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最后机会(1 / 2)

“王昭远,你可愿意领兵前往剑门增援?”孟昶只得点名问道。

王昭远是蜀国的大将,出身将门,年轻时也曾建立功勋,只是多年未有大战,他也跟孟昶一般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锋芒。

此时被点名,只得硬着头皮走到殿中跪倒,“臣愿领兵前往,誓死守住剑门。”虽是如此说,可却听的出来不情不愿。

邾邪鈗辰斜睨一眼孟昶,不无嘲讽的说:“如今需要的是振奋士气,蜀国百姓也不想国破家亡。如果能御驾亲征必定能大震军威,得到举国上下的支持。民心稳固,地势相助,宋军再强也不易轻易攻破。皇上可愿意?”

孟昶顿时听的一脸惊吓,慌乱的说道:“朕……多年未曾舞刀弄枪......就连骑马也几乎忘记了。如何亲征?”

丞相李昊最会逢迎圣心,急忙附和说:“皇上可不能亲征。国不可一日无君。皇上不在朝中,朝事无人做主,万万不能。”

孟昶急忙点头,满眼的赞许。

“那就太子代替皇上亲征。振奋士气,如果太子和王昭远能上下一心,领兵得当,抵挡宋军还有一线希望。可如果你二人不齐心,不抱着拼死护国的决心,那天罗神仙也救不了蜀国。”邾邪鈗辰冷冷的说。

孟昶急忙附和着说:“对,那就皇儿,你替父皇亲征。一定要坚守剑门。”

一向低调的太子孟玄喆是孟昶和张太华所生之子,刚出生时两人还年轻,也还恩爱,孟昶当即便将这个刚出生的长子立为太子。

可后来张太华离奇薨世,孟昶便越来越不待见他。

本来早有了废黜太子的想法,只因徐慧妃一直没有产下皇嗣,也就一直未施行。

而孟玄喆无人管教,素不习武,骄奢淫逸惯了,如今听到让自己出征,心中惊惧。

但一想众多皇子本就竞争激烈,太子之位若不是朝中老臣支持,早已岌岌可危。此次是难得的出头机会,若是拒绝恐怕父皇更有废黜自己的借口。

何况剑门派驻了蜀国重兵,又有大将军王昭远一同前往,若是此战胜了,也可巩固太子之位。

孟玄喆想到这些,年轻人的血气方刚,从未经历过磨炼,不知道什么是残酷的战场,大步走上前跪倒。

豪迈的说道:“儿臣愿带兵出征,增援剑门,誓死据守剑门。”

“好!”孟昶激动的站起来,“皇儿果然有朕当天的风采魄力。不愧为蜀国太子。哈哈哈……”

孟玄喆这么多年第一次受到父皇的称赞和肯定,心中激动兴奋,差点感激涕零。

殿中众人看到已经商议好了出征人选,其余人也都松了口气,众人又开始兴奋的商议起出征的具体事宜来。

一个个积极进言,一副忧国忧民的姿态。

邾邪鈗辰看着一帮君臣的嘴脸,实在厌烦,便不再理会这些人,自行走出了大殿。

玄武和朱雀跟在后面。

玄武忍不住问道:“公子,派太子和王昭远去,真能抵挡的住宋军吗?”

邾邪鈗辰看着远方的天空,天上的云飘忽不定,变幻无穷,一会聚拢一会分散,远处看去还是偌大的云层,到了近前却又分成了数片。

就像这无定的乱世,分分合合,大鱼吃小鱼,谁又一定说得准?

眼中神色莫测高深,又带着遗憾和惋惜。

蜀国,经营多年,这块肥田为他提供了许多所需,本想着养肥了只待时机一到便可收割,可未曾想人算不如天算。

自己现在身份所限吃不了蜀国,有许多无奈。

时机是最关键的,若是再给他一些时日便不会拱手让人。

可如今只有眼睁睁看着宋国一日日做大,自己养肥的猪就要被别人宰割,再要夺回来可不知道要花费多大的代价。

他闭上眼,心情很是烦躁,“蜀国已无人可派。这是最后的机会。成与不成,就看他们自己。”

从正阳殿回来,他便一直在书房。

朱雀端了精致的饭菜进来,也几乎未动。

面前一个沙盘,他静静的看了许久,心中却在推演宋军此次攻蜀的整个过程。

根据这次宋军的速度和战略,发现宋军对蜀国的兵力部署、山川形势,了如指掌。否则不可能如此神速又安排得当的部署。

莫非蜀国出了尖细?又或是赵匡胤早已派人到蜀国打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