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中日战争之总战略(2 / 2)

核武皇帝 浪子刀 4374 字 2022-06-18

宋彪很喜欢历史,他在先生时代的历史成绩是非常优秀的,在远东陆士的军事教育中,他也特别注重对历史教育的要求,每一名学员都必须知晓世界通史和中外战争史,一切留日士官生到东北军任职之时,一致都要在参谋科进修半年,这半年中最重要的一门根底课也是中外战争史

异样的,宋彪也非常熟习这些历史课程,他常常会亲身解说三国战争史和19世纪战争史,他所重用的军官大体简直都在战争史课程中拿到优秀,不管是蒋方震、陈其采、蒋政源,以及他现阶段所偏爱的蒋作宾、易乃谦、郭玉迟、韩春麟诸位

军人熟习历史就能少犯错,吸取阅历多出精招

宋彪就是用他的历史知识来答复成绩,在这一天早晨的秘密备战会议中制定了一整套的备战方案,要求各巡防军主力抽调出来,夜行昼伏,经过山地隐藏的方式秘密进入作战区域,特别是火炮部队的集中要放慢部署,要经过各种情报工作停止保密,务必要在日军不能预备的状况下,将东北军一切的火炮,包括新军的一部分火炮都集中起来,务求一战决议胜负

东北军的火炮储备程度是极端强悍的,这一点大概连日军都不曾想到,一个极大的缘由就来自于俄国和德国的秘密支持,表面上,东北巡防军是不装备火炮的,但在每一个训练基地都保留着一定数量的火炮,用于培育炮兵储备

这些火炮以俄德淘汰的旧炮为主,但在大兴安岭等地,东北军都设有秘密的炮兵训练基地,这些地方同时储备着较大数量的新式火炮,加上关内新军的火炮,宋彪想要在中朝边境集中1700门火炮绝非难事

宋彪毕竟是大炮兵主义部队培育出来的军人,他对火炮之注重,相对超过日军十倍

一个很复杂的道理,只需有枪,兵士根本还算是招之即来,只需用的巧妙,训练三个月也能上场打硬仗,炮兵就是两回事了,所以,没有大批量的步兵储备不重要,没有炮兵储备就完蛋了

这外面有一个成绩,那就是炮兵可以练,但是不能正式列编,东北军的一个炮兵旅不过122门火炮,假设将被配的人员、军官、马力、挽具全部列入进入综合考量,这个维持难度就很大了

暂时将各个炮兵旅扩展到炮兵军都没有成绩,要真是一只维持下去,开支真的很惊人,我们根本到了束缚和往常期在四野才出现炮兵军的战时编制,宋彪此次就打算直接整出两个炮兵军和一个炮兵师对着日军狂轰滥炸

这么打起来不是成绩,关键在于后勤,想要做好这样的后勤,那就只能打破目前的思想框架,大打一场人民战争,复杂的说,那就是四十万的大军在前面厮杀,两百万的民夫和六十万匹马力在前面撑着

要求不高,东三省人民撑住半个月,干掉日军五个师团

宋彪在这一次的备战会议上定的目的是歼灭3个师团,但这是保底的根本目的,整个作战方案是围绕全歼日军五个师团来设计的,十五万的主力军加上二十万的巡防军、十万新军整编部队,以2.5倍的兵力突然合围对手,西线鸭绿江阵线根本是三倍于对手,东线延吉战场则要完成两倍于对手

半个月攻势打完,他看看日本到底是跟他和谈,还是持续调动全国力气侵华

宋彪一定有决计,过去五年的预备不是白做的,真要是只为打满清,他还用秘密筹备五年之久,一年都够了,剩下四年就专门等着小日本来的,而且日军的建军思想还停留在一战前的阶段,日俄战争对日本陆军的长期损伤是很凶猛的,也不是这五年内就完全补偿的

早晨的这一次备战会议开完之后,身为总参谋长的蒋方震和东三省巡防军军令部部长的杨铁生的压力是非常之大,好在东北军如今曾经占领全国,全国的物力、人力和物资都在调动范围内,两百万的劳力和六十万匹马力是相对没有成绩,一切按照宋彪的方案部署,四十万大军突然发力,歼灭日军五个师团难度较大,大家都未必有这个决计,搞死三个师团还是很有把握的

这外面还有很多细节工作,那就只能是一边部署一边再商议了

整个会议开到早晨11点半才完毕,大家都陆续分开,会议室里就剩下宋彪和马尔托斯将军两个人,东北军也好,地方帝国陆军也罢,目前是将官军衔的就只要他们两个人,客观的说,他们也是真正的东北军之父

阿图尔.克尔兹诺维克.马尔托斯初级将官也是一个比较风趣的人,一个很有军事才华的波兰籍军事将领,毕业于莫斯科步兵士官学校和俄国参谋学院,这个人最早是学化学的,后来莫明其妙就去报考士官,一末尾还是在喀山骑兵学校,后来又莫明其妙去步兵士官学校的工兵迷信习

人生的机遇是非常奇特的

以马尔托斯目前表现出来的才华,即使去俄军也是中将军衔,当年一同打辽阳会战的布鲁西洛夫此时曾经是骑兵中将,听阐明年就将提升为上将,米舒钦柯将军早已是骑兵上将,马德尼道夫是步兵上将,也是新上任的沙俄帝国陆军大臣,萨姆索洛夫是步兵上将,帕基洛夫是炮兵上将,涅兹纳莫夫、谢叶尼斯基、邓尼金、科尔尼洛夫目前都曾经提升中将,连两年前回归俄军的屠瓦涅尔都提升少将军衔了

