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大喜之日(2 / 2)

都市小夫妻 刺唐 1545 字 2022-06-27

(十三)回门宴

张刚心里可没李小灿这么迷糊,他认为是李小灿的父母太抠抠索索,不地道。

第二天一早,累了一天还在迷迷糊糊的李小灿听到一阵“噔、噔、噔”上楼的声音,楼上只住着他俩。李小灿一个鲤鱼打挺,坐起来。李小灿知道张家是婆婆当家,婆媳关系向来难处,为了让以后的生活幸福,所以必须处理好与婆婆的关系。李小灿连忙巴拉两下头发,抹一把脸,打开门,正看见张妈端着两碗蛋花汤送上来。其实李小灿并不习惯空腹喝那甜腻腻的汤,但想到婆婆的这份辛苦,于是也立马笑容灿烂地亲热地说:“妈,这么早起来啊,还做了汤送上楼”

张妈听着这亲热劲儿,也和颜悦色:“别饿着啦,宝宝要吃点有营养的,楼下的客人还在,你妈有让你带东西来吗?”

李小灿懵了:“什么东西?我不知道。”

“那算了,按习俗,要给客人吃从娘家带来的零食和甜点,还有亲戚一人一双鞋。”之前和李妈接触过的婆婆脸垮了下来。

李小灿飞速地在脑子里搜寻着,想着妈妈给自己交代了什么,突然想到嫁妆有两只大红箱子。她跑进去,不管还在呼呼大睡的张刚,从床底拉出来箱子,一打开,满满一箱的鞋子和零食。李小灿松了一口气:“办了,我妈跟我说过,我忘记了”,却并未见婆婆的脸色好转:“这鞋多少钱?一双不会超过40元吧,这么便宜的鞋,估计都没人要呢。”

小灿心里直埋怨妈妈,好歹给女儿撑撑场面,你女儿可是要在这个家生活一辈子的,这娘家的面子不给足,我这个新媳妇的腰板挺不直。只得陪笑道:“我也不知道多少钱,不过看起来很暖和,因为挺厚的,反正总比拖鞋强吧。”又叫起张刚抬到楼下,给众亲友分发。

回到楼上,李小灿怔怔的坐在新房里。崭新的梳妆台上一对龙凤烛还在燃烧,家具都是新的,珍珠白的新椅子,象牙白的有着红色小碎花的衣橱,一切都是新的,彰显着新生活的开始。但她不曾想到,结婚,可真的不像领证那么简单。不是两个人的事情,而是两个家庭的结合。婚后第一天一睁开眼就面临着两家大人的互相扯皮,她头都大了,幸好婆婆还不知道彩礼的事,否则又会是一场狂风暴雨。她也不知道这件事情能瞒多久。

张刚因为彩礼的事烦闷不已,他本来计划68000的彩礼带回来后,还信用卡,还债,还月月必来的比大姨妈还准的车贷和房贷。这凭空少的两三万,他一时不知道从哪里补,于是故意在李小灿面前有一句没一句的提。

李小灿认为自己从大学毕业到现在,从来没有主动找父母要过钱,当年大学都是勤工俭学挣的生活费,这毕业几年了,结婚还要开口要钱,这事儿她做不来,于是干脆闭口不谈,两人之间的气氛没有新婚燕尔的甜蜜,反而倒像是结婚许久在冷战的夫妻。

熬到了第三日,按照当地的风俗,李小灿娘家要来六个或者是十个亲戚到张家来探望,看看女儿今后生活的家,也算是双方亲戚认个门方便以后走动。

李小灿一早就起来穿上新衣服,化了个妆,打扫卫生。张刚却懒懒散散的躺在床上不起来。张刚从一开始不被李家人接受,再加上办酒席的各种不愉快,于是对李家的态度明显怠慢起来。

李小灿无可奈何地看了一眼张刚,自己下楼迎接娘家的亲戚。

鞭炮声响,一阵热闹,娘家的亲戚都来了。屋前屋后的走走转转,点头私语。吃过饭后,爸爸悄悄把小灿拉到一边,塞给她一个大红包:“这是看望你的,女儿,你以后脾气得改改,多忍让,要相夫教子,女孩子必须家庭为重,你要做好张刚背后的支柱,协助他的事业。他家还行,婆婆挺能干的,提亲、操办婚事都是你婆婆。你要多孝敬一下公婆。”李爸爸语重心长的一番话,让李小灿心生感动。一一应允下来之后,收了红包又进了门。

婆婆瞧见父女出去,估摸红包已经给了,这会儿李小灿回来,也把李小灿拉到一边:“把红包打开,数数,按照礼节加倍还过去。”

李小灿觉得这钱送过来送过去,何必呢?这么多的繁文缛节,都是跟钱挂钩的。送礼要偷偷摸摸在一边送,回礼也要偷偷摸摸在一边回,实在是弄不懂这套风俗,但又不得不乖乖点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