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斗胆,请大王三思而后行!”
群臣闻言,亦是后知后觉,震惊的跪伏在地。
他们可不敢让嬴政亲身犯险。
边关所在,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两国之间矛盾摩擦不断。
李彻虽然已经叛出赵国。
可戍边十数载,双方之间积累的矛盾,绝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平复的。
万一李彻突然发难,秦国何以为继?
嬴政身为一国之主,关乎到秦国稳定,绝不能有丝毫损伤。
“大王三思啊!”
李斯深深拜倒,恭声乞求。
众臣尽皆跪求嬴政。
显而易见,在他们看来,前往边关实为不智。
“....”
看着下方众人,嬴政始终神色淡然。
即便这些人以死相谏。
对于他而言,是否亲自前往边关,并非是问题的关键。
想他嬴政,自幼便为赵国质子,生死受制于人,历经百般磨难,方才脱困,重回秦国。
自秦国内忧外患之际,方才13岁的他,继任王位。
此后,他费尽心力,于朝堂内外斡旋,先是平定长信侯嫪毐的叛乱,之后又除掉权臣吕不韦,逐步开始独揽大权。
其中种种,不可谓是不艰辛。
但正是因为如此,让他身怀雄谋大略,且极有主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秦国在他的主持下,国力鼎盛,兵强马壮,有气吞天下之势。
现如今,李彻邀请他于边关议事。
如果连这点胆识都没有,他嬴政又何谈扫灭诸国,一统天下?
这不是去不去的问题,而是敢不敢!
当然他也不是无脑之人。
此次出行边关,他自是会做好万全准备,不会拿自己的性命,拿整个秦国的存亡开玩笑。
“尔等所言有理。”
定了定神,嬴政淡然颔首。
“呼!”
李斯等群臣见此,松了口气。
可紧接着,他们却见嬴政语气一转,沉声说道:
“但此次边关一行,寡人必须去!”
“大王不可啊....”
李斯连忙还想再劝。
“寡人心意已决!”
可嬴政却是大手一挥,不容置喙道:
“尔等担忧不无道理,此次前往边关,寡人会调集黑领军随行,随身有蒙恬将军护持。”
此言一出,群臣无言以对。
他们很清楚,嬴政向来是说一不二,从不改变自己的决定。
更何况,有蒙恬将军带兵随行,安全有所保障。
就连李斯也稍稍松了口气。
黑龙军,乃是秦国最强兵种,悍勇无双,在诸国中也是凶名赫赫。
又有蒙恬亲自率领,黑龙军定能护嬴政无碍。
不过黑龙军主力,如今已经深入赵国,准备拦截四国联军。
嬴政此次出行,能调集的黑龙军,最多只有三万。
这样看的话,还是有些不保险啊。
“想必大王还有其他手段!难不成是黑冰台?!”
李斯等人猜测想到。
嬴政能将秦国发展至今,位列诸国强国之列,绝非鲁莽无知之人。
也就是说,此行边关,他早已做好万全准备。
除了黑龙军随行,暗地里,肯定还有更多的后手,只不过他们不知道罢了。
就比如说黑冰台。
那除了是情报组织,还是杀手组织,专为秦国王室服务。
当初嬴政肃清朝政,可没少了黑冰台的帮助。
众臣不敢揣测嬴政想法,齐声拜道:
“还请大王万事以安全为先!”
“这是自然。”
嬴政神色淡然,无喜无悲。
看着下方的李斯,他眼底闪过一抹异色。
“寡人离开这段时日,丞相,便由你代寡人处理政务,大小事宜,皆由你全权处理。”
嬴政意味深长的说道:
“你可且莫让寡人失望啊!”
“是,多谢大王信任,微臣惶恐,定不负所望!”
李斯身体一震,深深拜倒。
很快,百官退去。
在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时候,嬴政悄然离开咸阳,随行的还有蒙恬以及三万黑龙军。
而在暗地里,黑冰台全力运转,提前为嬴政探路。
所行之处,诸国奸细全部被铲除。
连带着一些贪官污吏,也被直接打杀,并将之犯罪证据公之于众。
秦国也因此小小乱了一阵子。
但很快,李斯得知此事,猜到可能是嬴政所为,直接全权压下。
此乃后话,暂且不提。
当嬴政悄然前往边关之时。
远在边关城内,李彻亦是在做着准备。
初至边关城当夜。
东厂之人来报,秦国派出黑龙军,进入赵国境内阻拦联军。
“始皇,嬴政!我越来越期待和你的相见了!”
嘴角勾起,李彻眼中闪烁精光。
四国联军将至,他虽然打残了李牧,可还有三十万敌人虎视眈眈。
齐、燕、楚三国也不是吃素的。
更不用说,赵偃得知李牧兵败,肯定会派出更多人对付他。
单凭三千铁浮屠,可守不住光陵三城。
至于秦国的黑龙军?
做人要靠自己,李彻可不会把希望,寄托在别人的身。
了解过边关城的情况,有青龙军坐镇,安全无忧。
毫不犹豫的,李彻直接令吕布和陈芝虎,率领各自手下军队回返光陵。
好钢要用在刀刃!
飞熊军和大雪龙骑,可不是用来看的,战斗才是他们真正的归宿。
当夜,陈芝虎和吕布直接离开。
而李彻和一众老部下,战后重逢,自是一番庆祝。
此事暂且不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