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班的学员收假也就是这几天,慈善基金会的事情必须尽快搞定,要不然等到学员们归队,所有事情不能步入正轨,一群人也只能闲着无所事事。
这一次林木回西平自然和上一次不一样只是打个来回,因此回到西平的当天,他就和彭山去了风云行家中拜访风云行。
风云行虽然不是西平人,不过一直住在西平,在长洲省的影响不小,慈善基金会的事情林木自然是想让风云行牵头的。
来到风云行家门口,摁响了门铃,房门打开,潘倩倩的声音就传了过来:“花心大萝卜,你怎么来了?”
听着潘倩倩的称呼,林木就是满头黑线,白了潘倩倩一眼,没好气的道:“我自然是来看望风老的,总不能是来看望你个小丫头的吧?”
“你……”潘倩倩气的银牙一磨,恶狠狠的向林木挥了挥手小拳头,这才让开了房门,放林木和彭山进去。
进了客厅,风云行正在客厅看保证,见到是林木来了,急忙站起身招呼道:“小林,怎么有空来我这里了?”
“来西平办点事,顺便来看看您来。”林木一边笑着,一边把手中提的礼物放在茶几上,一点也不见外的坐在了边上的沙发上。
“来了就来了,还带什么东西。”风云行笑着抱怨了一句,急忙向潘倩倩招呼道:“倩倩,还不给小林倒茶。”
潘倩倩白了林木一眼,这才不情愿的走到边上泡茶去了,风云行也笑着坐下,把刚才看的报纸随手放在边上。
风云行手中的报纸放下,林木随意的看了一眼,就被上面的一个标题吸引了,连忙随手拿了过来,看起了上面的消息。
看到林木拿起报纸仔细的看了起来,风云行淡淡一笑,也没有阻止,静静的看着林木。
林木拿着报纸,看的很认真,边上的彭山见状,也急忙凑了过去,只见上面一个非常显眼的标题:自古民间有高手,抗疫英雄的出处——民间医圣林贺年。
下面是详细的新闻,篇幅很大,先从林木的瘟疫事件说起,然后引出了林贺年这个隐藏在民间的医圣。
风云行等着林木看完新闻,这才笑道:“这是高老他们的意思,趁着你这一次瘟疫的事情,顺便推出了贺年兄的医案,如今贺年兄的医案已经开始在各大书店和网店销售了,非常的火爆,甚至不少中医大学决定把贺年兄的医案定为教材,贺年兄泉下有知,也会很开心的。”
林木轻轻放下报纸,深吸了一口气道:“高老他们有心了,我爷爷一辈子的愿望就是希望中医复兴,这本医案生前不为所知,死后能被世人接受和学习,他必然很高兴。”
说实话,看到这一则新闻,林木的情绪非常的激动,他自己知道自己的为人,从严格上说,他算不得一个合格的医生,之所以勤勤恳恳,多半也是为了爷爷林贺年。
如今林贺年的医案出版,再加上这一则新闻,林贺年这个民间医圣也会被世人所知,行医一生,不求扬名,名垂青史,总归也算是为了中医界做出了贡献。
风云行以前也认识林贺年,自然知道林贺年的为人和医术,听着林木的话,笑着点了点头道:“你爷爷这一生算是没白活,留下了一本医案。也教育出了一位杏林国手。”
风云行口中林贺年教育出的杏林国手,指的自然是林木,如今的林木,绝对是除却高学民等人风头最劲的杏林名家,是当之无愧的后起之秀。
最主要的是。林木如今才二十五岁,二十五岁的杏林国手,比起高学民等人这个意义要大的多,毫无疑问,未来数十年,林木这个杏林新秀。将成为华夏杏林界的领头羊,毫无争议的杏林界领袖。
要知道,一位国手的诞生,不仅仅表现在他能治疗多少疑难杂症,救治多少人,最主要的是这个影响力和号召力以及将来对中医界的贡献。
纵观高学民等人。哪个没有自己的论文和书籍,如今的林木还年轻,还没有出过一本中医方面的论文或者书籍,但是,不代表他以后不会有自己的风格和想法,不会有自己的著作。
中医从民国之后到新华夏成立,因为种种原因。很多经验失传,受到西医冲击严重,如今的中医界最稀缺的就是这样的中医领袖和大国手。
听着风云行的话,林木淡淡一笑,没有插言,不过对于林贺年的名字响彻杏林界,他还是非常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