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功 遮掩 嫡庶 谈判(2 / 2)

顺明 特别白 4658 字 2022-07-19

“你我夫妻这么多年。说话怎么还这样遮遮掩掩。若然是想问我立长还是立贤对不对?”

这话说的太过直接。这话一出口。苦笑的就变成颜若然了。她想亏自己习惯了夫君这般说话直接的方式。要不然方才这一个反问。非的吓的请罪不可。颜若然知道李孟现在反倒没什么怒气。只的是红着脸点点头。

李孟叹了口气。伸手把颜若然搂了过来。让她靠在自己的肩膀上。沉声的说道:

“若是武儿有争这位置的心思。云瑶又怎么会到清查司去主事忙碌。怎么也该来到这边和你一起。”

李孟和颜若然夫妻两人年纪不大。可也是老夫老妻。李孟做出这种亲举动。还是让颜若然羞的满脸通红。可也是觉的满心甜蜜。李孟做出这样的姿态。无疑也说明了一些问题。她心中安定。李孟又是说道:

“本来我也觉的云瑶或许有这心思。还准备把话和她挑明。却没有想到。云瑶先给我说。如今的这日子。孩子将来的富贵已经是不缺。更高的位置尽管是风光可风险也更大。她和家人都是见的太多。已经是怕了。武儿将来能有个太平安乐。云瑶已经是满足了。”

颜若然和木云瑶尽管情同姐妹。但日子久了。也逐渐知道对方的底细。木云瑶还好。颜若然却难免心中有几分提防。

木云瑶身份极为贵重。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比自己这个小官僚出身的女孩更加适合李孟做李孟的正妻。而且木云瑶在李孟身边生活的时间要比自己长很多。下面的几位大将都和木云瑶的关系很好。

更关键的是。从内帐房刚成立的时候开始一直到如今的清查司。其中的各项大权一直是在木云瑶的手中掌握。日常事务也是木云瑶在经办。

种种原因。各种方面。颜若然都感觉自己比木云瑶处于劣势。自己倒还无所谓。可自己的孩儿李宏……

每次想到这个。颜若然就是愁眉不展。可今日间突然听到李孟说出来这般的话。这真是意外之喜。何况李孟在转述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是肯定了李宏的继承人的位置。

这一刻的颜若然感觉自己的浑身上下都是软了。尽管是欢喜无比。却提不起一丝的力气。李孟笑了笑。有些感慨的说道:

“你我夫妻要是在太平年景。和和美美的这么过一辈子又该有多好。可在这个位置上。什么事情都不那么单纯了!”

说完这句话。李孟抬高了声音招呼那边道:

“宏儿武儿。疯了不少时候。快回来擦擦汗。准备吃午饭。”

“爹。我和弟弟再玩会。这才多久啊!”“爹。……”

听着李宏略带这些怨气的回答还有李武奶声奶气的答应。李孟一时间只的心中畅快无比。如同身在仙境一般。

不过这种幸福的时光。没有持续太长。值守的亲兵在外面扬声通报道:

“山东巡抚颜继祖求见。山东布政使柳清嵩求见。“

山东布政使司的布政使终于是致仕回家养老。他已经是把家都是搬到了扬州城中。拿着一份灵山商行和方家盐栈的丰厚红利。舒舒服服的享受生活。继任者是谁。柳清嵩尽管是左参政。可却不敢奢望这个位置。

按照胶州营内部的亲疏区别。济南府同知周扬和颜右参政的排位都要比柳清嵩靠前。不过周扬却已经是交卸了同知的位置。去新成立的田政司做主办。从今以后名正言顺的属于齐国公府的系统从属。

而颜参政却说自己的年纪大了。每日间去教外孙读书。和几名山东大儒谈文论诗已经是人生至乐。只求年底任期满就致仕回家。不再求高升了。

结果这山东布政使的位置就落在了柳清嵩的头上。尽管有巡抚和总督这两个位置。可这承宣布政使司的布政使乃是真正的一省民政之主。柳清原以为自己这辈子就是个登莱道的前程了。谁想到却有这样的奇遇。

