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道理说,每次科举都要好几场,层层递进,最后殿试选拔前三甲。可是,这一回大单于一来就提出和亲,皇帝有些心急,直接省略了几个步骤,在初试复试过的名单里挑选了百来人一同进入最后的殿试。
这……似乎过于儿戏,不仅把选举的程序说改就改了,还改了选举的方式。这次科举,不再分文武,而是在文试武试里选出佼佼者,一起殿试。文的也要参加武试,武的也要参加文试。
咳咳,重点在于这一次殿试名额的确定,还要求年纪和相貌,家世和门第……
皇帝,你还能更任性一点吗!你真的是在选状元而不是在找女婿?好吧,人家度云说了,这是“不拘一格降人才”!
所谓“天下英雄,如我彀中。”天下是皇帝的家,一切取舍衡量,也都由皇帝这位家主说了算。
当日,一百青年才俊,各个英姿勃发,风流倜傥,文韬武略,气度不凡。浩浩荡荡站立在阙门之外的圣恩台,蔚为壮观。
皇帝和大司马同乘八宝金尊天子座驾而来,二十四匹黑色骏马步伐划一,神俊不凡。前后八百禁卫军开道,三百内卫拥簇,整个队伍铠甲鲜亮,旌旗猎猎,威风凛凛。
目睹整个皇帝仪仗,大单于眸星闪亮,目光灼灼:大汉的富足和奢靡怎能不引人垂涎。
“陛下福寿无极,万岁万岁万万岁。”在场的除了大单于行半礼,众人皆三呼万岁,行叩拜大礼。
一同接受跪拜的,除了皇帝,还有大司马董贤。大单于不由再一次抬眸看去,哪怕已经经历过第一次见面的震撼,仍旧如此叫他惊艳,国色天香,风流俊伟都不足以形容此人之姿容,当真是有如神袛一般的存在。
大单于站起身来,适时的恭维皇帝,道:“大司马如此年轻而又才华横溢,真如神仙临世,降福于我大汉天朝,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皇帝对此十分受用,看向度云的眼光更加有情义,对大单于也更加和颜悦色。
“我大汉人才济济,好男儿多的是,朕担保一定能帮公主寻到一位如意郎君。”
大单于躬身:“多谢皇帝陛下为娜姿费心,孤涂相信一切都有天神保佑,娜姿的姻缘必能在大汉天朝的土地上开花结果,一生幸福。”
看台上,皇帝和大单于相谈甚欢,看台之下,百名士子奋笔疾书。
今日第一场比文,论题是由度云早就拟好的。陛下一到,就已经颁布下去,一人一桌,百名才俊挥毫畅言。现场监考的,除了丞相孔光,大司徒乇启山,还有匈奴公主娜姿。
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章想要分出个好坏来很容易,但是要找出谁最好却很难,许多人都只能用各有千秋,不相上下来形容。
好在这一次的科举不走寻常路,主考孔光不必为排名次的事伤脑筋,因为,这次最终的话语权在娜姿公主。
而皇帝特令,公主只需要分出喜欢和不喜欢两种。这就简单多了,娜姿只需要把刚才监考巡视时看不顺眼的全部帕斯掉就行了。至于文章嘛,谁有耐心一篇一篇去看。
第二轮就是武试,进入武试的人一下子锐减到三十人。
这……哪里还是什么科举,简直寒透天下士子的心,孔光气的直接称病,不再参与。
可是皇帝却玩的不亦乐乎,每次科举都是一样刻板的东西,无趣至极,哪有这次好玩啊。
自己作死,别人是劝不住的,有劝得住的人,可那人沉默晦深,不言一语。
唉,能怎么办,皇帝高兴就好,只求胡闹只此一次,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