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中国第一大的出口市场,坐视美国经济崩溃显然也不符合中国的利益。
如果美国崩溃,位于上海的世界自由贸易协会也必然将陷入崩溃,这更不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当然,如果要中国做出适当的让步和扶持以解救美国经济,美国也必然要在南太平洋上对华做出重大让利,美国政府的谈判筹码是退出菲律宾,承认菲律宾独立,帝国实际上也要的是这个事情,双方理论上并没有太多的争议之处。
事实证明,中华帝国这个古老的帝国一旦重焕青春,这个帝国的前进步伐就将再也无法阻止。
这是一个青春朝气的新帝国,它的主流阶层是20岁至40岁这一批同帝国一起成长的新青年,在几乎所有的领域里,他们都是最为主流的力量,推动帝国继续高速发展,而在过去的三十年间,帝国的高速发展速度和规模在整个世界历史上也是最为罕见的伟大复兴运动。
即便已经是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帝国,经济总量占世界gdp1\/3以上,帝国依然还拥有更为巨大的发展空间。
……
宋彪皇帝很想亲自去一趟日本,看看满目疮痍的日本是什么样子,他最终没有去成,访问朝鲜的行程结束后,他就乘机飞回东北视察新的喷气客机研制情况。
因为涡喷发动机的耗油率太高,以沈阳飞机公司为基础组建的新的东北航空工业控股集团并没有选择涡喷客机的方案,从一开始,他们据将喷气客机同涡扇发动机联系在一起,并且在军用涡扇2型发动机的基础上研制s202大涵道比的商用客机引擎,而同样属于大涵道比的s205引擎则运用于新的军用运输机。
此时的帝国已经逐渐形成了三大七小的航空工业布局,以东北、江南为帝国的两大航空基地,东北航空的中心在沈阳,江南航空的工业则分散在南京、上海、宁波、南昌、合肥等地,并逐渐向宁波转移集中,构建新的江南航空科技集团,第三大的航空工业基地位于福州,但在整体实力上相对东北、江南两强还有较大的差距。其他在西安、天津、成都、武汉、太原、北京也都有一定规模的航空工业和企业分布。
因为主要的实力集中在东北航工和江南航工,帝国中央军部的下一代机型的研制合同也基本被两大飞机制造商所占据。下一代重型双发战机、大型军用运输机、大吨位直升机的合同在东北,而下一代中型单发战机、中型战术军用运输机、中型直升机、武装直升机的研制合同在江南,海军双发中型舰载机合同则在福州飞机工业公司,这倒不是中央军部的简单分配,而是三家大型航工公司在各自方案中竞选后的结果。
当然,三大飞机集团背后都有强大的财团支撑,即便没有中央军部的合同,三家公司也能联合其他各家小公司自行出资研发新型军用飞机谋求海外市场。特别是在军用运输机和直升机竞选中大失败的福州重工,在母公司南洋财团的支撑下同时启动了两个非军方的科研项目,并试图在中小型喷气客机的市场上占据更多份额。
有竞争是好事。
在江南重工的压力下,东北航工集团同样是依托整个东北重工财团的支持,全力投入到三大军机项目和大型喷气客机的研制中,这当然也是要保障东北在整个中国航空工业中的领先地位,关系到整个财团和超过四百家关联企业的集体命运。大主宰
1950
19451950
1950
501001940500
1453310220501005-40-100d93
3-510-15
10194310
194310
1400j-64500j-547522
j-6
40
121\/3
10
““
()
.!q-
[记住网址 . 三五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