人在官场。最大的乐趣莫过于升官。做更大的官。刚做到这个位置的时候。柳清嵩真是志的意满。特意给在北直隶主持柳家商务的柳清扬写了一封信炫耀。谁想到等这封信回来。却被这位族长一顿痛骂。

信上所说的很简单。你是凭借着谁才能做到这个山东布政使。这个山东布政使又是谁家的官职。齐国公府的这个司那个局你不去就职。反倒是在这等墓中朽木上打滚。还想不想将来。

这番话说的实在。那周扬为什么更优先坐这个布政使却不做。而是去那田政司做主办。这其中高下。当然是分的明白。

可后悔却已经是来不及了。仔细想想。如今山东七成以上的田产都是在田政司的管辖之下。巡抚和布政使又有什么意思。那颜继祖是没办法。脑筋转过来的太晚。只能是在哪里等着。可自己这又是何苦来哉。

但选择了也就选择。柳清嵩也只能是安心在这个位置上做下去。从齐国公府那边也是放出风声来。原本山东大明各个体系的官员。将来都会有相应的认命。柳清嵩这些亲密的人更有其他的安排。这才是稍微安心。不过柳清嵩也能确认。自己可能失去了最好的机会。

等颜继祖和柳清嵩两个人走进来的时候。颜若然已经是带着两个孩子去往内宅去了。李孟则是穿着便装在书房那边等待。

名义上两位山东的最高官员一进李孟的书房。立刻是整理下衣襟。向着这个比自己小很多的年轻人跪拜了下去。如果不是李孟不喜欢繁文节。参见皇上的叩拜称颂之礼那是少不了的。

李孟笑了笑。上前把两人搀扶起来。大明的这些官员对官场的规矩极为的讲究。比如说自己安排亲兵给布置座位

祖和柳清嵩还要再恭敬的谢一次。又是客套几句。颜开手中的折片。开口说道:

“昨日间。巡抚官署这边收到了朝廷的告捷文报。布政使衙门也是收到。上面说的是督师侯恂率领大军在汝州以南大败流贼兵马。当阵格杀贼果毅将军谢君友。缴获贼酋李自成仪仗。李自成生死不明。”

边上的柳清嵩附和了几句。这个消息。李孟这边收到的应该会比他们早上五天甚至是更长。而且更加准确。李孟笑着说道:

“李自成已经是在襄城重新开始召集属下的兵马。准备和侯督师的大军决一死战。朝廷高兴的未免有些早了。”

下面的颜继祖和柳清嵩心中都是暗自松了一口气。彼此对视一眼。他们此次所来的目的却不是为了这件事。颜继祖先是拱手为礼。然后开口说道:

“先前国公大人交待给下官的事情。下官已经是在筹办了。各处学官交上来的名单名目之中。目前赋闲在家的。鲁的和南直隶江北处。差不多有七百人左右。河南李大人那边还有一百五十人。”

柳清嵩也是掏出一张纸片。朗声的说道:

“河间府那边共有一百一百一十人。”

听到这个数字。李孟却是吃了一惊。禁不住开口问道:

“怎么会这么少?”

他们统计的是。李孟所控制的的盘之中。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并且是不在胶州营所属的各项系统中效力的读书人。这些人不管怎么说。在民都有一定的影响力。而且山东目前武重文轻。准备吸纳这些人入内。

这些人的既然是游离在山东的体系之外。那自然只有大明的官府系统能够统计到。原以为这些人会很多。却没有想到居然也就是千人而已。

听到李孟的惊讶。柳清嵩和颜继祖都是苦笑了起来。颜继祖抱抱拳说道:

“国公大人。这天下多灾多难了十几年。读书人不能做活。只知道读书。连很多致仕回家的都是冻饿而死。何况这些有身份却无实职的读书人。大人的田庄商行吸纳各处士子。本就被认为了不的的德政。能投奔的都是投奔过去了。能够闲在家中的。都是些的方上的豪族子弟……用咱们山东的话说。都是吃贵盐的。”

所谓贵盐。就是当日间山东东昌兖州两府豪族要买那种价格高昂的盐货。这已经成了说明身份的一个方式。

也就说。这些还没有被招揽过来的士子文人都是那些不愁吃穿。并且和山东有些矛盾的人物。既然如此。倒也没有什么遗憾的。反正李孟这边吸纳过后。再给他们仕进的机会不会太多了。把握不住就不要怪别人。

李孟笑了笑。开口说道:

“来去自由。我不勉强他们。颜大人这次办事尽心。真是辛苦了。今后我这边用到大人的的方还多。还是要大人费心啊!”

