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贾琏并妹妹迎春就在史氏这边安顿下来。贾琏同贾珠一处,贾珠现拜在国子监一位先生处读书,明年就要正式进学,而贾琏这几年只在家塾厮混,学问很不扎实,史氏有意令贾珠带带他。迎春则跟元春一处,元春自小便懂事体贴,只因家里只有个哥哥,暂无比她小的弟妹可以照顾,如今来了这么个妹妹,她更事事想在前面,比奶娘丫头更周到些,只是迎春方一岁,话也不会说,人也看着木木呆呆的,元春怎么逗她也不笑,颇觉无趣,只盼着母亲赶紧生下个弟弟来,让她过一过“长姐如母”的瘾。
这日她看过迎春便往史氏房里来,正巧有人来报,说是姑奶奶明日要回来,史氏高兴,便命人赏了送信的婆子。见元春过来,笑道:“舍得离开你妹妹,来陪我这老太太了?”
“太太再取笑我,我可不依了,”元春便挨着史氏坐了,问道:“姑姑明日回来吗?林姑父来不来?”
旁边丫头凑趣道:“姑奶奶回娘家,姑爷必定是要跟着的,听往日里给姑奶奶送东西的人回来说,姑爷待咱们姑奶奶是极好的,平时日只要不上朝,就时时陪着姑奶奶读书写字,现在是年节,姑爷正放假呢,怎么舍得离开姑奶奶一天?”
说得史氏更是高兴,对元春道:“明儿你姑父来了,叫你父亲带着珠哥儿和琏哥儿一起过来,你姑父可是圣上钦点的探花,学问自不必说,便是平日里说话行事,也教他们兄弟好好学学呢。”
元春道:“我看书上说,虽探花名次上不比状元、榜眼,但条件可更苛刻呢,不单人品、学问要好,还要年纪轻,样貌好呢,只可惜读书人多有苦读十几乃至几十年都不中的,有那真中了三甲的,年纪也都不小了,像林姑父这样年轻的探花可是不多见呢。”
又叹气道:“只可怜我是女儿家,不能应考举世,要不然,我也不差的。我只盼着哥哥们好生努力,将来咱们家也出个年轻的探花郎。”
史氏笑道:“借咱们大姐儿吉言,他们弟兄们,但凡有一个真出息的,我也知足了。”
次日刚用过早饭,外面便报贾敏并姑爷林如海到了,夫妻二人拜见过史氏,林如海便被贾政让到外书房,并侯在那里的贾珠,贾琏一道谈论些诗赋文章。贾赫借口前些日子累着了,并未过来。
那贾敏原是兄妹三人中最小的,最得父母宠爱,又是两府同辈中唯一的女孩儿,自小娇养尊贵,她又生的明媚鲜妍,在闺阁姊妹中也并不相让的。如今嫁了个如意郎君,正是春风得意好时候,虽因长嫂去世,不好太过招摇,那衣饰钗环,仍是精美无比,举止行为,比闺中更多一份情致。
她如今方出嫁,母女姑嫂彼此都想念,史氏并王氏细细问过她婚后情状,知她过的如意,也就都放心了。叙过家常,贾敏道:“如今家里有事,亲戚们都不大走动,二嫂身子不方便,我也不敢随便邀你们,待明年,再请母亲和嫂嫂去家里玩。”
又问元春道:“过了年,大姐儿也是大姑娘了,才我带来的东西里,有一个盒子是专门给你的,等回头找出来让人送到你屋子里去,都是姑娘们用的东西,到时候你出门跟姐妹们玩的时候好使。”
元春欢喜道:“谢谢姑姑,我听母亲说,姑姑未嫁时,是各府小姐里面领衔的,姑姑会的,可要好好教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