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责任(1)(2 / 2)

平安传 西风紧 1358 字 2022-06-18

“要进攻敌军营寨,步军对步军,官军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最大的威胁还是马队。”张宁缓缓说道。

众将纷纷点头附和。双方军队密集部署,战场不过就是方圆几里地之内,在这么小的区域内,骑兵的机动简直是想打哪就打哪;如果朱雀军在进行正面进攻时侧后翼突遭骑兵冲击,显然是十分冒险的行动。朱雀军马队只有战兵一千五百骑,双方骑兵直接对战也不一定是对手,更无法承担起随时防卫南北两部侧翼的任务。

当然只要朱雀军按兵不动布阵,骑兵无法对防御性的步军方阵造成多大威胁。张宁只需要采用空心四方的拒止阵型,在长枪火器的方阵前面,骑兵单独冲锋简直是送死。但是这种四方阵型机动极其缓慢,不便用于进攻官军营寨;就算打赢了,也无法取得多大实质性战果。

幸好常德府的军队没有重炮,否则张宁可能战败的因素更多。

张宁传唤了斥候大队的队正到中军帐中,直接详细询问北部的地形。因为他问得很仔细,连斥候队正很多问题也答不上来,只好又叫了一些士兵和两个当地向导来说话。

“两边是稻田?你确认?大路多宽?”

“这……两头猪能并着走,去年年底俺家卖两头肥猪,就是赶着走的这条道,俺记得很清楚,就是并着走的。”

“村子里有官兵驻守吗?”“坡地下面是旱地,种的菜?什么菜……”

张宁一边问一边拿笔在图上标注数字,然后在下面注释。他没办法将周围的地盘都跑完亲自去看,但这时候神思已经出窍,好似那张图就是广袤的大地,自己正乘风在其间飞行,他看到稻田、村庄、田土、山坡、树林……

在将领们的眼里,他和大多数武将或文官都完全不同,特别是文官们喜欢说一些大道理来判断战争的胜负,比如大义、气运之类的;但张宁认为一切事情都可以是故有的具体规律决定的。他能正面干败官军步军,因为朱雀军克制冷兵器步兵阵营,如此而已。

他当天傍晚才下了一个决定,命令冯友贤的骑兵部队主动袭击官军马队。既然不知道官军骑兵会在什么时机什么地方发起袭击,干脆主动出击试图解除威胁。

有些将领提醒这个决定有点仓促,过于投机取巧:官军马队战兵大约有三千人,是朱雀军的两倍,战胜的可能是发动奇袭。

张宁却坚持说道:“骑兵的用处就应该是出其不意、突然进攻,而不是防守。计划看起来越仓促,说明其速度越快,官军马队刚刚才奉命南下,他们应该想不到我们会马上发动进攻。”

冯友贤接到张宁亲笔密令,出动的时间是当晚下半夜,马兵在凌晨以前离开营寨,由当地向导和斥候兵带着沿计划的路线摸着靠近官军骑兵营。在天亮之前集结完毕,旋即对官军发动奇袭。

若是奇袭失败,遭到官军伏击或是被打败,冯友贤的马军就可能要报销了。不过战争本来就如同一个赌博,不会毫无风险;不然谁兵多就赢,还有必要打一仗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