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段祺瑞和程璧光(1 / 2)

核武皇帝 浪子刀 3219 字 2022-06-18

    程璧光和段祺瑞是同一天抵达通州,差不多也是同时抵达,两个人在会客厅里一同等着,相互见面才知道是要一同拜见宋彪。

此时的宋彪曾经宣告成立中华帝国,并且推出了帝国暂时内阁北京政府,唐绍仪担任内阁总理大臣,欧阳赓担任外务大臣,张康仁担任财政大臣,王宠惠担任法务大臣,蔡元培担任文教大臣,舒方德担任防务大臣,唐元湛担任工商大臣,其他的内阁成员暂时还处于空缺形状,反正内阁目前根本也就只能管着东三省和直隶地区。

这种状况根本就和当年张作霖的奉系政府时期一样。

只要在这样的时辰里,宋彪才能体会到蒋中正和袁世凯的那种幸苦,他其实比这两位还要悲剧,由于还有一半的省没有承认他这个帝国,两广和湖北闹宪法自治,四川、贵州和陕甘宁持续是满清残余权利的控制范围,云南则先行一步进入了军阀割据时期,打着克复会的旗帜在省内自治,福建、江苏、安徽则是摇晃不定,争斗不休,河南、山东则在袁世凯的暗中操控下。

很乱。

但是没有关系,宋彪有决计在一年之内摆平大部分的省。

给汪兆铭起草了一份电报,调他立刻回京后,宋彪才亲身去会客厅和程璧光、段祺瑞见面。

这两位应该说都是倾向于共和派的旧军官,而他们之所以倾向于共和派的缘由很多。有政治上的思索,更多还是希望保留手中的军理想权,他们也好,其他各省新军也罢,包括满清残留的旧官僚,大家心里都明白,一旦真的确定中华帝国体制。宋彪就将进一步控制全国的军事力气,排挤异己,将各路军事头目都踢出局。

这种无私心思实践上就是中国在清末之后走向军阀割据时代的次要缘由。

在随行副官蒋政源的陪同下。身穿着特级将官的浅蓝色军装的宋彪快步走进了会客厅,一眼就见到了这两位海陆枭雄,两人年岁相仿。程璧光年近五旬,段祺瑞则是四十五岁。

两人身体容貌异样都有几分相似之处,看起来都是很严峻的人,身体削瘦,蓄着相似的八字胡,段祺瑞的颌下稍微多了点小山羊胡。

宋彪是第一次见到他们,在蒋政源引见之后,宋彪先后同他们握手,这才请他们在会客厅里重新坐上去。

宋彪是一个快言快语的人,一坐上去就和两人说道:“我此前不断就很想和你们当面谈判。你们不情愿来,我也很遗憾。你们也不要和我找借口,谈缘由,既然来了,我们就直接说正事。首先谈克复会和同盟会之争。也就是克复革命和共和革命之争。我这边是千言万语一句话,中国太大,民族太多,不是一个法国,一个德国那么复杂,要想重新成为世界强国。我们就必须尽快保持一致和波动,国度一致波动的根基就是军事的一致波动,如今很多人急着搞共和,无非就是希望维持一个松懈的地方政府,利于本人维持手中的军权,人人都有这样的私心,但这样的私心会害死中国和我们这个四亿人口的大民族。你们两位不要以为中国如今的状况很好,我们有四亿同胞要养活,异样的耕地面积,美国人只需求养活七千万人口,人口收缩到最后就只能是一次次的内战,假设还有各地军阀混乱,中国就只能面临长达五十年之内乱,而不能分歧对外,假设我们分歧对外,中国没有道理打不赢本国。如今,我对你们就只要一个央求,请你们放弃私心,给我一个时机做彼得大帝,带领中国走向复苏和富强,我来控制中国的军事,国度管理交给内阁政府,五十年内都是如此,五十年后逐渐过渡为英国式的纯粹的君主立宪制度,简而言之就是学德国,波动自强,一致对外。”

他这番话说的是一点余地都没有,程璧光和段祺瑞也都很尴尬。

假设宋彪说的不对,程璧光和段祺瑞显然不用尴尬,没有人不喜欢权利,特别是军事权利,每个人都喜欢本人压服本人,告诉本人别人不行,本人控制军权才对国度和民族有利。

这是假清高的人,比如像程璧光和段祺瑞这种,更直接的人索性就想的很复杂,有军权才能捞到其他的权益,才能享用富贵荣华。

听了宋彪的这番话,程璧光犹疑了一段工夫才道:“既然陛下如此说了,那我就自行在职,请将海军都交给陛下。”

宋彪沉默了片刻,正好蒋政源将新泡好的一壶黄山毛峰连盘拖了过去,宋彪就借着这个时机亲身为程璧光斟茶,道:“称陛下早了,我也不在乎这种事,成绩在于我不当也有别人想当,就算大家都当不了,实践上每个人坐在本人的地盘里都是土皇帝。到了那个时分还谈什么共和政治,无非就是一堆狗屁,关起门在国会高谈阔论,政令出了京师就是狗屁,我们是军人,我们说的就是大白话,粗俗易懂。既然这样,还请你们两位参加克复会支持我当皇帝,我们一同将中国的一切军事力气都和集合在一同,谁想在地方当土皇帝,我们就送他一炮,用武力保障内阁责任制的推行,用武力保障现代法律的推行,保障国度的法治管理。我大概还能当五十年的皇帝,五十年后,我们该做的事情都做了,不对等的那些条约都取缔了,被侵占的领土都发出了,国度复兴了,民族富强了,我两眼一瞪埋到土里,儿子像日本天皇那样不问事,军政一致政府化,我这个开国皇帝就算是功德圆满,早登西天极乐世界。”

