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别了心事重重的巴戟天,郭老三和老二也决定上路了。
临行前,得到了希望,人生有了曙光的高公子自然是送上金银。并且告诉老三,自己也在准备行囊,不日也将出发,去极北之地寻找海狗。老三自然是一番鼓励。
离开嵊州,老三和老二一路往杭州而去。这时候的杭州,叫余杭郡,但也已经是江南繁华之地了。
过了嵊州,不到百里,两日路程,便是绍兴。到了绍兴,老三不由的要去游览一番。
可惜鲁迅先生还要一千多年后才出生,现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连影子都没有呢。
那么,老三只能去禹王山游览了。
禹王山相传是大禹的陵墓。相传大禹治水后,在会稽山大会天下诸侯,并且杀掉了来迟不恭的防风氏。而大禹死了之后,就葬在此处。
唐朝时,叫做禹王山,到了千年之后,这里就叫大禹陵了。
老三来到大禹陵,凭吊了一番,一边围着禹王山闲逛,一边给老二讲大禹治水的传说。当然,老三也不是正经人,主要讲的是大禹三年没回家,回家一看,孩子都一岁了的故事。听的这驴子目瞪口呆。
这禹王山,草木森森,山不高,但气势雄浑。老三一边给老二讲故事,一边思索,这大禹是神话传说呢,还是真有其人呢?
正想着,对面走来一个人。老三一看,吓了一跳,这位,相貌不凡啊。
只见这位,大脑袋,小眼睛,脑门尖尖,下巴宽阔,一张大嘴,五短身材。看起来酷似一只成了精的蛤蟆。
老三吓了一跳,越看是越像蛤蟆,关键是不仅外貌像,这气质也像啊。
不过,这世界上,奇人异相多了去了,老三也没放在心上,只当也是一位游客。
游览完大禹陵,回到城里,老三吃了绍兴最出名的臭豆腐,这玩意可真是臭啊,不过吃起来却真是香。作为贪嘴的驴,老二自然也没错过,强忍臭味,吃了一块,实在是接受不了这味道,只得干瞪眼看着郭老三吃。
郭老三一边吃,一边想,要是有点辣酱蘸着吃,那就完美了。
可是老三知道,辣椒的原产地是中美洲和南美洲,要等到16世纪,才能传入中国。但刚开始的时候,只是作为一种观赏植物。到了清朝的乾隆年间,中国人才开始实用辣椒。
在现阶段,唐朝人如果想吃辣,那么只能吃点茱萸了。也就是王维那首“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茱萸。
老三一边想,一边悔恨啊,倘若早知道这样,穿越之前,咋不喂老二一些辣椒呢。就像当初的玉米种子那样,该多好。
吃完了臭豆腐,老三意犹未尽,又去吃了绍兴最最出名的十碗头。
酒足饭饱,老三一看时间还早,索性安步当车,带着老二来到了鉴湖。这也是绍兴的著名景点啊。
湖边,有亭翼然,十来个穿着长衫的读书人摇着蒲葵扇在赏荷花,饮酒作诗。
这蒲葵扇就是我们小时候经常摇的蒲扇。老三看到这一幕,感觉非常别扭,印象中,翩翩佳公子的道具是折扇啊。这手持蒲葵扇的感觉,非常有违和感。
蒲葵扇这道具,和路边卖羊肉串的大叔,才是最佳搭配啊。
老三想,实在不行,你们弄把鹅毛扇也好啊。
难道折扇还没发明出来吗?嗯,那就让我发明吧。
不过,这蒲葵扇倒是有一个典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