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不止钱佑生,自从老人住进医院,给老人诊断的医生自然不在少数,因为老人的身份特殊,人民医院对老人的重视程度比起当初苗润峰在第一人民医院的时候有过之而无不及,西医诊断暂且不提,前来检查的中医大夫得出的结论基本上和林木一致。
“原来是钱老。”林木一听这位是钱佑生,急忙伸出手笑道:“我可是多次听傅老提起您了。”
林木这话倒不是客套,这钱佑生在中江的名气可是一点也不比傅文录差,最主要的是钱佑生比傅文录年龄小,现在还没退休,是江州省卫生厅的理事,和古代的御医差不多,也算是半个当官的。
钱佑生听林木提起傅文录,脸上的笑容更胜,笑呵呵的伸出手去和林木握了一下,同时把身边的几位医生向林木介绍了一遍。
在场的加上钱佑生总共五名医生,都是是中心医院的资深医生,包括院长司徒宏,副院长邱一春,内科主任贾建华,中医内科主任梁丘海。
给林木介绍完几位医院的医生,钱佑生才笑道:“我和梁主任也认为老爷子是积热过剩,热结三焦,不过对症用药却不见效果。”
“不知道可不可以让我看看药方和病历?”林木笑问道。
“自然没问题。”钱佑生点了点头,伸手招过一个护士,低声吩咐几句,倒也没有因为林木年轻而有什么架子和不满。
大概五六分钟,护士就拿着药方走了进来,钱佑生接过病历递给林木,林木仔细的看去。
通过病历,林木可以清楚的看出,钱佑生等人先给老人服用的是大承气汤加减。大承气汤是张仲景《伤寒论》里面的经典方剂,药方组成是大黄1克、厚朴15克、枳实1克、芒硝9克,钱佑生等人又加上了牙皂6克。
有方歌曰: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宜此方;去硝名曰小承气,便鞕痞满泻热良,调胃承气硝黄草,便秘口渴急煎尝。
看着病历,林木眉头紧锁,这大承气汤主治大便不通,里热实证之热厥、下利清水,用来治疗老人的积热过剩,热结三焦造成的二便便秘再对症不过,怎么会没有效果呢?
一边思索,林木接着往下看去,服用大承气汤没有效果之后,钱佑生几人又给老人服用了神佑丸。
神佑丸也是传统的中药处方方剂,出自《儒门事亲》,主治停饮胸满,湿痹,胃脘痛等症状,比起大承气汤算是已经偏离了病症,应该是钱佑生几人的一种尝试,不过服药之后依然没有效果。
之后又采取了疏导之法,也是治标不治本,现如今老人家的病情已经很严重了,承受的苦楚或许在场的只有苗润峰可以理解。
不过苗润峰和老人的病症虽然相似,病因却不同,自然不能一概而论。
看完病历,林木斟酌了一番道:“老爷子的病还是要从大承气汤入手,可以把其中的大黄加到60克。”
“60克?”钱佑生闻言惊呼一声,这60克可就是足足二两的量啊。
“不错,把大黄改成60克,依旧用大承气汤,老爷子气血旺盛,禀赋过人,又喜饮烈酒,体内积热必然远超其他类似的患者,病重药轻,用药自然如石沉大海,必须要以猛药攻之。”林木解释道。
听着林木的解释,钱佑生微微颔首,林木说的确实很有道理,不过用二两的大黄,他还是有些担忧。
大黄主治实热便秘;热结胸痞;湿热泻痢;黄疸;淋病;水肿腹满;小便不利等证,用来治疗老人的二便便秘确实对症。不过大黄姓味苦、寒,泻下力极强,如此大剂量食用大黄,钱佑生还是不敢苟同。
“能不能减少一下剂量,先用一两试试?”钱佑生试探的说道,钱佑生作为江州有名的杏林圣手,能这么客气的征求林木的意见,也算是难能可贵了。
不得不说,眼下中医虽然式微,不过仅存的一些中医人,特别是老一辈的中医人,为人和心姓都是不错的,无论是高学民还是傅文录、刘谦城,以及今天林木见到的钱佑生,都没有丝毫的架子,最起码在治病救人的时候绝对不意气用事。
听到钱佑生的话,林木微微叹息一声道:“如今老人家的情况已经危剧益甚,这个时候要是依然轻剂量用药,或者优柔寡断,毕将失去治疗的机会。”
林木说罢,摇了摇头,走到边上写了一张药方,签下自己的名字,也不理会其他人,而是向苗润峰说道:“苗厅长,我还没吃饭,有点饿了,就先行一步。”说完径自出了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