还是程璧光道:“陛下说的都是白话,却是有如醍醐灌顶普通令人震耳惊醒。”

段祺瑞迟迟不肯说话。他心里的想法恐怕比程璧克复杂多了,由于他此行还要为袁世凯谈一点条件。

宋彪也不急于处于段祺瑞的想法,持续和程璧光说道:“我们此前在发展东三省海军的时分有一个十年大规划,目前呢,整个帝国海军的发展规划还没有做,你的资历老,你来做海军大臣。担任制定这方面的规划,我们一步一个足迹的做下去,争取用二十年的工夫树立一个世界前三的中华帝国海军。我的方案就是要和日本重新打一仗,我们过去赔给他们多少,两倍的价钱算作利息都发出来。”

程璧光很冲动。可一揣摩还是觉得本人被调离了巡洋舰队,得到了对海军的直接控制权,但毕竟是帝国海军的海军大臣这样的好地位,对他来说也算是适得其所。

他想到此处就不再犹疑了,以免鸡飞蛋打一场空,当即答道:“多谢陛下信任,只是不知道陛下这边的帝制礼仪如何制定,臣等如何拜见为妥当?”

宋彪并不在意的摆了摆手,道:“暂时没有什么规矩,等当前再说吧。反正不会像明清两朝那么繁缛,大致是一回事就行了吧,我的意思是一方面要延续汉族皇室的传统,一方面也要充分吸取英德帝国的现代之处。我不断是倡导隆礼尊贤,但不是这种礼。所以也不是特别重要。”

程璧光赞同道:“陛下必当是开通之君主,此乃我国君主立宪制之根本。”

段祺瑞听着这话觉得很呕心,他觉得程璧光这个变脸太快,分明就是一个墙头草,也不觉得这个人真值得信任。

这么不断不说话一定不是办法,段祺瑞揣摩了片刻才和宋彪道:“陛下……!”

说着这个词的时分。段祺瑞觉得特别的别扭,满清推翻了,居然又出一个新皇帝,可他此前曾经承认了中华帝国以此保存北洋军第二镇免遭攻击,程璧光又启齿在前。

听段祺瑞启齿说话,宋彪就转过脸看着他,心里也挺猎奇的想知道段祺瑞到底能说些什么话。

段祺瑞则支吾了一番,这才续道:“正如陛下所言,克复革命的确是当今中国自救图强的独一可行之路,我等皆是赞同,只是北洋军成立至今已颇为不易,正可称为中国图强波动之根基,还请陛下给我们北洋军同仁留一条路。”

宋彪答道:“路是很复杂的,整编啊。我目前的规划是将各省新军都整编为帝国地方陆军,北洋六镇的第一镇、第六镇都算是溃散一空,剩下的第二镇、第三镇、第四镇、第五镇改编为地方陆军第十二师、十三师、十四师、十五师。目前先归属中华革命军第四军统管,你可以担任第四军的督军,但我有一个条件,那就是你必须首先真正的承受克复革命,成为克复会的一员。军队的一致首先是思想上的一致,假设思想和政治上都不一致,前面一定还要持续内战,即使我们暂时中止内战,大家割据一方,还是只能任由本国欺凌,不能分歧对外。我不知道你这一次过去要不要说袁世凯的事情,不管你说不说,我让你给袁世凯先生带一句话,假设他想要复出,我很欢迎,暂时内阁交通大臣的地位就是留给他的,但假设他想要持续控制军权,拿着军权和我交涉换益处,想在地方割据称雄,对不起,我第一个就要打他。我如今的底线是帝国至少要先控制东三省、直隶、山西、山东、河南、江浙徽赣和湖广地区,并且维持对内外蒙的控制权,其他各省倒是可以缓一缓再思索,毕竟这饭是要一口一口的吃。他藏在前面妄图控制山东和河南,那就是我第一个要铲除的目的。你将我这番话带到位,告诉袁世凯先生,让他不要躲不要藏,明人不做暗事。”

段祺瑞匆忙答应道:“是,是,一定会将这番话带到。”

宋彪对于袁世凯还是有一点好感的,毕竟此前帮了他一些忙,就续道:“袁先生在我看来还是一个很不错的人,他情愿出来持续为国度和民族做一些工作,我一定是非常欢迎的。但他的思想必需要转变,时代毕竟是不一样了,我们如今是推行君主立宪体制,追求依法治国之理想,追求现代宪政体制,追求一个富强的现代国度,前朝的那些政治手段在这个时代是没有意义。就像是将这些招法拿到美国去,结果只能是被社会淘汰掉而已。我这番话,你一定要照实转达给袁先生。我希望他复出,但我同时希望他能明智的追求一些新的目的,参加到我们这场伟大的克复革命中来。”

段祺瑞刚才暗中嘲笑程璧光是一个墙头草。此时的他本人也唯唯诺诺的点头称是。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都是要遭到牵制的,既有理想和私欲,也要面对残酷的理想,而理想就是其他各路新军加起来也打不过宋彪的东北军,何况宋彪近期还在积极扩建第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