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一章:惊人结果(2 / 2)

壹号卫 葛洛夫街兄弟 2314 字 2022-06-22

但在第四节,湖人经典的对球施压来了之后,他也没法轻巧写意了。上罚球线时,以手按膝:始终没休息,他也累了。

然后就是那一刻的到来:与科比对了一下膝,倒了。

然后:他进过道,拒绝回更衣室,和医生交流,手撑墙壁活动腿,然后返了回来。

这不是第一次。1970年总决赛第七场,威利斯·里德一瘸一拐穿过麦迪逊花园过道出场,走向张伯伦时,全场山呼海啸。“全场都狂野了!”这是当时纽约解说员喊给自己听的,他后来承认自己都听不见;2008年总决赛第一场,保罗·皮尔斯走出过道,花园又是山呼海啸。

于是有了布鲁克斯的倒地救球,有了姚明连续的罚球得分。斯台普斯球馆GET RED,一片赤壁红。三江面上,漫天彻地。所谓硬汉,不是用一套华丽追风剑把对手刺倒;而是眼角流着血依然微笑,是膝盖剧痛几乎站不住了依然站在那里张开双手,不动声色。也就是这样的人才有最鲜红的热血,能够掀起东风和大火的炽热红色。

对湖人的第一胜,是他生涯的真正巅峰。他受伤,倒下,回来,湖人三大内线和巅峰期的科比,就是挡不住他。

你得知道:2009年那个系列赛之前,大家公认:实际上是这两个人的舞台。

现在谈姚明还挺难的,因为过了这么几年,他的不足之处变得淡了,然后,转过头一看当今的联盟,中锋里歪瓜裂枣的,姚明的形象似乎又变得比之前更高大了些。

但总结来说,既然是说巅峰期,截取05-06至08-09的

先说进攻端,低位单打是姚明在巅峰时期的进攻方式。如果要说姚明最大的天赋的话,身高、下肢力量和手感(touch)无疑是最顶级的。巅峰时期的姚明在低位单兵顶防的情况下,是不可能被任何人守住的。左右直臂勾手(范围可到油漆区之外),左侧右侧翻身后的跳投,对于防守者来说,基本没有干扰到的可能,更何况姚明还是一个生涯83.3%命中率的罚球手。

但是,与之伴随的缺点,也不容忽视。

在我看来,

姚明的传球在优秀的中锋里是算不上出众,甚至只能说及格,在其巅峰期05-06到08-09,助攻率分别只有9.8%,12.3%,11.5%,10.0%(这个水平与尤因相仿)。与之对比,我们选取新生代的考辛斯,中生代的霍华德和马克加索尔,以及老头子辈儿的奥尼尔和邓肯(选择邓肯是因为他很多时候出现在中锋的位置上)。

在姚明的职业生涯早期和中期(rookie时期有不少有灵气的传球,后来就渐渐不见了),他都不擅长在post的位置向外传球,尤其是在遭到包夹的时候。后期在post往外的传球算是合格,但时机的把握还算不上优秀。上肢力量的不足是原因之一,另一点就是不受裁判待见,哎。在姚明巅峰期,他经历过两任主教练,一是小范(期间助攻率9.8%,12.3%),二是阿德尔曼(期间助攻率11.5%,10.0%),两位教练在对姚明的使用上其实异曲同工,这也是由姚明本身的技术特点决定的。

考辛斯,入行五年,助攻率分别为14.7   9.5   15.3   17.8    20.4。

霍华德,选取在07-08到11-12在魔术的巅峰时光,助攻率仅有6.1   7.3   8.7   6.8   9.8。所以他也不足以成为一直球队的进攻核心和枢纽,在魔术最好的时候,要仰仗特科格鲁的组织和分球。

马克加索尔,选取11-12至今的数据,助攻率为14.1   19.1   17.7   19.7。在进攻端他可以作为枢纽,但其单薄的个人攻击能力业限制了他进一步成为进攻核心(之前两年季后赛命中率39.9%)。