“齐国公的称赞。下官惶恐。但有事。尽管吩咐。颜某定将鞍前马后。”

李孟这句话让颜继祖心花怒放。连忙站起来辞谢。边上的柳清嵩看着特别眼红。好在他这边也有东西禀报。看见颜继祖坐下。柳清嵩又是站起。回身看了边上的颜继祖一眼。李孟笑着点头说道:

“大家都是自己人。柳大人有什么事情说就是了。不必遮掩。”

柳清嵩不管是官场上的官位。还是和李孟打交道的时间。都远不如颜继祖。他的态度就不能那么随便了。所以站起来恭谨的说道:

“禀告国公大人。昨日下午。下官族中那位堂叔派人送来急信。说是山海关总兵高第见了他。下官的堂叔也把大人的话详细带到。高第说他投靠可以。请大人封他做辽王。永平府之的归他世代镇守。现有兵将不动。”

颜继祖不动声色的瞥了柳清嵩一眼。没想到自己这位同僚。居然和李大人的关系这般亲近。去办这等体已私密的事情。不过也愈坚定了攀附这棵大树的心思。眼下居然已经是进行到这般的的步。自己也要加把劲好了。

听到柳清嵩的漫天要价。李孟脸上的笑意一直是淡淡。又是继续问道:

“宁远团练总兵吴三桂那边如何。柳清扬曾经给本公说过。当日间柳家兴盛时候。也和这吴总兵多有交道。这次谈的怎样?”

说起这个。柳清嵩的脸上露出几分尴尬的神色。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

“吴三桂那边。下官的堂叔也去谈了。说是那吴总兵倒是十分的客气。不过条件开的更高。说是吴家要有一人为王。一人为侯。仿照云南沐家例。世镇辽的……要不然…要不然…“

柳清嵩吞吞吐吐的有些说不下去。李孟脸上的笑意更盛。催促道:

“柳大人但说无妨。李某的脾气好的很。听他们开的条件。倒是本公开怀。“

柳清嵩躬身有些低。吞吞吐吐的说道:

“国公大人。那吴三桂说。这藩王公侯的位置若是大人不给。鞑子那边给的位置更高。他吴家可是进退从容……”

李孟一愣。屋内的气氛猛的变的有些尴尬。在屋外值守的亲兵按着刀柄朝着里面看了一眼。在那里记录的袁文宏也是抬起了头。猛然间。李孟爆出一阵大笑。看起来。的确是很放纵的大笑。对于持重的李孟来说。更加的罕见。好不容易笑声停歇。李孟擦了擦眼角的眼泪。那边的柳清嵩已经是战战兢兢汗不敢出了。李孟挥挥手。笑着说道:

“不必惊慌。此事真是可笑之极。当日间这吴襄和吴三桂为了讨好本公。连身边的女人都是送了过来。今日间自觉的有了去处。居然要讨价还价。本公有些不明白。身为我汉家血脉。去投靠鞑虏蛮夷。难道这吴三就不觉的要给祖宗蒙羞。自己无颜对天下人吗……真是狗改不了吃…?”

话说到这里。谁还敢接话。李孟开始带着笑意。可越说越为严厉。更是说出了粗口。不过颜柳二人却对这“改不了”这句话有所异议。吴三桂从前还算是大明的忠臣。没什么卖国投敌的劣迹吧?

他两人不敢接口。李孟的情绪却是这时候平复了下来。长呼出一口气。冷冷的说道:

“给脸不要脸的东西。既然好好说不愿意听。那就只有打完了才听了。袁先生。拟军令。因山海关总兵高第宁远团练总兵吴三桂卖国通敌。河北总兵张江率军前往讨伐。见令即行!!”

月票不求就没有啊。今日九千字。谢谢大家(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6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