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以子贵,这不得不说是个投资大师,如果不是所以李景隆太草包,曹国公家族不会沉沦。
李贞李文忠三代人好不容易成为最牛外戚,却被李景隆这家伙打回原形,后来嘉靖皇帝恢复了一批功臣后代的爵位。
自然是不可能完全恢复,也就是封个侯爷什么的,从大明炙手可热的外戚国公家族到没落再到二次崛起,也真是够曲折的。
“……特崇孝亲公主驸马李贞,年迨耆英,德称乡郡。修孝义与平素,联姻眷于我家。昔居里闬之时曾有周旋之益。笃生骥嗣,为我虎臣。……可封恩亲侯、驸马都尉。宜令李贞,准此。”这是朱元璋的吴王令旨。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命朱文忠以所部官兵水陆并进,攻取杭州,李贞又再次帮助朱文忠权掌后方军务。
朱文忠率兵到达桐庐,俘获了许多桐庐守关士卒,押送到严州交李贞看管居住。
被俘士卒见严州后方空虚,就私下谋划准备叛逃。
李贞及时发觉,设宴犒赏俘虏,大醉后将其全部擒获,戴上刑具,解送到金陵,朱元璋得知非常高兴。
杭州很快平定,朱元璋留朱文忠镇守杭州,就地加封朱文忠为荣禄大夫、浙江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并恢复朱文忠李氏之姓,朱文忠从此更名李文忠。
这其中可是有了猫腻,给你改姓是为了显示恩宠,改回原姓是朱元璋野心勃勃,打仗打的差不多了,那你就改回原姓。
并恢复朱文忠李氏之姓。李贞又一次来到李文忠杭州军营接受奉养。
这和沐英如出一辙,朱元璋喜欢收义子,下面的将领也是上行下效。
沐英在8岁时被朱元璋收为义子,之后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
明朝建立后,沐英因军功被封为西平侯,赐丹书铁券。
洪武十五年(1382年),沐英因义母马皇后去世,伤心过度而咳血。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标去世,沐英又因遭受打击而患病,两个月之后便病逝了。
沐英去世后,朱元璋将其追封为黔宁王,配享太庙。
在此之后,沐家子孙便世世代代,镇守在云南,直到明末。
而沐英的小儿子,历经五朝,娶了朱棣的小女儿长宁公主。
据祝允明所著的《九朝野记》记载,朱棣的小女儿常宁公主,被他得知身上有伤。
经御医诊断后,发现是被打伤的,后来朱棣才知道,这是驸马都尉沐昕所为。
当个乐子听听就好,不好当真。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李文忠上书舅舅朱元璋,请求将母亲“乞归改葬”,得到允许。
将母亲朱佛女之坟还“葬于先陇”“盱眙县灵迹乡冷水涧之原”,然后还军杭州。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朱元璋即皇帝位,是为洪武元年。
二月,朱元璋下诏明确二姐墓葬规制:“公主祠堂碑亭,其形制完全比照功臣中授赠爵位为王的人。”
同时下达了《授振国上将军驸马都尉李贞诰》,叙述了朱、李两家的往事:
“盖问隆恩睦亲王者,先务也。
惟皇姊之所归,乃厚德之君子,朕鲜兄弟,视如同气。
兹登大宝,益明敦叙之道,驸马都尉李贞,年既老成,性惟朴直,为恩亲侯。
在昔,皇考与其慈父循良相类,一起相孚,结为姻家。其来久矣。”
李贞开始居住在杭州,朱元璋十分思念姐夫李贞,常常梦见李贞,不时派遣宫中使者问候李贞,关心李贞生活起居。
因李贞年纪已经大了,朱元璋为了方便每天都能看到李贞,就赐第于内城西边(南京)西华门外之津桥,召令李贞回到京城府邸就住。
这已经不是恩不恩宠了,而是一种殊荣。
李贞住进赐第后,朱元璋对李贞特别优待。
除敕令其免予天天朝见,朝见时赞礼官不得直呼其名外,还特许他穿五爪金龙的大袍。
五爪金龙自然是皇帝专属,而作为姐夫的李贞却可以可以如此。
不仅如此,朱元璋还经常亲幸李府看望李贞并赐宴,皇太子朱标和诸位王子亦经常前往李府问候。
所以朱雄英去看望李贞完全是可行的。
毕竟自家麒麟子,朱元璋也不能免俗,去向自己姐夫炫耀下。
让姐夫李贞自己感激不尽,时时手拊心说:“恩义深重,言莫能报。”
这就一老实巴交的农民,给了他权力他也不会滥用,这也就是朱元璋重视他的原因吧。
李贞夫妇帮过朱元璋,儿子又帮朱元璋打天下,自然不会被清算。
洪武三年(1370年)六月丙寅,朱元璋册封二姐为陇西长公主,制书曰:
“朕惟古之君天下者,必亲其亲长其长,所以重人伦也。
皇姊孝亲公主,以淑厚之德,孝于亲,抚于弟,今朕游有下,而吾姊不逮,虽夫贤子贵,以奉其祀。
然朕每怀感悼不已。
爰遵曲礼,以慰九原,可加封陇西长公主。灵其不昧尚其领之。”
并指派礼部备足丧礼,前往祭奠二姐朱佛女。
由朱佛女之子李文忠随行共同操办。
在加封二姐的同时,朱元璋也加封了二姐夫李贞,并极尽赞许:
“奉天承运,皇帝圣旨。朕赖天地眷佑,祖宗积德,君临天下。
每观历代爱亲敬长之道,乃帝王之先务也,故必尽其礼焉。
皇姊夫镇国上将军驸马都尉李贞,重厚朴直,自婿我家,学行惟谨,奈姊弃世不及偕老,朕从渡江,同居日久,已尝授以爵秩,就养浙江。
今还京师,密迩于朕,以乐寿康,宜加一品之封,用永安荣之福,表朕意焉。
可荣禄大夫驸马都尉,宜令李贞,准此。”
朱元璋称帝后,在其所有亲戚中,对二姐夫李贞一家最格外照顾。
洪武三年十一月,太祖朱元璋在奉天殿大封功臣,论功行赏。
授二姐之子李文忠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大都督府左都督,封为曹国公同知军国事,食禄3千石。
不过李文忠的去世确实让人有些怀疑。
洪武十七年曹国公李文忠染病,朱元璋命人医治,不久李文忠病逝。
追封岐阳王,谥“武靖”,配享太庙,肖像挂在功臣庙里,位次第三,赐葬钟山。
这样这父子俩是真有本事,比明朝后来那些所谓驸马都尉强的不止一点点,简直云泥之别。