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越南是一个狭长的地带,一直以来它想夺取一个战略纵身,在原本的历史上,越南是在大理灭亡后,出兵占领特磨道南部的,由此使得越南现代地国土、北部地区非常宽大,而南部只是一个狭长的走廊。
赵兴出兵大理,在他将大理国臣全部俘虏之后,整个大理呈现出一种权力争锋时代,这种权力争锋也影响到特磨道统治,此时,在越南北部占统治地位的陈族禁不住诱惑,出兵抢占了特磨道一部,希望借着与赵兴的亲戚关系造成既成事实。
而广西军方知道赵兴曾与交趾共同瓜分占婆,估计交趾与赵兴的关系,再加上广西确实没有多少兵力,他们就将这一“入侵”推脱了,上报给赵兴,等待赵兴的答复。
赵兴扫了一眼屋中各人的表情,又好气又好笑地问:“诸位,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谁重要?”
万俟咏回避了赵兴的目光,在他想来,什么利益都比不上自己雇主的利益,如果赵兴愿意妥协,他会想出大把地理由拖延这事的处理。
帅范一拍桌,脸红脖粗的吼道:“当然,毋庸置疑,国事当先!”
赵兴笑了,他慢悠悠的说:“一直以来,我都想插手越南,金兰城只是一只脚,现在看来我该伸出一只手----命令:梅州知州兼广东南路转运司并案主管帅范,统领广东大将军进入广西,击退交趾军队。”
帅范站起身来,一敲胸膛行了个军礼,神情呆板的大声问:“请问,我的战线截止点在哪里?”
赵兴爽快的回答:“有可能的话,我希望你推进到越南王都之下----大宋曾经在元丰年间归还交趾北方五省,这次,你最低目标是夺回北方五省,当然,如果你占了更多的便宜,我只会祝贺你。”
帅范又敲了一下胸膛,一言不发地转过身去,以军人地步伐昂首走出大厅。身后,万俟咏低声嘟囔:“大人。陈夫人还在金兰,这事是否要知会一下陈夫人?”
赵兴一晃脑袋:“交趾人出兵的事,并没有通知我,我们也无需通知交趾人。赶紧派快船过去,接回陈夫人。”
万俟咏马上补充:“还要向金兰增兵,防止交趾人趁机……”
赵兴拍着桌笑了:“无妨,交趾人若是向金兰出兵,那他就是两线作战,而我们就从北方攻入----沿着湄公河顺流而下。直接抵达他地王都……那座城市叫什么,我记得我曾经给他们取过一个名字,叫做河内。靠河的城市。对于我强大的水军来说,是不设防的城市……具体地战略让帅范操心去,我们接着议。”
接下来的议题是“海事新闻报”的筹办问题,腊月初十,孙琮带着被俘的大理臣刚刚抵达杭州,第一期海事新闻报浓重发行了。这份报纸里头版是赵兴发布的大理战报,整个大理之战的详细战果事无巨细的呈现在大家面前。紧跟着是孙琮的奏章。这份奏章还没有上报给朝廷,但已经预先刊登在《海事新闻报》上。
孙琮的奏章了,首先提到了一个概念,叫“国民荣誉”,他在游览大理地时候,首先观察到了大理宋商,以及大理归化士对身为大宋人的自豪感。这次战争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以“国民安危”的名义发动地。战争过后,让每一个旅居在大理的宋人感到极度自豪……
孙琮还谈到了金钟大厦,谈到他站在山脚下。仰望落日下的金钟大厦所感觉到的极度自豪感,在这篇文章里,他第一次谈到赵兴的观点----文化,也是一种战争武器。
接下来,孙琮谈到他游览那座玉石砌成的大理王都羊苴咩城,他谈到当他走上大理石铺成的玉石大道时赵兴所说地话---从此以后,它是我大宋的梦幻之城。
孙琮在文章中将那座玉石打造的梦幻之城描述的非常美好,此后,大宋的旅游业正式诞生。赵兴修好宽广的马路后。有了旅游业诞生的基础,许多文人士慕名赶往广州。在广州或乘坐马车,或乘坐水上交通船,赶往象林郡亲身感受那座梦幻之城地美丽。
赵兴所办的第一期海事新闻报,除了战报与孙琮游记外,还有一份“百将谱”,里面刊登了大理战事有功的一百名大将,这些大将还用“铁线画法”----也就是漫画地线条勾勒法,描绘出将领的头像,详细介绍这些将领的籍贯与功绩,这些大将中,有超过七成的属于广西夷人,这一下,掀起了广西夷人的从军热,新归属的象林郡少数民族也跟风作案,他们哭着喊着要求加入广东服妖军……
赵兴办这份报纸是为了打开国民眼界的,除了国内的事情,也刊登了当今西方最流行的话题----罗德岛铜像之谜。
在公元前,希腊地罗德岛制作了一座高三十三米地铜像,现在,人们就对传说中的罗德岛神像外形作出这样地推测:巨像右手举着投枪,左手按着长剑,柱脚是很高的圆柱,四周环绕着起伏的海浪。传说中巨像的胯下能进出轮船。制作它的人哈列塔斯曾经声称:“给了世界第二个太阳”。
然而,罗德岛巨大铜像只矗立了50余年就惨遭不测。在公元前227年至公元前226年(秦王政、始皇帝登基前五年至六年),罗德岛连续发生毁灭性的大地震,岛上的城市建筑遭到严重破坏。太阳神像也从它最不牢固的地方----膝盖处断裂开了,倒塌在地,只留下台座和两条小腿。
此后,埃及法老托勒密三世向罗德岛人伸出了援助的双手,准备提供一笔巨额款项帮助罗德岛人修复太阳神巨像,但罗德人谢绝了托勒密三世的好意。
神像巨大的身躯横在地上,任凭风吹雨打,秋去春来。约900年后,即公元653年,阿拉伯人侵入罗德岛,发现了躺在地上的巨像残骸,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残骸运送到叙利亚,卖给了一位商人。据说那个商人用了880头骆驼才把残骸运完,以后巨像就不知去向。又有人说,巨像倒塌不久后就被人盗走,但贼船在海上遇风暴沉没,铜像埋在深深的海底。铜像究竟去了哪里?恐怕是无从知晓的了。
罗德岛的太阳神巨像已不复存在,但有关这个神奇雕像的传说和猜测却经久不衰。最先挑起这个话题的是位于意大利的“世界第一大学”。他们声称:罗德岛巨像高达33米,按力学原理,巨像两脚间间隔最多只有10米宽,而这样的跨度,稍具规模的船只进出都有困难;若是这种姿势,巨像的整体格局就会失去平衡。
对罗德岛巨像的讨论,意味着文艺复兴时代的正式开始,而随着对罗德岛巨像的物理学研究,稍后不久催生了哥白尼。世界历史学家认为,从这一年开始,地球进入了“物理时代”。
《海事新闻报》在这篇报道之后,加了一个编者案,询问大家:“为什么说按力学原理,巨像两脚间间隔最多只有10米宽,这一结果是怎么计算出来的,他们是依据什么道理做出这一计算的。力学原理,说的是什么原则?”
ps:求票,感谢各位读者投票支持,多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