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先生不瞒林靖,道,“这事,说来我亦是百思不得其解。如今着人去京城打听,一时也没信儿。阿青你素来多智,依你看呢?”以往,何先生还有些把林靖视为后生晚辈的意思,但,自从林靖指挥了一场泉州城保卫战,哪怕林靖屁个战功没得,何先生如今却是将林靖视为平辈论交的。
林靖长眉微蹙,“这件事,委实蹊跷的紧。如果说江南抗倭没有成效,朝廷派钦差过来,还算合情合理。咱们刚刚大胜,钦差这时过来,看什么呢?”
何先生轻声一句,“你觉着,有没有可能是看这果子是不是熟了?是不是,当摘了?”
何先生怀疑有人见江南抗倭局势不错来摘果子,只是,林靖道,“可孔家是一家子文官,他家,并没有武官出身的族人。如果是姻亲眷族,那就没什么意义了,毕竟,总督大人与孔家一向关系不划。”
“不是孔家,”何先生道,“谢家呢?”
“谢孔一向不睦,孔国公是主派战,今江南情势大好,孔国公便是豁出命,也不会让谢家摘了这果子的。”林靖果断道。
“那么,还有一家。”何先生轻声道,“不知阿青你有没有听说过,林国公,林家?”
在何先生提及林家时,林靖的瞳仁有一瞬间的收缩,好在,他控制神色的本事一流,便是何先生也没察出林靖的异常。林靖顿了片刻,方道,“先生是说,先林太后的母族,林国公府。”
“对。”何先生能与林靖提及京城局势,便未将林靖视作外人,何先生道,“林国公府,林家,林国公,林翊。”
“先生怎么会想到林家,听说林国公一向是在朝为官的。林家虽为武将门阀之家,但昔年林老公爷身死边州,林国公守孝后起复,便再未有执掌兵事了。”林靖面不改色道。
“阿青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何先生道,“林家一直是武将门阀,先林老公爷之妹,便是先仁皇帝的皇后,也就是后来的林太后。先德皇帝登基时,因年岁尚小,一直是林太后掌政。这位娘娘,颇具才干,只可惜过逝太早。林娘娘过身之后,德皇帝身后诸子夭折,德皇帝崩天后,因缘际会,从旁支过继了今上。如今的孔太后,说来还是先林娘娘的儿媳。而且,今上能登帝位,与孔家,与林家,都有莫大关系。所以,今上登基后,林家备受重用。不瞒阿青你,先时浙闽一体抗倭的主张,最先,便是林公爷提出的。其实,林公爷初时提的是,苏、浙、闽,一体御倭。由此可见这位林公爷的见识不凡,而这位林公爷,并非没有领兵的经验,先德皇帝在位时,林公爷便曾率大军,平襄阳匪乱。林公爷深受今上信重,总督大人之位,别人不见得接得下来,但,如果换了这位林公爷,定能接得下来。”
听着何先生的分析,林靖的心情渐渐的平静下来,他轻声道,“这几年,咱们这里抗倭形势大好,这个时候,不论谁要谋总督大人之位,都会留下官场骂名。依大人您说的,林公爷若是个极具见识之人,他焉会行此下作手段。”
“阿青觉着,不是林公爷?”
“不是。”林靖道,“先生若是不信,我倒是有一法可证。”
“何法?”
林靖附在何先生耳际,轻声言语几句,何先生脸色微变,轻斥,“你这胆子也太大了些。”
林靖淡淡一笑,“我说这话,先生现下可能不大信。可这位钦差大人,昨儿就与我们将军暗示,他家里小妾一十八房,他家老母今年八十整寿,他家老父八十冥诞。此等贪得无厌之人,这一遭江南‘看’下来,若不把他喂饱,待他回京,怕是要我们好看了。”
“你这胆子啊……”何先生摇头感叹,当真是一代新人换旧人哪。
林靖道,“我这话,也只与先生说,先生若是能忍,您便只管忍着。若是忍不了,与我说一声就是。”
作者有话要说:ps:第三更~~~~~还是白天记忆力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