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用说。”罗成海撇了撇嘴:“即便是有车间外包这么回事,也不是一个程毕中说了算的,红星厂大小几十个车间,外包的车间足有三十几个,全部外包就可以给红星回笼五六千万的资金,这么一大笔钱,程毕中岂能做主。”
别看罗成海吊儿郎当,不愧是市长公子,见识和眼力绝对不凡,一语就道破其中的玄机,车间外包说穿了也是工厂吸引资金的一种手段,暂时把车间几年的利益卖出,回收一大笔资金的同时,又不影响车间的正常生产,同时这一大笔资金又可以用来干很多事情,看上去工厂虽然几年没有盈利,但是实质上却是不然。
车间外包的工厂,本身就是连年亏损的,有了外力介入,不仅有可能扭亏为盈,同时又得了一大笔资金,几年之后或许厂子就可以走上正轨,要不然,国营工厂车间外包也不可能推动。
要知道,国营企业之所以连年亏损,大部分原因是制度问题,厂子真要改革,劳神伤财,但是转手私人承包,就省了很多事情。
优胜劣汰,就拿白益民承包的这个车间来说,承包之前,无论是优质成品还是报废产品,全部都是厂子承担,同样还要考虑销量。
一旦私人承包,不合格产品就是白益民自己吃,这样一来,白益民等人自然要想办法提高产品的成品率,厂子少了很多损失不说,又可以提高产品质量,绝对是双赢的局面。
另一方面,少了工厂原本制度的掣肘,白益民和谭云腾管理车间自然大刀阔斧,比工厂自己改革的效率绝对强很多。
当然,有受益者就有受害者,工厂原本的职工之前大多都是铁饭碗,一旦私人外包,就成了合同制,工人本身也有了竞争力,淘汰一部分人是在所难免的,工人们对这个制度是很抵触的。
不过大局释然,工厂连年亏损,工人本身的工资能不能按时发放都成了问题,抱着铁饭碗没饭吃,还不入换个生存方式,只能说这种制度是国营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对于一些真正的关键企业,国家愿意花大力气投资改革,一些不大不小,不是很重要的企业也只能自己寻求出路了。
“你们说这件事那个真正的程毕中知不知情?”林木问道。
“必然是知情的,有可能只是收了一些好处,借他的身份给对方用一下,也有可能真正的参与其中。”罗成海说道:“我觉得后者的可能姓比较大。”
饭团看书
“罗少说的在理,甚至程毕中背后还有人参与也说不准。”乔斌凯赞成道。
“利益让人疯狂啊。”林木忍不住叹了一口气,然后看着罗成海道:“罗少,这件事罗市长可不能置之不理啊。”
“啧!”罗成败忍不住撇了撇嘴,苦笑着看着林木:“我说林医生,这件事原本是你的事情,怎么转眼间推到我白叔叔头上了。”
“话不能这么说,中江毕竟是罗市长管辖,下面出现这种事,罗市长也是有责任的。”林木笑呵呵的端起酒杯一口喝干,转过头去向乔斌凯道:“乔大哥你说是不是?”
“确实,林老弟说的可是实情,罗市长统辖中江,也有部分责任。”乔斌凯点了点头,深以为然的说道。
“好吧,我被你们打败了。”罗成海郁闷的摇了摇头:“没见过这么求人的。”
“哈哈,开个玩笑而已,我可不敢编排罗市长。”林木笑着说道。
“行了,你别得了便宜又卖乖,不就是想让我白叔叔出面吗,我晚上回去给他说说。”罗成海摆了摆手,没好气的看着林木。
要是别人的事情,罗成海自然不会随便告诉罗通全,最多他自己帮一下,也算仁至义尽了,不过林木就不同了,罗通全本身就是知道林木的,老爷子又对林木很看重,他倒是不介意回去向罗通全说说。
三人吃饱喝足,罗成海直接回家去了,乔斌凯则开着车送林木去了江淮酒店,为了不让白益民二人吃惊,到时候在杨百盛面前路出马脚,林木并没有带乔斌凯来见白益民,而是独自一人来到了白益民和谭云腾的房间。
白益民和谭云腾明显也是刚刚吃完饭,喝得红光满面,正坐在客厅看电视,看到林木进来,谭云腾笑着出声招呼:“小旭来了,吃饭的时候怎么没见你?”
“我也刚刚和朋友吃过,知道谭叔叔你们要谈生意,免得影响你们。”林木自顾的走到一边的沙发跟前坐下,笑着说道。
“你小子怎么整天在中江,这两天不用上班?”白益民明显喝得二麻二麻的,有些不太清醒,等到林木坐下,才翻着眼皮问道。
“我现在就在中江工作,过两天带您去看看。”林木笑着说道。
“你不在上河了?。”听说林木不在上河工作了,白益民当下眼睛圆睁,颇有一副家长的气势。
“已经来了中江十来天了,郭爷爷也知道。”见到白益民脸色不善,林木急忙搬出了郭海云。
“哼,你小子就给我瞎蹦跶吧,二十好几的人了,我看你到时候拿什么娶媳妇,亲家公最大的心愿可是看到老林家能有好几个大胖孙子”白益民冷哼道。
“呵呵,白叔叔的心愿我知道。”林木叹了一口气,这般说道。
“懒得理你。”白益民打了个酒嗝,哼了一声。
林木从白洁的口中得知白益民的酒量,此时不怎么清醒,也不理会白益民,而是向谭云腾说道:“谭叔叔,您考虑的怎么样了?”
“刚才在饭桌上已经谈妥了,明天签合同。”谭云腾说道。
“什么?”林木闻言一惊,声音也大了不少:“谈妥了,钱已经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