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舒凰看着江璃一副小女儿的姿态,脸上爬满了笑容,“你今日出门是为了过节吗?”
“不完全是为了过节,除了把画送过来,在下还想去城外放河灯。”
江璃接着解释道:“家母自青川长大,青川有放河灯的习俗,可以为亲人朋友祈福。家母有一长姐,多年来杳无音信,在下想到城外为姨母放几盏河灯。”
“听说你的姨母原是靖远侯府的二夫人?”楚舒凰问道。
江璃的神色有些黯然:“是的。”
“除了这个姨母,你的外家可还有其他亲人?”
“当年外祖父就是家中单传,又只有姨母和母亲两人,如今没有其他亲人了。”
楚舒凰听了认真的道:“江公子若是有什么难处,尽管直言。”
“多谢公子大恩,公子对在下已帮助良多,就不劳烦公子了,在下能处理。”
江璃利落的拒绝了帮助,让楚舒凰意外的同时,对她的感观又好了几分。
“那江公子放河灯,能不能让我也去凑个趣呢?”楚舒凰又问道。
旁边的林嬷嬷听到两人所言,提起心来,刚想给江璃使眼色,楚舒凰却转过身来,示意她重新倒杯茶来。
“公子若是愿往,在下自然求之不得!”江璃注意到了林嬷嬷的异动,斟酌了一番答道。
“好,那要到城外哪处放河灯呢?”
“出了南城门,往东行五里左右,有个宴河畔,历年都有百姓到那里放河灯,我们到那里就好。”
江璃接着又道:“因为必须在天黑前赶回来,所以我们需要尽快动身。”
随着江璃的话,林嬷嬷放下心来,只听楚舒凰吩咐道,“嬷嬷去安排下吧,我们尽快起身。”
不一会马车就从后院驶了出来,这时街上已是彩旗飘飘,游人如织。楚舒凰和江璃坐在车窗边上茶桌两侧,向外张望着,路边有各式各样的小摊,猜灯谜卖花灯的,卖泥人的,对对联的,耍杂耍的,人群的吵杂声此起彼伏。
楚舒凰问道:“江公子以前乞巧节常来这街上游玩吗?”
“来过几次,但街上的这些杂耍倒是没怎么看过。因为青川那边有那样的习俗,所以我们出来多是为了祈福,匆匆去匆匆回。”江璃微微一笑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