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整治市场(2 / 2)

我的支教生涯 茶水村 1914 字 2022-07-22

提到了人,自然得安排人事。陆远方是镇长,财政一块理所当然归他管。他便把从茶山乡一起调过来的李守亭提提拔担任财政所所长,他的这个意见,很快得到通过。

紧接着是土地所长的人选,组织委员夏立名提议由现任土地所副所长黄进增担任,众人也没有太多的异议,也顺利地通过了。

紧接着李春红提议召开全镇机关干部会。陆远方也赞成,不过他提出干脆把所有的村干部们也一齐集中过来,和机关干部放在一起开个大会。

李春红听到这话,觉得也好。让村干部们尽早知道这个大庄镇现在是谁在当家不是更好吗?李学斌根据会议决定,便匆匆到楼下办公室去打电话通知去了。

这个时候,已经是上午10点半了。等村干部来到镇政府,已经是上午11点半。这次镇村干部会,一直都是李春红在说,陆远方坐在主席台上,自始至终面带微笑。

会议在一个小时后结束,镇机关食堂安排午餐。因为人太多,连附近的几个饭店也安排了。陆远方特意让李学斌把自己来报到的时候几个路口栽种苗木花卉的村干部们安排到自己这一桌。他想了解一下苗木花卉到底能为镇上增加多少收入,以及这些苗木花卉销售情况。

坐上了桌子之后,陆远方很快认识了大庄村、小王村和前青村三个村的村干部。苗木花卉主要也集中在这三个村种植。

见到新来的年轻镇长对苗木感兴趣,大庄村的村支书王德全乐了,他和茶山乡茶山乡村的赵太宇年纪差不多,说话语气都有些像。陆远方觉得这人估计也干了不少年头的村支书了。提到了赵太宇不得不提一提他的宝贝女儿赵飞燕,前两天生了一个大胖小子,陆远方自然又是双喜临门。

王德全说道:“陆镇长,要说这苗木花卉吧,最早种的是我父亲。听我奶奶说,他从小就是个好吃懒动的人。种地不愿种,手艺活又不会,能做什么呢我父亲兄弟多,分家早。他分了两亩田,却不愿意种。好在那时他没成家,一个人,便跑到了南方,在那边学了些树木插枝和嫁接手艺,回来后,就把自己的那两亩荒地种上了香樟树。起先种的时候,左右隔壁的那些人家都和他吵架,说树行根快,一旦深到他们家地里,什么庄稼也种不成了。我父亲只好忍痛,把那些树苗全部挖了出来,放到自己家的自留地里。多的栽不掉的,全扔了。他死后,到了我手上,那些香樟树成了林,一棵棵有小缸粗了。六年前,有个南方人来买,我便卖给了他。一棵九百块。那块自留地,我卖了00棵,挣了7万。轰动了全镇,就连省里的电视台都来采访过。”

说到这里,其他村干部们说话了,“说要紧的,陆镇长哪想听你的发家史啊。”

陆远方笑了,摆摆手道没事没事,“发家致富的故事,我喜欢听。我还想替方书记多找几个听众来呢。”

王德全被那些村干部一说,脸上本来有些挂不住。但陆远方却让他脸上又有了光彩,他心道这个年轻的镇长还真能体谅人,又会说话。他侍候着几任书记镇长,肯听他说苗木花卉故事的,至今也不过只有陆远方一人。

陆远方听完了王德全的故事,又细细地问了目前苗木花卉的销量和销路,以及这三个村现在的苗木花卉所占的田亩数,沉吟了一会儿道:“虽然目前势头不错,可是散兵游勇打仗,肯定不如人家正规军。你们以家庭为生产单位,也很难扩大规模。我觉得,如今田亩种粮不赚钱,要是全镇都做苗木花卉,倒是有前途。”

陆远方这话一出,众人一片沉默。陆镇长这是要给他们找竞争对手啊。谁做生意买卖愿意遇到成堆的对手呢。有道是同行五里是冤家。

陆远方笑了笑,他当然知道这些人的心思。从刚才村干部们你一言他一语中,他就了解到这些村干部也是户户种了苗木。

“每天外地来运苗木的车辆有近千台次,一次装一百棵吧,就是十万的量。把你们三个村的苗木加一块儿,连同一年的嫩苗在一起,也不过一个月的量呗。还有剩下的11个月呢。你们别打岔,现在的苗木冬天也能栽种,只要技术能跟上。我替大伙儿出个主意,就是找一个村领头成立一个大公司,其他村户都以入股的方式加入这个公司,这个公司专门和外面的客商打交道,拓宽销售渠道。还有,已经掌握了栽种技术的,我们镇上了准备请了,送到镇上中学去开这样的一门栽培课,让那些不愿意读书的高中学生和初中学生也学门手艺。”陆远方说道。

陆远方的这种提法,村干部们还没有想过。不过他们在经营过程中,的确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人家车来了,自己供的苗木数量不够,找别人家买呢,人家漫天涨价,结果客户被吓跑了。要真是成立个公司,有公司来统一安排,利润再划到各家各户,估计销量成倍增长。

陆远方见到大伙儿都在想着,也不再说了。凡事都有一个过程,他也不想一步做到位。于是他亲自拿起酒来,给村干部们斟上了,一一敬了杯酒。这一顿,他喝掉了一斤白酒。(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