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氏微微颔首,给她解释道,“你瞧宴席桌分了三拨,第一拨是你父亲与你祖父在朝中比较要好的同僚大臣,有的带了家眷,有的则是孤身前来,中间第二波是黄家本族的亲友,有的在朝为官,有的则是在京都从了商。”
大瑞不是重农抑商的吗?
王氏似乎知道她的疑问,浅笑道,“先帝同你祖父都主张’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享天年‘,是故你祖父便也鼓励一些有天赋的族中人从商。”
“另外一拨则是受过你祖父点拨过的学生,不过今日能来的也倒是只有这么几位了。”
确实只因国丧在即,黄瑜的寿宴也不能大办,是故有些人只得放下贺礼便回了。而沈彧,他的姨母可是当今的沈淑妃,一般人就算有三个脑袋,也不敢得罪沈淑妃将沈彧告发出去。
正此时,园南一角传来一阵极重的咳嗽,对于这咳嗽声,林菀儿是再熟悉不过了,几息之间,却见黄粱在几个侍婢的搀扶之下身着紫色礼服款款而来。
远远的,林菀儿看到黄粱此刻佝偻着腰,腰间还别着林菀儿赠予的他的那个香囊,颧骨突出的脸上带着一个极为幸福的笑容。
待到黄粱在仆人的帮助之下于首席站定,坐席上的贵客们都站起了身,黄粱朝坐席上的贵客们拱手笑道,“今日黄某大寿,多谢各位赏脸前来替黄某贺寿,陛下贤德治理,大瑞国运昌盛,黄某人今日亲眼得见实属欣慰之至!”
贵客们纷纷附和着,林菀儿却是笑笑,这样冠冕堂皇的话她可是怎样都说不出来的。
却不知怎么的,黄瑜也起身讲了几句,意思大概亦是一些歌功颂德的话,随后便有些指了指身后的那片桃林,道,“这片多子林乃是某亲手所植,虽比不上在座各位的贺礼贵重,但亦是一道风景,待来年结了果子,届时各位还要同黄某在林间畅饮才是。”
在外人看来黄瑜的礼显得有些小家子气了,但在宴席之上大多都是好友亲朋,开心才是最主要。看着黄瑜脸上的笑意,林菀儿倒是一愣,她从未见过如此的黄瑜,在黄粱面前仿若是个孩子。不由的,林菀儿的嘴边也泛起了一丝笑容。
黄逸作为长房长孙,随即亦是站了起来,“孩儿自知比不过叔父的贺礼,只是一本诗集罢了,还望祖父寿比南山高!”自从丁忧在家便酷爱逛书市,他奉上的寿礼便是一本他从书市中买回来的诗集。
突然席间有一句话惊起,”这可是《湘诗》?“
黄逸笑着朝那句话的来源回道,“正是。”
林菀儿朝那看去,却见那人是个大腹便便的中年郎君,身着一身皂色外袍,但看那材质却是极上成的,大瑞规定“胥吏以青,庶人以白,屠商以皂,士卒以黄。”,所以眼前说话的便是黄家氏族中在京都从商的黄家人。
“那是黄家本家庶出的五堂叔,只因在仕途上无望,又对经商感兴趣,便来了京都。”王氏的声音如蚊音般传入她的耳朵中,林菀儿听后,亦是点了点头。
(. =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书趣阁_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