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原氏的密辛(2 / 2)

明月入怀多少事 靡二 1645 字 2022-06-26

“事关皇家颜面,不得外泄,以疾病突发外宣吧!”

“那莲木庵的人?”

“行窃宫闱,杖毙!”

挥退连烬派来的内侍,玉子衿琴兴顷散,她袖手静坐看紫檀沉香弥漫其袖,身在高烛彩光照耀中的蕴藉男子。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道理玉子衿是懂的,可骨子里的她并不信奉这天地君亲师之纲常行道,在她看来,宁贵人有罪却不至死,只因为托身宫闱触犯皇家,寻常官僚人家只处以杖责驱逐的罪过却让她搭上一尸两命,实在有伤天和。她这样想并不是因为妇人之仁,私行不谨,**后宫之罪乃大非小,如连烬所说她势必是要做出惩处,可她不会挥手杀戮。深究原因,事情的根源是因为深宫寂寞,君恩凉薄。

酿成者,她与他。

“怎么停了?”原倚风正凝神细读一本书册,听琴瑟忽止而抬首,香雾廖散在他含笑低柔的颜面,暖如羊脂珍玉雕就的冠贵,圣如月中谪仙方有的独世风华。

玉子衿笑而不答,随手拿起原倚风放在琴边的一本传记翻着,她知道说不说原倚风都不会在意分毫。

紫耀宫城里的女人,大多数怀着美好情愿进宫服侍这位少有清名才逸容绝的温润帝王,妃子们在花一般的年纪进宫,直至红浥散尽娇蕊不复的那一刻也没得天子回首,匆匆一顾。有些即便在后宫有了地位,也可恨是因为阅历而荣升,流年偷换走她们韶华的时候,再想起那少女柔思,她们只哀息:“君心天地,他却只纳一人。”

“懿珑贵妃怎么在死后二十多年才得太祖追封?”不经意翻到原朝后妃列传,玉子衿盯着那零零数字发出与连烬同样的疑问。

原倚风沉默,明亮的眼光转淡,嘴角浅笑化为讥嘲,半晌他看着掌中书册一声叹息。

玉子衿没有发现他的变化,左右翻着传记,又拿起琴案上散落的一本原朝公主传记翻着,“说来太祖一生膝下十二子,却只有懿珑贵妃一人生下皇女,凭太祖对懿珑之情,定会将公主奉为明珠,只可惜公主早夭。”

原倚风没有答话。

一直没有等到回话,玉子衿诧异抬头,那人只将掌中书翻开一页递到她的手中。

《原书卷七韶烈公主列传》。

韶烈公主,太祖幼弟江北王原沨晰与王妃独女,建元三年生王战死,妃殉,公主流离民间,建元十七年返朝,入宫养于太祖膝下太祖视若珍宝,宠越诸子,加国公主位。

不喜红妆爱剑戟,不歇绣阁枕金戈阵前斩奸将,金殿戮贰臣攻武岳,剑饮杀父仇敌满门血收云泽、定蓬壑、倾筠岚仗剑四指,群雄失色,飒爽绝姿,倾城于世

这是原朝初年最烈火雄风璀璨明辉的女子,她的无双光芒于狼烟滚滚中放射,万世流芳令人敬畏。

这是打下了原朝半壁江山的女子,这如画帝业于她纤细肩臂秀手指尖巧灵缔造。

翻到最后一页——太宗天佑元年,薨。

这也是一个红颜薄命的女子。

清黄史册,字里行间玉子衿读出说不出的酸涩,很久她才想起原倚风并没有回答她的问题,步摇流苏一个颤曳,她蓦地抬头。

太祖无女,视韶烈为己出,那和懿珑何干?

看着她疑问的双眼,原倚风冷淡一笑,“太祖姑且算是尽了为父之责吧!”

玉子衿脸色微变,“那懿珑贵妃”

“死于太祖之手。”

美瞳一窒,很久后又道:“何以明珠暗换?”

“江北王。”

那是原氏的密辛,终原一朝只有少数人知,因为这个皇朝如历朝一样,在建立之初就沾染了无数人的鲜血,甚至比历朝还带着许多令人难以想象的龌蹉腌臜。

原倚风闭眼,数百年时光横流过目,他仿佛能看到那个倾国女子执剑剜下心口烙入血肉的莲花印记,剑挑那血肉恨啸:“我于修罗疆野成你原氏天下,他日你原氏子孙必也丧命绝寰他族铁蹄,尔原末世,覆在己手,流红漂橹,血莲无依!”

玉阶金门,她翱翔在天凌霄而去,天际洒下的血雨是她心头汩汩。

二十余年家国,她永绝原氏。

玉子衿没有再问,柔软的掌心盖在原倚风捂着胸口的手背上,那之下血莲灼灼,于暗金衣带下遮掩住古老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