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长孙失踪,改朝永乐(1 / 1)

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

临死前,朱元璋担心藩王威胁,便在遗诏中加了一句“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

父亲死了,却不允许自己的儿子奔丧?

众藩王瞬间明白。

这是朱元璋担心藩王势大,会给朱允炆的继位带来威胁。

但后代不给父亲奔丧,终归有违孝道。

继位后,朱允炆下旨,“诸王临国中,其子孙可代替奔丧。”

诸王心知肚明,此举绝对有让子孙充当人质之嫌!

虽明白,却无奈,只得从之。

毕竟新君继位,形式比人强!

燕王朱棣将自己的三个嫡儿,全部派往京城,顺带还稍他最宠爱的嫡长孙,世子朱高炽之子……

年仅两岁的朱乐!

朱棣本以为。

新君继位,正是彰显仁德之时,应该不至于对孩童出手,况且还是自己的侄子?

谁知。

奔丧完毕,三个儿子皆顺利折返,唯独两岁的朱乐,却被扣在京城。

同年。

远在北平的朱棣得知,嫡长孙朱乐失踪,音讯全无。

此后……燕王府空,始终有阴霾环绕。

……

不久后。

燕王朱棣以“奉天靖难”的名义起兵,于几年后攻破南京,继皇帝位,改朝“永乐”。

“永乐?看来父亲,还是没忘掉乐儿啊。”朱棣登基当日,朱高炽喃喃低语。

时间转瞬即逝。

永乐十年。

此时顺天府正在兴建,朱棣依旧在南京,原应天府主持政务。

南京城郊小宅。

此处依山傍水,桃红柳绿。

小宅不远处,朱乐身着白衣绸缎,正在岸边垂钓。

察觉阳光渐烈,后方的侍女连忙持伞为其遮盖。

他咂了咂嘴,一颗去皮的晶莹葡萄,便已被送至嘴边。

只不过略微活动了下脖颈。

另外两名身姿轻盈的侍女,又心领神会,连忙前垂肩。

如此生活,让人好不享受。

穿越至今,已过了十五年。

刚穿越时,朱乐才两岁,不仅遍体鳞伤,还被人丢在了城外山林。

若非被一对无儿无女的富户地主所救,否则他就算不饿死,也会沦为野兽之食。

也不知道是不是天意。

这富户地主同为“朱”姓。

见这两岁孩童随身携带一块“乐”字玉佩,便同样取名朱乐。

朱乐的日子之所以如此惬意。

除了养父养母过世后,他继承了所有财富土地外,更重要的是拥有系统!

有系统没什么好奇怪的。

身为穿越者,没有系统才是奇葩!

朱乐所拥有的系统,是签到系统。

每日签到后,可获得随机物品奖励,大部分为后世物品。

这些物品或价值连城,或没太大的用处。

就算如此,常年累月的签到,依旧极大改善了朱乐的生活质量。

有时,朱乐不禁思考。

或许就这样过一辈子也不错?人活着图啥?

不就是图享受吗?

在这里有吃有喝,还有人伺候,这种日子放在穿越前,想都不敢想。

“你这小子,难道每日除了吃喝玩乐,就没有其他的事吗?”一道中气十足的嗓音,从背后传来,由远至近。

朱乐头也不回道:

“你这老头,难道除了来我这里蹭吃蹭喝,就没有别的事吗?”

“胡说八道!”声音出现在身侧。

是一名年约五旬,两鬓些许斑白,但走起路来步步生威,身姿如松般傲然屹立的男性映入眼帘。

若有当朝官员在场,必能一眼认出。

此人正是当今陛下!

朱棣四十二岁登基,如今已十年过去。

此时的他虽已显老态,但常年的军旅生活,却让他依旧精神焕发。

一年前。

微服私访的朱棣,巡至此地。

被朱乐来自后世火锅底料的火锅散发的香味所吸引。

当时朱乐已许久没与外人交流,便邀请同食。

如此美味,让朱棣欲罢不能。

尤其是当他发现朱乐还有其他美食,且名为“朱乐”后,更是隔三差五便来蹭吃蹭喝。

“我这是替你品尝!你的手艺再好,没有人帮你品尝,岂非暴殄天物?”朱棣理所当然道。

朱乐无奈摇头。

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马老头,你这大半年没来,我还以为你不会来了。”目视湖面,朱乐又道。

提起这个,朱棣就颇感无奈。

若不是为了亲征阿鲁台,他还真舍不得这里的美味。

需知。

这大半年年里,他每次在军中用膳时,都会觉得如同嚼蜡!

好在结果不错,最终凯旋归来,而在归来的第一时间,他就赶来了这。

“商人嘛,到处跑商很正常。”朱棣含糊解释了一句。

不待朱乐回话,他又追问道:“今日的美食是?可有美酒?比如次那个叫什么……对,茅台!可还有?”

“你倒是会喝!”

朱乐撇嘴,指了指湖面:“等着!没看见我正在钓鱼吗?”

“天天钓,天天钓,我就没见你钓起来过。”朱棣小声嘀咕道。

“你说什么?”朱乐眉头一挑。

“呵呵……没什么。”朱棣干笑两声。

谁让他有求于人呢?

皇帝又如何……

其他地方可吃不到那些美食。

再者,大半年都熬过来了,也不差一时半刻。

两人就此陷入沉默。

朱棣不露痕迹的打量朱乐的侧脸,眼神逐渐柔和。

像!

真像!

太像了啊!

朱乐的模样五官,与自己有三分相像,与大儿子朱高炽相比,更是达到了七八分相像!

如此,再加朱乐的名字。

这让朱棣每次见到朱乐,都会想起自己早已失踪去世的嫡长孙。

这或许,才是他丝毫没有皇帝架子的主要原因。

想起自己的嫡长孙,朱棣心中一痛。

长孙失踪后,他多番派人调查,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已被朱允炆杀害。

登基后,想知道缘由的他,又进行了第二次调查。

无奈当年的事情发生在建文时期。

且在登基的第一时间,他就肃清了一大批人,最终导致事情已很难调查清楚。

思绪间。

湖面出现波澜,鱼竿逐渐弯曲。

朱棣见状,大叫:“钩了!快拉!”

突如其来的声音,将朱乐吓了一跳。

回过神来后,他第一时间选择起竿,但最终还是慢了半拍。

鱼钩空空如也,连饵料也消失不见。

“……都怪你!”朱乐瞪了朱棣一眼。

朱棣又是一阵干笑。

或许是反应过来自己是皇帝,不粘锅。

轻抚衣袖,将双手背在身后,他盛气凌人道:“遇事,争功诿过徒劳,当反求诸己,加以改之!”

“所以你不吃饭了?”朱乐翻了个白眼。

“呃……吃,当然要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