宋彪如今和俄军谈起来比较容易,关系非常亲密,很大缘由就是当年这一批共同奋战的战友都曾经提升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对一切来说,辽阳会战都是最为重要的军功簿,谁不是因此而爬上去的科尔尼洛夫中将目前主管俄军军械装备工作,帕基洛夫上将是俄国参谋学院的院长,谢叶尼斯基是波兰总督,屠瓦涅尔则是关东总督

包括在外蒙的事情上,虽然沙俄帝国外部试图分裂和侵占外蒙的力气极端弱小,但在宋彪的多次劝谏下,俄国两任陆军大臣都不断的阻拦了此事,长期以支持东北军对抗日军为平衡俄国在远东利益的第一要务,确保俄国能专心对付欧洲的成绩

即使是如今的东北军外部,俄籍的军官、教官数量依然是非常多的,包括像波普宁、谢尔盖斯都在东北军工作了非常久了

在这些人中,阿图尔.克尔兹诺维克.马尔托斯将军永远是最特别的

宋彪不断断定,在他一切协作过的俄军将领真正最有程度只要四人,分别是阿列克谢.布鲁西洛夫、安德鲁.帕基洛夫、亚历山德罗维奇.涅兹纳莫夫和阿图尔.马尔托斯

极尽所能,宋彪又想尽办法,用了很多关系才重新将亚历山德罗维奇.涅兹纳莫夫中将请回来,持续担任东北军最高参谋参谋和远东陆军士官学校的校长,阿列克谢.布鲁西洛夫、安德鲁.帕基洛夫的军衔太高,那是真心留不住,阿图尔.马尔托斯则是宋彪长期倚仗的真正心腹和知己

真正就重要性而言,蒋方震和陈其采加起来也不如阿图尔.马尔托斯将军

这个人对宋彪而言真是太重要了

所以,会议完毕之后,两个人还是持续坐在会议室里私下磋商,对于宋彪的此次大规划,阿图尔.马尔托斯将军根本没有意见,他也觉得这个方式非常好,而他所担心的就是如何保密这个成绩

两个人就这个成绩又重新琢磨了半个小时,想了十几种小手段

谈着谈着,阿图尔.马尔托斯将军就想到了另外一件事,和宋彪问道:“波普宁轻机枪怎样用?”

宋彪想了想,道:“还是按照原先的方案,组织最精锐的部队运用它们直接冲出来,牺牲就是力气,没有牺牲就无法击碎敌人”

马尔托斯将军感叹一声,道:“您说的很对,陛下!”

宋彪沉默了片刻

他知道他们所谈到的精锐部队是第四、第六步兵师的精锐步兵团,以及军部直属的两个精锐步兵团,波普宁轻机枪是在麦德森轻机枪的根底上改进设计的一款冲锋枪,由俄军参谋波普宁上校在长岭兵工厂秘密实验和掌管

在7.62*54cr型步枪弹的研制进程中,宋彪另外提出了一种中等威力弹的研讨,也就是7.62*54cr型步枪弹对替选方案7.62*25b1型步枪弹和7.62*40b2型步枪弹,最终成功的是7.62*40b2型步枪弹

这一中间型威力步枪弹运用于麦德森轻机枪的改进后,将麦德森轻机枪的大量零件和枪托停止修正,枪管截短,缠距延长到1/7英寸,最终减重至7.54公斤的世界上第一款冲锋枪,标准弹匣容量为40发

在军工厂的消费序列编号中,这款冲锋枪被称之为麦德森a2型轻机枪,在情报上停止模糊,甚至连数据也不断维持着原有的标准,不准对外公开

在整个克复革命战争中,东北军都没有正式的运用这种装备,与之一同未运用的还有105mm口径的新型迫击炮和35mm榴弹转轮枪等风趣的新装备

此次假设真和日军交兵,必然是一定要用的

至少在宋彪看来,60mm迫击炮和波普宁冲锋枪可谓是东北军相对日军的两大杀手锏般的秘密武器,前者虽然曾经有两年的装备工夫,正如75小姐的那种奥秘一样,日军在很大程度上也无法确认这一迫击炮的详细参数

日军如今的迫击炮根本是照抄日俄战争中的77mm迫击炮,相比东北军有着极大的差距,加上过火侧重于重机枪的装备,没有列装轻机枪,在重机枪中也过于依赖射速较低和持续力较低的哈奇开斯机枪,过于侧重部队的持续作战力,而无视火力覆盖实际,这本身就是一战之前的典型思想

东北军则完全相反,宁可疯狂自强补给部队,也要极限的提高火力覆盖范围和密度,将战争的命运集中在一周之内分出来,而不是希冀于长期的鏖战

并不是说日军的思想就是错的,东北军就是对的,思索都不是真正的工业国,日军采取的军事思想还是符合其工业程度的,而东北军则在军事上过于成熟,超出了东北工业的承受才能,也就只能大幅度依托俄、德、美的军工业援助,而这就需求大量的资金

不管对错,至少在某一个瞬间,在短暂的两三周内,东北军是可以轻松击溃日军主力部队的

假设战争真的进入了长期鏖战,那就只能是当前再说了

宋彪对此倒也不是没有防备,毕竞此时还无空军的概念,真实不行就撤离到本溪、海州一线和日军打山地防御战,片面打一场国度资源的大消耗战

[记住网址 . 三五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