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蜀汉发起的魏吴经济战!(1 / 1)

蜀魏断绝贸易和蜀锦贩往吴国的消息,

果然让吴国国内的商人乐开了花,

他们不远千里地跑到汉东州,

以各种方式换取蜀人手里的蜀锦,

一开始还好,大家都是用钱来购买,

但是三国之中,除了魏国用汉钱,

蜀国用五铢以及银子以外,

吴国的钱就有的说了,

最开始是发行自己的货币,

但是在江东士族的把控下,迅速失去了购买力,

接着又效仿蜀国的直五百钱,造出属于自己的大泉五千,

只可惜又没有诸葛亮在时的国家信用托底,

然后又迅速的贬值,

至此,吴国的货币系统基本已经算是崩溃了,

所以除了一开始按照钱币本身的价值来售卖之外,

汉东州已经不再接受吴国的钱币了,而是转而用蜀国的汉五铢来代替,

或者是以物易物,

以物易物什么最值钱,当然是粮食啊!

所以就有大批的商人从各地运来粮食进行贸易,

后来又觉得粮食太麻烦,数量又多,又不好押运,

路还会造成这样那样的损耗,

于是就有丧心病狂的人开始拿皮甲材料问汉东要不要,

要啊,为什么不要,这可是战略物资啊!

赵普的嘴都要笑歪了,

然后事情就开始往不受控的方向发展了,

牛皮、牛筋、生丝、食盐、生铁、羽毛,

反正是能用的的,赵普全都来者不拒,

有时候甚至亏钱也要换,

就这样,汉东州的实力迅速扩张,

由于处于吴国的严密封锁之中,

这些东西进入汉东州可以,但是却一丝一毫也出不去汉东,

于是赵普干脆用这些换来的东西扩充兵员,

打造兵器,制作弓箭。

等到吴国反应过来的时候,

赵普已经将整个汉东打造成铁板一块,

而且周围郡县已经开始大量流通汉五铢了!

把吴国的一干人等气的暴跳如雷,

但是却又拿汉东没什么办法,

因为在平静了没多久的魏吴边界,再次起了摩擦!

原因很简单,

由于吴国商人的二次甚至三次加价,

蜀锦的价格已经到了一个离谱的高度,

而魏国现在还不是西晋,远没有达到那种以一国之力,

蓄养士族的地步,

所以除了几个有限的世家,

其余人就算是富,也是有一个度的,

这样一来,高价的蜀锦就让他们感到不满了,

魏蜀贸易已经是断绝了,

但是我收拾不了蜀国,我还收拾不了你?

于是这些世家开始对吴国出手了,

他们先是以战备为由,

限制了吴国向魏国购买战马的数量,

接着世家又频频派出小队人马,对魏吴边境进行骚扰,

甚至是劫掠,

今天夺你几个村,

明天抢你一个镇,

搞得吴国不胜其烦,

却又不敢主动翻脸,

毕竟建业被攻下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孙皓可不想再经历一次仓皇逃命的旅途,

于是只能忍气吞声,

频频的向魏国递交国书,申斥这种行为,

但是却被魏国置之不理,

无处发泄的孙皓只能对自己人下手,

这段时间以来,除了宫人之外,

已经有无数的大臣和皇族被孙皓以各种名义杀死,

其中就包括将他扶皇位的丞相濮阳兴和左将军张布,

一时之间,国中人人自危。

司马昭对这些士族也很是头疼,

但是却无可奈何,

因为他本身就是士族中的一员,

而且还是个大士族,

于是便招来谋士贾充、陈泰、邵悌等人商议,

该怎么办!

邵悌向司马昭建议,

“晋王,在下有一计!”

司马昭听了精神大振“邵大夫请讲?”

“如今无非就是国中士族不满蜀锦涨价,暗自派人对吴国进行报复,那只要蜀锦价格降下来,事情不就解决了吗?”

“可是该怎么解决呢?”

“臣以为,可以让朝廷出面,补齐差价,以原来的价格售卖,便可解决此事!”

贾充开口阻拦:“不可!朝廷现在正在准备伐蜀之战,国库岂可轻动!”

陈泰则接过邵悌的话说道:“贾大夫勿忧,这只是一时权宜之计罢了,等伐蜀获胜之后,整个蜀地都是大魏的,到时候蜀锦不就全在咱们手里了?”

陈泰是颍川士族出身,而邵悌则是河北望族,

贾充见两人意见统一,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是暗暗叹息一声,

于是这个计策便通过了决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