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好了,不仅他没去成日报,还被王安石鄙视了一番!
真是岂有此理!
苏洵抄起一根棍子走到苏轼院子外头,文质彬彬、心平气和地喊苏轼出来说话。
苏轼有点纳闷,怎么刚才才进行过真诚友好的交流,他爹忽然又来找他?不过儿子在旁边,苏轼不能表现得太怂,自然是老老实实出去看看老苏找他有什么事。
然后,他就当着儿子的面被老苏撵着打了!
小小苏好奇地领着妹妹跑出院门看他爹挨打,王弗忙出来拉住他俩,免得他们看到他们爹被他们祖父打得狼狈逃窜的凄惨画面!
第二天,苏轼一瘸一拐地去找王雱,痛斥王雱不讲义气,他说的话听了就听了,怎么还写信告诉王安石!王安石也不是好鸟,看了信就看了信,居然还写信和他爹得瑟!这下好了,害他挨了几棍子!要不是他跑得快,他爹又上了年纪,今儿非得躺着养伤不可!
王雱绕着苏轼转了一圈,啧啧摇头,感叹道:“由此可见,你爹打你还是打得少啊,我从小被我爹追着打到大,就没几次让他真打着的!”
苏轼怒道:“你还骄傲起来了是吧?”
王雱道:“那是自然,人要时刻保持自信度和自豪感,做事才有干劲!”
“我信了你的邪!”苏轼冷哼着骂完,揭过了这一页,转而问起王雱报纸的反响。
王雱说道:“当然是印多少卖多少,没剩半份!”
开封人口过百万,集中了大宋大半的知识分子,还有各方位于金字塔顶端的商贾,报纸的市场需求非常大,连带蒙学那些孤苦无依的小孩们和一些街头闲汉也有了个新兼职:挨家挨户送报纸。
类似的活儿以前方氏书坊也有提供,只是次数没这么频繁,这次和日报这边对接一下就可以为需要赚点外快的人提供长期岗位了。
这也避免了原来负责抄邸报的人因为报纸的发行而陷入失业困境。
第一期报纸的反响陆陆续续反馈回来,全程没发生什么纰漏,算是让忙碌了一圈的王雱舒了口气。舆论是把双刃剑,握在谁手里都是个定时炸/弹,与其等到后来被炸个猝不及防,还不如早早给它打造个平台!
而想要借助这个平台来发表自己的声音,首先就要遵守这个平台的规则。
只要是规则内的讨论,王雱就不怕出什么篓子。
欧阳修已经是参知政事,政务繁忙,自然不能再兼任日报主编的工作,因此《大宋日报》的第一任主编是冯京。
这位翰林学士目前兼着开封知府的差遣,可以说是半步踏入宰执之列了,只差年纪还轻了点,再历练个几年、有人给他腾个位置,他马上可以升任为参知政事!他论资历有资历,论文采有文采,文名虽没有欧阳修那么响亮,挑起《日报》大梁却也已经绰绰有余——若不是他着实感兴趣,怕都算是纡尊降贵了!
苏轼这人看谁都觉得好,知道报纸反响不错,又和王雱夸起冯京来:“从前不认得冯翰林,近来才觉得他文采着实好,想法也灵活,和许多年长些的人不一样。”
王雱听着这话,感觉苏轼意有所指:“我怎么觉得你在说我爹?”
苏轼坚决否认:“没有的事,我怎么可能当着儿子的面诋毁别人的爹!”提到王安石,苏轼免不了又让王雱少在信里卖他,免得王安石转头又跑去和苏洵说。他可不想再挨打!
王雱对此持不同意见,他和苏轼说起自己的经验之谈:“我觉得吧,你再坚持坚持,你爹就懒得打你了。”
苏轼拒绝跟王雱一样坚持作死不动摇:“我和你不一样,我要脸!”
作者有话要说:王小雱:暗示我不要脸,举报了!
更新!
震惊!小胖的第四个全勤到手了!
这个月的最后一天!抓住栽培榜的尾巴!再打个广告!大家可以回到文案页面!戳进甜甜春的专栏!收藏甜甜春这个作者!免得记不住甜甜春的作者名找不回来!多不好!收藏以后,你们就能第一时间看到甜甜春最新更新的文了!
还有,专栏里有很多文案!没有看的可以戳进去看看,顺便收藏一下,动动手指!很方便的!明年会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