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宇文赞发现,他和杨昭训成亲后,杨太后依然紧紧抓着权力不放后,这段浓情蜜意,也就烟消云散,随之付与东流水,一去不复返。
一并的,还有宇文赞伪装出来的那份乖觉听话,大约只一年左右的时间,宇文赞又恢复了桀骜不训的故态,可是他始终没能摆脱杨太后的控制。
“表兄很好,对我也很好,前段时间,他还和姑母提,把我们的婚期提前,可是姑母没同意,”大约是从小就知道要嫁给宇文赞,因此,提起来时,杨昭训没有一丝羞涩与半点不好意思,反而抱怨起杨太后来,“姑母不同意就罢了,她竟然把那个萧贱人生的儿子抱到了弘德殿里,和九郎一起抚养,差点没把我气死。”
“姑母养着皇长子,那将来我和表兄成亲了,生的孩子,难不成要让那个庶孽压在头上。”一说起这个,杨昭训就很生气,可是她怎么向杨太后抗议都无用,她每每在弘德殿里看到那个胖小子,只觉得碍眼得紧。
张曦问道:“九郎?是你二叔家的那个孩子?”她隐约记得,杨昭训之前在信里和她提过这件事。
“对呀,就是二叔的小儿子,那小子会长,长得比我还像姑母,二婶在灵山汤池行宫里生下他,姑母瞧了一眼就很喜欢那小子,把他接到身边亲自抚养,那小子自从跟着姑母进了宫后,就再也没有出过宫了。”
“这个月二十三满周岁,姑母已经提前开始替他张罗周岁宴了。”
说到这,杨昭训又带着艳羡的语气道:“看得我都眼热。”
“有什么可眼热的,以前你跟我争就罢了,谁让咱们俩差不多大,他才周岁,一个奶娃娃,你也好意思和他争宠?”
话音未落,杨昭训先急了,急吼吼地对张曦喂了一声,“张十六,你说清楚,谁和你争了,你别空口诬陷人。”
“是不是诬陷你,问问秋桂和杨中侍就知道了,我可没忘记,你小时候推我的那几把,三岁以前的事你不记得了,但三岁以后,总还记得吧,有一回像头蛮牛一般撞向我,让我手触了气,你总有印象吧。”
一听张曦说得这样清楚,杨昭训就有点心虚,毕竟小时候,她总觉得张曦特别的讨厌,每回进宫都能夺去姑母的关注,越想,杨昭训的底气越不足,呵呵笑了两声,然后道:“好了,好了,都是过去的事了,咱们不提了,不提了。”
跟着张曦上了永乐楼二楼的厅堂,杨昭训转移话题,问起张曦怎么会和顾家二郎退亲的事来,“你知不知道,你们当时定亲时,惊掉了洛京一大批人的眼珠子,这回的退亲,同样,又让许多人掉了眼珠子。”
“前段日子,幸好你不在洛京,不然得让唾沫星子淹死了,怎么感觉你们定亲和退亲都跟儿戏一般。”
不得不说,杨昭训无意间的一句话,倒真相了。
张曦心里苦笑,可不就是儿戏。
她当初也的确想得太儿戏。
要不是,当初她执着于那具身体,那张脸,或许就不会有这么一出了,要是坚定一点,阿顾就不会有事,直到净空出了事,直到她找不到她的阿顾了。
她才发现,原来,相比于那具身体和那张脸,她更在意,阿顾那个人。
可惜,已经晚了。
张曦和杨昭训并没有坐太久,俩人简单说了下这分别一年彼此间所发生的一些事情,就准备离开,毕竟李常侍还在花厅那边坐着。
在那一辈子里,张曦大抵从来没有想过,有朝一日,她能和杨昭训这般亲密起来,坐在一起,无话不谈,甚至连净空,她都能够和她说。
红的宫墙,黄的瓦当,巍巍峨峨,高高耸立的宫城,曾经于是她很熟悉的存在,而如今,望着眼前的一切,她只觉得陌生得紧,跟着李常侍跨进左掖门的那道门槛,坐上肩舆,前去弘德殿。
抵达弘德殿时,在门口处,看到了一幕,是她两辈子加起来,都不曾见过的。
大殿里,杨太后正扶着一个小郎在练习走路,走路的木头架子,好像还是她小时候,那会子急着练习走路所用的,杨太后望着那个小郎的眼神,饱含着慈爱与宠溺。
看到这一幕,张曦终于能理解杨昭训为什么怨气会那么大了。
这么一对比,可不就显得杨昭训这个侄女失宠了。
“给娘娘请安。”
“给姑母请安。”
张曦和杨昭训走进大殿内,朝着杨太后行了礼。
“你们来了。”杨太后转头看了她们俩一眼,又打量了张曦一番,“清妃好像长高了不少,不过人也太瘦了点,跟竹竿子似的。”
“她这是抽条,光长个,不长肉,我还想这样呢。”杨昭训插嘴道,还特意哀怨地伸手摸了摸自己腰间的肉,自今年开始,她已经不长个,专往横的方向长了。
“阿……阿姐。”杨太后手中的小郎蹬着腿,朝着杨昭训兴奋地挥着手,咧开嘴,口水哧溜就淌了出来,杨太后忙不迭地用巾帕替他拭去。
杨昭训看着他白白胖胖的萌样,手痒地想伸手捏捏他肥嘟嘟的脸蛋,又想起之前有过一次,遭到姑母的喝斥,才堪堪忍住。
杨九郎目光注意到张曦时,之前并没有见过,因此不像面对杨昭训时,见到熟悉的人表现得很兴奋,对上陌生的面孔,乌黑的眼珠子里,有丝疑惑,依恋地往杨太后怀里缩了缩,歪着脑袋打量了下张曦,直到杨太后对他说,“阿九,这也是阿姐。”
“阿姐,也是……阿姐?”杨九郎重复了一遍,他现在人小,还不能说一句完整的话,只能两个字两个字的说,而且有些话的意思,也不明白,更多是无意识地重复。
躲在杨太后怀里,咧着嘴,冲着张曦一笑,露出几颗小米牙来,喊了声,“阿姐。”
“阿九长得可爱。”张曦赞了一句,这么近的距离,仔细一看,杨昭训的话,倒是真的,杨家这位九郎,眉眼间简直像极了杨太后,跟模子印出来似的。
难怪杨太后这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