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冈村,我知道。出了龙冈村,走三里路就上了国道,交通还算是方便。如果说你们二位愿意来,每天中午我管饭吃。晚上若不能回家,我这里也有住处。每个人每月暂定1000元。如果年底结算有余额,我会再发补贴或叫奖金。”
“我们什么时候来?”
“当然是越快越好。你们家里还有什么人?”
“家里只有一个姐姐。”柏龙回答说。
“姐姐?你们是住姐姐家?还是姐姐没有出嫁?”
柏龙忽然语调变得低沉:“大叔,我们也不瞒你。姐姐比我们大三岁,刚刚20岁。姐姐从11岁起,就带着我们兄弟俩过日子。我们哥俩从15岁就想出来找活干。姐姐不让,说没有文化做基础,干什么都困难。再说雇用童工也不允许。”
“我们今天来县城是为了买肥料、种子。路上看到你的招帮工的小广告,就跑过来看看。我们哥儿俩马上就要高中毕业了,也不想再拖累姐姐,决心学点技术,自己养活自己。和我姐姐同龄的女孩结婚的结婚,生子的生子。只有我姐还待字闺中。来介绍对象的人也不少。我姐都一概谢绝。说等着两个兄弟成家后,她才谈婚论嫁。大叔,我们哥俩出来干活的决心已经定死了。我们只是回去要和姐姐好好商量商量。所以,我们不敢和你定具体时间。”
当柏龙讲这些话时,那位大婶把脸转过去好几次。只有大叔知道,这三个孩子的遭遇,勾起自己女人的心酸。他们都同情这三个孩子。
“柏龙、柏虎哇,你们不把大叔当外人,大叔、大婶也把你们当孩子看。回去跟你姐说,你们什么时候来,大叔、大婶都欢迎你们。来,咱们互相留个电话。大叔大婶愿意和你们交往。今天虽然是第一次见面,却感到有缘。两位大侄子记着,家里有了什么难事,一定要来电话告诉大叔大婶。大叔大婶一定会跑过去帮忙。”
这位大婶似乎比大叔更亲近。
“孩子,记着你大叔的话,有什么难事一定要来电话。大叔大婶总是比你们年纪大些,生活经历的事比你们多些。”
大叔、大婶领着柏龙、柏虎参观了他们的小工厂。每个工种都占据着一个固定的位置,布局的经纬分明。如果每个部位放大,这就是一个相当规模的修造厂。可见主人不光是个行家,而且很有胸怀。
这位大婶要留柏龙、柏虎吃饭。
柏龙说:“先谢谢大叔、大婶的好意。我们买完东西要急着往回赶,免得姐姐不放心。相信不久就会见面的,到时候恐怕天天要麻烦大婶了。”
这位大婶急忙说:“不麻烦、不麻烦,我盼着你们早点来呢。”
当柏龙、柏虎推起自己的自行车要走时,大叔忽然说:“柏龙、柏虎,你们带得钱够不够?大叔这里有钱。”
这位大叔根本分不清谁是柏龙,谁是柏虎,所以他两个人的名字一起叫。
“大叔大婶,我们都带着呢。咱们回头见吧。”
柏龙柏虎走出老远,还跳下车,向目送着他们的大叔大婶挥手告别。
“多么好的一对双胞胎兄弟,真是人见人爱。”女人不住口的称赞。
“这就要看缘分了,也许真得就有这种缘分。”男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