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兰刑作为秦王朝总兵,率军镇守海域关,后来秦王朝灭亡了,他不思进取抵御异族,反而开关把欧诺族的军队放进来,结果秦王朝在海域关一役兵败,余兰刑自己也背上了背叛的千古骂名。
欧诺族的首长尔赤攻城之前给余兰刑写了一封威逼利诱的信,余兰刑看信之后犹豫不决,后来欧诺族的军队攻城,余兰刑见势头不妙,为了保命他便率军投降了。
余兰刑是秦王朝第一个投降的将军,所以欧诺族的首长尔赤自然要拿他做榜样。投降后的余兰刑得到首长尔赤的厚待,还把亲生女儿嫁给他,于是余兰刑被称为“秦额驸”。从此以后余兰刑便正式为欧诺族的军队效力,为了在新主子面前立功,余兰刑便屡次献出毒计,让秦王朝军队大受损失。
虽然在后来的战争中,秦王朝派出闻家军、兆家军两支主力军队进攻后,欧诺族的军队里最强大的铁骑也伤亡累累。甚至连欧诺族的将领也溃逃了,秦王朝的主力军还是很厉害的,这令欧诺族的首长尔大怒。
余兰刑为了帮欧诺族扳回败局,急中生智重金招募了秦王朝投降的士兵,让他们做内应攻击闻家军、兆家军,结果这两支大秦王朝最精锐的主力军,在余兰刑的谋划之下,直接惨败片甲不留。
然而就在这濒临存亡之际,同样是从永祺书院出来的学生,孟礼则在这危急关头,护着秦王朝的幼主杀出来一条血路。可以说,孟礼是一位人品与才华具佳的将领,他性格谦和,礼贤下士,从不居功自傲,体恤士卒,因此很得部下的拥戴。
也因为孟礼和余兰刑曾经是同窗,孟礼懂得余兰刑的内心以及用兵之道,在光道战役中,秦王朝的军队以逸待劳,且背水一战,士气高昂。而欧诺族的军队则是远征作战,鞍马劳顿。秦王朝集中了所有的精锐部队,一举击败欧诺族的十万大军。为兰桂王朝的兴建奠定了唯一的也是最重要的基础。
士气大败的欧诺族的军队把罪责推到余兰刑的身上,没多久,在欧诺族兵败如山倒的时候,余兰刑在乱战中被乱箭射死。
而秦王朝的幼主感激与孟礼的背水一战所做出的贡献,没有将罪责牵连到永祺书院上。也因为孟礼的相助,使得永祺书院在兰桂王朝有着极高的名誉。
而永祺书院为了表现对兰桂王朝的衷心,也为了抹去这个耻辱一般的存在,把锦布上余兰刑的名字用炭火烧去,并在之后每一届新学生入学的时候,都告诉他们这个故事,以警示后人。
“余兰刑这样的叛徒实在该千刀万剐也不为过!”姬泉帝的四儿子,也是今年入学的姬笙凌冷哼了一声,说着。
这句话,说出了在座所有人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