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陈年往事(2 / 2)

似乎回忆起了往事,老村长的面色透着一股落寞,却是摇着头唉声叹气不愿提起只字片言,楚念体贴的没有将自己心头的疑问问出口,便见老村长的脚步在一处破旧的矮木房前停下,此刻这矮木房中正透着几分淡淡的烛光,老村长脚步在门口停顿了一会儿,便摇摇晃晃的朝着木门走去,明修先一步将木门打开,楚念则是搀扶着老村长一头走入屋中。

这屋子里头得到摆设极为简朴,也只有一方木桌,三两长条凳,一个木床摆在墙角,炭盆在床底下,床上是叠的整整齐齐的被褥,屋子里头还残存着一股几乎消散的檀香味儿,角落里是一个瞧着年代十分久远的香炉,似乎经常被人擦拭,烛火攒动中,这香炉上还隐隐透着几丝微亮。

明修目光停在那早看起来十分古旧却透着一番贵气的香炉之上停顿了一瞬,便收回了目光,这档口,老村长将拐杖放在一边,慢吞吞的走到桌子前头,桌子上摆着一个被洗刷的十分干净的白瓷茶壶,三两茶盏,茶壶显得十分典雅,上头浅蓝色的印花格外灵动。

楚念皱眉的档口,老者已经端着茶盏走到一旁一个柜子上头,“草民家贫,只剩下一些陈年的龙井,还望二位大人莫要见怪才是。”

话音落下,明修微微摇了摇头,“不必拘束,随意就好。”

待那陈年龙井的茶香渐渐掩盖了残存的檀香,老村长才在楚念的搀扶下坐了下来,楚念伸手将三个空着的茶盏倒满,放一盏在明修面前,又放了一盏在老村长的面前。

老村长盯着眼前的茶盏,若有所思,茶盏升起的雾气氤氲之中,老村长的眸子里似乎闪着几分泪光。

“虽说草民只在大凉待到了二十五岁,可到底大凉才是草民的根,算起来,如今,草民也有三十五年没有踏入过大凉的土地了。”

楚念抬眸与明修对视了一眼,便见明修目光沉溺的看着老村长,“当年可是发生了什么事?为何不能回大凉?”

这话音落下,便见老村长抬头看向明修,“都是过去得到事儿了,太子殿下不必介怀……对了,现在是当年哪位皇子即位了?”

注意到老村长面前的茶盏不知道什么时候见了底,楚念细心的将老村长的茶盏满上,便见明修目光微闪,道:“父皇是皇长子。”

“哦,是明乾殿下啊……当年草民还有幸见过明乾殿下一面,那当真是个善良细心的人,当时我还想,倘若是明乾殿下即位,大凉一定能国泰民安——太子殿下的眉眼与明乾殿下也是极为相似的,都是如此俊朗又心善,大凉如今有福了啊……”

瞧见老村长貌似感叹的模样,楚念微微皱了皱眉头,便见老村长继续道:“如今我们远在西楚边界隐居多年,还不知道这么多年过去,大凉变成什么样儿了,当年王贵妃……”

楚念从容不迫的端起茶盏送入口中,“现在是太后娘娘了。”

“哦,太后。”老村长眸中有恨意一闪而过,虽隐晦,但依旧被注意力都放在他身上的楚念二人捕捉到,明修细心的撇过头假装没有看见,楚念则是意味深长的望着老村长,似乎在等待着老村长继续说下去。

果不其然,沉默了片刻,老村长便开口道:“眼下草民年纪大了,时日无多,倒也不怕冒昧,殿下若是听着不舒服,草民也得说。”

明修目光微闪,“村长但说无妨。”

“倘若……倘若明乾殿下不是太后所出,大凉定然国泰民安,可眼下这倒是个无法改变的事实了,如今明乾殿下已然登上皇位,太后那等野心勃勃之辈,万不可叫她占了半分权益才是。”

老村长抬眸,诚恳的看着明修,明修一双狭长的眸子中有微光闪过:“老村长都知道了什么?”

望见明修似乎当真没有生气的神色,老村长依旧犹豫了一会儿,半晌,才长舒了一口气道:“也罢,也罢,这么多年过去了,若是有些事情再不说,可就彻底来不及了。”

这话音落下,楚念与明修再次对视,皆是从对方眸中看出一抹了然之色。

便见老村长开口道:“当年,我李家在朝中也算得上一名门望族,只可惜,后来遭遇了那等变故,李家一朝落寞,为了活命,我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