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沆瀣一气(2 / 2)

盼回眸 招摇之 1136 字 2022-06-23

临平自身懦弱,又出身寒门。

担不起这样的重任。

所以,士族间,从来是身份内的婚姻,讲究门当户对,婚宦不失类。

只听张婴又说道:“常山王次子宇文海,尚未有婚配,与临平年岁相当,又素来与杨家交好,你可以让杨国舅托冰人去凑成这桩婚事。”

“你倒是打听得清楚,”

杨太后一双凤眼似笑非笑地望着张婴,“就为了不让七郎娶临平,连临平的婚事,你都开始费心帮忙了。”

然而,并没有一口否决。

张婴心里稍安,没有反对,那么就是默认。

果然又听杨太后道:“不过让临平嫁去常山王府,确实比张家好,宗室与外戚自来连成一片,至少,有孤在一日,临平不会遭王府嫌弃。”

这话,张婴聪明地没有接,微微笑了笑。

杨太后看着只觉得堵心,索性撇开眼,来个眼不见为净。

张婴伸手,长臂一挥,揽着她的腰,把人搂入怀里,低头细声哄道:“珍娘,这次当是我欠你一回,往后你从其它事上找补回来,好不好?”

“你欠我的还少嘛?”杨太后嘴里咕哝了一句,再不甘心,也只能作罢。

这几年的相处,她算是明白过来,孩子就是张婴的逆鳞。

除此外,其余的事情,都可以商量,唯独孩子的事上,没的商量。

她不想和张婴吵架,更不想,因此和他离心离德。

所以,只能适当选择退让。

次日一早,她当着张婴的面,吩咐杨中侍派人去国舅府,请大兄杨盛晌午来宫里一趟。

待到早朝过后,杨太后回宫,左右无旁人,不由问起杨中侍的看法。

杨中侍笑着回道:“奴婢觉得,对临平县主来说,嫁入常山王府,总比嫁入张家好。”既然都派人去了国舅府,可见杨太后心里已经有了决定。

这个时候,无论他说什么都改变不了结果,还不如顺着杨太后的想法去说。

当是卖张婴一个人情。

“新平也太不争气了。”杨太后感叹一句,又想起大娘子杨昭容软弱的性格,不由对大嫂秦氏埋怨一通,“都是秦三花那个祸害误了新平。”

杨中侍低头瞧着自己的履尖,犹豫了片刻,开口提醒道:“娘娘,秦娘子敕封诰命的拟诏,还压在尚书省。”今日他派人去国舅府传话,国舅杨盛问起了这事。

自杨二郎死后不久,杨国舅不仅接回了二娘杨昭华,还为妻子秦氏请封了诰命。

当时杨太后想着补偿杨府,一口就答应了,只是中书省草拟诏书后,递给尚书省审阅,正巧赶上张婴接替彭城王宇文浩的尚书令一职。

张婴直接把拟诏搁置下来,迟迟没有传交给门下省。

所以,秦娘子这封诰命敕封的诏书,一直没能够发出去。

经杨中侍这么一提,杨太后记起这事,厌恶道:“临平的婚事上,要是不出错子,少不得,赏她一个诰命。”单为那个混不吝的大嫂,她真不想给。

只是看几个侄儿侄女的颜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