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生事(1 / 2)

春柳记 三千狸 1275 字 2022-06-23

而有小儿生病胃口不好什么的,也可以省些精神去想做些什么吃食安抚小儿,直接买一份肉饼哄了吃了,又美味又补养,还不用洗碗!所以这肉饼后来居上,主要是别人叫了家去,一天好的时候竟然可以卖到四五十份。

柳枝是个简单的小女子,眼界不高,想法不多,要求也不高。如今这样每天忙忙碌碌守着个小铺子,凭自己的努力经营得红红火火的,她已经心满意足。只等着她的男人回来就齐全了。

神奇的是柳枝从没想过靠李春大富大贵,相反她在努力认真的为自己和李春谋生,她不会让李春再出海,等他回来把铺子扩大一点,就足够忙活了。

柳枝早盘索过了,刨去开销费用,第一个月堪堪赚了一两银子,而第二月就净赚有六两银子呢!可见日子是有奔头的。万一小春哥这次回来还是两手空空也不打紧,勒紧裤袋忙上十年八年,也是能够还清那一万两的。

而七太太照顾她良多,光是送的张妈杏蕊两个就帮了她大忙了,一日得空她买了些精细白面并绵白糖,做了份点心送去给七太太。柳枝跟七太太聊了会天,打听打听男人那边的情况,并请教如何铜钱换银子。

七太太很是好心,跟她细说不同地方金、银、铜的差价,所以专门有人做这种生意。异地兑换金银,本金数量大的话赚到的差价也是很可观的。

柳枝尴尬笑着:“就五千文,想换个锭子。”

七太太也不笑她,说白家有人负责去专门兑换,把她这三瓜两枣顺便捎上就是。

七太太可真好。柳枝高高兴兴回去取钱。“你说,李春要知道他娘子在费心把拉的一两银子一两银子的赚,会是什么表情?”七太太感叹。

看这李小娘子虽然布衣木钗,但精神极好,面色红润精神饱满,声音也响亮,显然日子过得顺心、有趣,而且有盼头。陪着婆婆的大奶奶幽幽道:“我是羡慕李娘子的。”

李娘子青春年少,颜色正好,因而简妆淡容,可她头上那支簪子识货的才认得出是蜜迦南。蜜迦南如窑变,可遇不可求,白家行走南洋这么多年只收过两次,都进了上。其中有一截高达七寸,内造精雕细琢成一座山子奉献给当时的太后祝寿,白家就那一次得了皇家封赏,特许出海。

现在这一支蜜迦南戴在一个卖饭食给码头工人的小娘子头上,看着都觉得眼睛疼。李春当时说,这是最好的东西啊,那当然留给小枝。

白家的老爷少爷隔得山高水远,说来都是为家族尽力,可男人们身边理所应当有姬妾侍奉,女人就只能在深宅大院里日复一日的等。每天也只操心梳什么样的发型,吃什么样的菜式,可是把头发梳得再新奇又有什么用,没人看。

像李娘子一样双手磨出茧但是她能靠自己过得有滋有味,也是值得的啊。

目前就只咸鱼柳枝想不出怎么做,靠海的谁家没几条咸鱼呢,大都都是在白饭上蒸了吃。鱼这东西很费油,不然就做得极腥,所以柳枝从不单做鱼来卖,自己偶尔吃吃还可以。

这天饭煮多了,柳枝突然想起小时候自己给李春送吃的,就把白饭捏成饭团包了菜给他送去。她试着捏饭团,把咸鱼干蒸松软了捣碎,包在里面,咸津津的很是入口。这样的饭团也是一文钱一个,很适合忙的人,揣了就走,边走边吃,又不会有汤汤水水弄得做事的人肮脏。

生意红火,每天都是弄得忙到午后柳枝他们几个才有空坐下来歇歇吃中饭。这天还剩几个饭团,柳枝在火上细细的烤了,吃起来又是一番风味。

小虾叫道:“这样更好吃,东家,咱们这么卖三文也有人抢着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