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不紧不慢地过着。
萧天语和每日上午去学堂,每隔三天,云之智会在下学后去忠王府教她拳法。
云含之的生活回到了离开锦都前的状态,每日早早起床以练字的名义写话本。由于她已经定亲,年后便不去学堂了。
她本以为可以抓住这段时间白天好好看话本,她低估了晓琴劝她学绣花的决心。
推脱了许久,被晓琴劝到了绣驾前。
“小姐,你这拿针的姿势不对。”晓琴看着云含之心不在焉的,忍不住出声提醒,扎到她自己就不好了。
云含之索性将针一放,她不耐烦地喊道:“不学了不学了。”
“小姐不行啊,要有始有终。你马上就要成亲了,一点都不会实在是不行。”晓琴苦口婆心劝道。
“有什么不行的。”云含之回答,“多请几个绣娘就是了。再说了,绣楼里的绣品多的是,想要什么样的买什么样的,何苦还要自己绣。”
“里衣肚兜总得自己绣吧。”晓琴道,“绣楼里可没有这个卖。”
“不是还有你吗?”云含之看了晓琴一眼,“你这绣艺突飞猛进的,正好让你施展才华。”
“小姐,不是奴婢不愿意给你绣。万一奴婢有个什么事情耽搁了,你可怎么办啊?”晓琴忧心忡忡道。
“这绣花实在是太麻烦了!”云含之感叹。
“小姐,你不要怕,这一点一点做就好了,不难的……”说着晓琴自告奋勇给云含之演示起来。
云含之看着晓琴行针如流云流水,她心中啧啧称奇。
晓琴学习绣艺不到一年时间,如今就到了这个程度,她自认为是比不了了。
她曾经替晓琴分析过原因,有以下三点。
其一,大概晓琴对于绣花一道有天赋。
其二,因为有大嫂和文婶这两位高手的指导,晓琴少走了不少弯路。
其三,晓琴学得顺利,这加深了她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
三个因素共同作用,晓琴绣得越来越好,绣得越好她兴致越高,兴致越高会越愿意学习。如此循环往复,绣艺越来越高。
云含之觉得,她自己就是那种在绣花上没有天分的人。
既然没有天分,就算是她用上再多的时间也成不了高手。既然她不想成为高手,也不能成为高手,不如将精力花在真正有兴趣的地方,比如看话本。
将这些道理又想了一遍之后,云含之还是默默叹了一口气。
不光晓琴不听她的理由,这一次娘亲竟然也不赞同她。
即使她坐在了绣架前,心思也在别处。
比如她的心思在话本上,在西山上,在北境的庄园里。
晓琴见云含之眼中的光亮了又熄,熄了又亮,猜测云含之大概是在天人交战。
她实在是不理解小姐,绣花明明是一件十分有意思的事情,她为什么就是提不起兴致来呢?
“小姐……”晓琴打断了云含之的思绪。
离成亲的日子越来越近,小姐要是连针都不会拿,嫁人之后被人看到肯定是要说闲话的。
云含之听到晓琴的声音,认命地坐回到绣架前。罢了,既然躲不过,好歹做个样子应付一下。
云含之重新拿起了针。
晓琴见到她的动作后眼前一亮,她惊喜道:“小姐你会拿针了?”
云含之叹了一口气,闷闷道:“要是再不学会,怕你会寝食难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