奥尼尔,选取其在湖人的八个赛季,助攻率平均为16.6。

邓肯,整个职业生涯助攻率16.5,其助攻率最低的一季为12.1。

以上两人不多谈,毫无疑问是当得上进攻核心这个称号的。

在今天看来,post up的球员之所以少了,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在单打的角度看,一个好的post up 球员会使你的单打战术非常有效率,但是从整个球队的角度看,straight post up 是最没有效率的进攻方式之一,因为其可预测性和其停滞性。与之相对的,由挡拆或是突破所带来的战术可能性就大得多,整个进攻也就流畅的多。

姚明在其巅峰的时候,速度不可谓不慢。纵然他的低位单打很有效率,但是他的速率使得整个球队的进攻非常的停滞以及非常好预测。很多时候,等到姚明落好位,再拿到球之后,时间通常只剩15秒左右,当一支球队在进攻时间只有15秒的时候才组织发起进攻,是很难得到投篮的。

最重要的一点,姚明在进攻端有非常明显的短板,即怕绕前和被包夹分球不到位(当然,队友水平不高,使得很多球队在面对火箭的时候都会大大方方放掉弱侧的球员来包夹姚明)。

最好的例子还是09年季后赛第一轮打开拓者,在第一场9投9中拿下24分之后,第二场和第三场遭遇绕前分别只有六中三和七中二,非常狼狈。但之后三场,找回感觉(毕竟要给球要靠全队啊),分别十四中七,十二中七,十六中八。

之所以举这个例子,就是说中锋这个位置本身有其局限性,因为他们不能自己拿球发动进攻,需要仰仗后卫或锋线把球送进去,才能继续进行进攻。而姚明限于自身的速度和要位能力,拿球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这点与鲨鱼和邓肯不太一样,首先,他俩在巅峰期都很灵活。第二,他俩低位单打也是谁都不怕的主儿。最重要的是,这两人要位都是一把好手,容易拿到球,并且容易在early shot clock拿到球。

姚明在进攻端是一名优秀的终结者,但却不是一个优秀的进攻发起点和进攻枢纽,这也是他无法成为一支争冠球队单独进攻核心的关键。

下面再说防守端。

由于身高臂长体积大,姚明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护框者。得益于篮球智商和厚实的身板儿,一对一的低位防守也值得称道,在低位想一对一硬吃姚明,压力山大。

另外,以姚明为防守核心的休斯顿一直在防守效率榜上名列前茅,05-06第七,06-07第三,07-08第二,08-09第五,不可谓不恐怖(注意其间换帅一次,小范换阿德尔曼,仍然没有影响防守效率,来源:)。

但是缺点也十分明显,就是一个字儿,慢。太慢了。特指巅峰期,菜鸟期还比较灵活。

在现代篮球里,防守端慢,就意味着一件事——防不出去,收不回来。基本上防挡拆,只能使用zone up(即站在油漆区顶端,一个人形成一个zone)。如下图所示,

这什么意思?就是一个人要面对两个人的进攻威胁。要防持球人的中距离,要担心做墙人的顺下或拉上。再加上火箭后卫们个顶个提款机的气场,姚明压力更大。

再看一下姚明季后赛的on/off数据,即一个球员在场与不在场,自己球队与对方球队数据的变化。

04-05打小牛

07-08打爵士

08-09打开拓者和湖人

03-04打湖人

注意看opponent ORtg那一栏,即对手的进攻效率。

以上每一次季后赛,姚明在场的时候,对方的进攻效率都要比姚明不在场的时候进攻效率要高,分别增加了15.1,6.4,1.2,6.2。这不得不说,是季后赛球队针对姚明做出的调整,使得姚明在防守端的缺点被大大的暴露了。

与之相比希伯特。

2010-2011

2011-2012

2012-2013

2013-2014

由上可见,希伯特所经历的四次季后赛,其中仅有一次,在场时比不在场时对手的进攻效率要更高,为1.7。剩余的三次,当他在场时,对手进攻效率分别减少了1.0,5.3,8.4。

最后总结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