念好了。”

太子却兴味盎然地看着她气恼瞪眼的样子,又晃了晃手中的玉珮,笑着许下承诺。

只不过这承诺却也带了一点强迫与威胁,让苏清寰心下暗恨,一时更是坚定了要找个机会好生教训他一顿的主意。

这样的太子,若是顺利登上皇位,只怕不是什么好事。

虽说她原本的打算便是让太子即位,但是这中间的过程……或许可以多点波折,让太子多一点历练,多多知晓民间疾苦,那样皇帝可能也更放心将皇位交给他。

“既然如此,还望太子信守承诺。臣女告退。”心中有了决定后,苏清寰也就慢慢平复了心情,只不过神色也变得冷淡许多,直接行礼告退后,便不再理会太子的反应,转身离开。

那羊脂玉珮虽然珍贵稀少,对于太子来说却也不算多稀罕的物件,拿走玉珮更不至于让苏清寰十分气怒。

只是从她身上取下的羊脂玉珮却不一样,这算是女儿家的贴身物件,轻易不会送人。

若是送给男子,就相当于定情信物一般,如今却被太子取走,还威胁说不同意进宫就不还了!

若是事情爆出去,在旁人眼中就跟私相授受没什么两样,涉及到女儿家的闺誉,苏清寰当然会恼怒气愤。

太子竟然如此蛮横无礼,只怕也是被皇帝宠得太过,若是不吃点苦头,只怕还真把自己当成天下第二,可以肆意妄为、随心所欲了!

循着来时的路往回走,苏清寰正自忿忿不平,心中飞转着某些不可告人的念头,回过神时,却看到了意料之外的人。面色清冷、眉宇间的轮廓与太子有四五分相似,身材挺拔颀长,乍然看去浑身的气势也仿佛似曾相识……

苏清寰微微蹙眉,极力回想着那一闪而逝的印象,却到底没来得及抓住那道灵光,便走到了四皇子面前。不假思索地行礼问安:“臣女见过四皇子。”

“崔二姑娘不必多礼。”四皇子显然对她仍有印象,挥了挥手后,仿佛随口一问般开口,“大姑娘未曾一同入宫?”

“姐姐另有要事。”苏清寰看他虽然面色冷淡眼神却透着些许关切,忍不住微微蹙眉,看似不经意地问,“四皇子找姐姐可有要事?”看来崔秀珑的进展还挺快的,四皇子这样的表现,即便没有完全喜欢上她,也是有些好感了。

40字了,快快截图留个纪念!该留评的留评,该冒泡的冒泡,别再潜水或是养肥啦!

转眼间这文就40字了,作者君自我感觉很了不起,后坚持月写10万,两个月的功夫到40,以前很少这么拼命码字的,当然那时候也是因为有工作

现在么,大概是要给宝宝赚奶粉钱的压力?又或者,是因为暂时没有工作所以有足够的时间码字更新,并且敢于熬夜?,每天晚上完不成更新的话就奋斗到凌晨两三点?

说实话,看文的时候没感觉,真要自己写文,才发现日更3000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了,佩服那些日更6000甚至9000的大神们,太厉害了!无论是裸更还是有存稿,都是那么厉害!作者君表示,目前为止,臣妾做不到啊!

最高纪录就是一天9400这里排除入那天的字数,但已经觉得被榨干了现在卡文时期,更加觉得日更3000好艰难,一遍遍撸大纲、梳理思路,构思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